中国影子银行的行为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模型论文,影子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影子银行”助推了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扩大与蔓延,危机后成为全球金融监管的重点,也是学界与业界研究的热点。2012年下半年开始①,我国的影子银行风险也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对其担忧情绪日益升温。 尽管国内外对我国影子银行潜在风险的判断存在分歧,但毋庸置疑,影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有利用监管漏洞进行套利的动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素。国内外对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来控制系统性风险这一问题已达成共识,并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做了大量研究,但相对缺乏基于行为学的视角来讨论影子银行行为动机的研究。 本文在分析影子银行的基本内涵、风险特征及中外本质差异的基础上,借鉴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影子银行行为的基本影响因素,构建影子银行行为概念模型,并将影子银行行为概念模型转化为数理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方法与SAS软件进行数据模拟与情境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监管层对影子银行实施有效监管,切实控制系统性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二、影子银行的内涵、特征及中外对比 1.影子银行的基本内涵 FSB(金融稳定理事会)认为,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这一定义目前已被广泛接受。 2.影子银行的风险特征 剖析影子银行的定义及其经营活动,可以发现其主要具有高杠杆、期限错配、低透明度、监管套利、风险隐患高等五大风险特征。 3.中外影子银行的差异 整体而言,中外影子银行有着重要区别:欧美影子银行的典型特征是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以及证券化后的金融市场交易行为,是在货币宽松与监管缺位背景下金融创新泛滥和金融服务供给过剩的产物,是金融发展过度的反映。中国影子银行则是银行的影子、类银行②,其典型特征是以套利性融资为核心的市场创新,实质上是基于金融供求关系与市场定价基础的金融创新,是金融抑制的博弈产物,是基于复杂衍生品、结构化证券交易的信用创造机制尚未建立而发展起来,但发展势头及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三、我国影子银行行为的概念模型及指标选取 目前我国还不具有像欧美那样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但其快速发展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如何对我国影子银行实施有效监管,切实维护金融安全、控制系统性风险是国内各界亟待研究解决的热点问题。 目前,国外关于影子银行监管的研究相对丰富,但研究方法上仍以理论分析为主,仅有少量学者尝试使用模型或实证分析(Plantin,2014;Gennaioli et al.,2013)。国内对影子银行监管系统开展研究的文献较少,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此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总结性、案例性的分析,研究方法也是以理论分析为主,模型化的研究为数不多(朱孟楠等,2012;梁涛,2013)。 针对我国影子银行行为模型的研究迄今尚属空白,本文先尝试构建我国影子银行行为的概念模型,并选取相应的研究指标。接着,将我国影子银行行为的概念模型转化为数理模型,并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数据模拟和情境分析。 (一)影子银行行为概念模型 本文借鉴李心丹等(2008)关于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动机的研究思路,认为机构在从事影子银行行为之前会综合考虑其成本与收益,一方面会受到正向激励因素的驱动影响,另一方面会受到负向阻碍因素的阻碍影响,只有当从事影子银行活动获取的收益大于成本时,行为主体才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而行为主体在权衡成本收益的这一过程中还会受到对金融环境客观状况主观感知因素的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包括正向激励模块、负向阻碍模块、状态感知模块和行为倾向模块的影子银行行为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影子银行行为的概念模型 剖析影子银行的行为主要关注两个层面:一是活动主体对从事影子银行行为的态度,二是驱动或影响影子银行行为的因素。活动主体对从事影子银行行为的态度用行为倾向指标来度量,而驱动或影响影子银行行为的因素用正向激励指标、负向阻碍指标及状态感知指标来共同度量。影子银行行为概念模型的构建基于以下四个基本假设: 假设1:正向激励指标对行为倾向指标产生正面影响。 假设2:负向阻碍指标对行为倾向指标产生负面影响。 假设3:状态感知指标对行为倾向指标有所影响。 假设4:正向激励指标、负向阻碍指标及状态感知指标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着行为倾向指标。 (二)影子银行行为概念模型的指标选取与研究假设 1.行为倾向模块的度量指标 行为倾向指标用于度量机构从事影子银行行为态度,具体而言,机构对影子银行行为的心理认同度和是否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行为结果直接影响其行为倾向。因此,本文提出了度量行为倾向指标的两个指标:心理认同度和行为结果。机构对于影子银行行为心理认同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影子银行行为倾向的强弱。行为结果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观测机构的行为决策结果,即从事影子银行活动或不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行为结果来倒推机构在从事影子银行行为前的心理动机与行为倾向。 2.正向激励模块的度量指标 影子银行行为的本质在于机构利用监管漏洞进行监管套利。也就是说机构之所以具有强烈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动机在于其受到一些正向激励因素的诱导和刺激。其正向激励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期望收益,二是跟风攀比。 研究表明从不合规行为中能够获取巨额的潜在收益,这是行为主体从事相关活动的重要动机(Becker,1968;Scott and Grasmick,1981;李心丹等,2008)。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兴起的原因,源自商业银行的监管套利(张明,2013),机构从事监管套利的动机在于对高额利润的追求,为了获得巨额利润,机构往往做出非理性高风险的行为(陈华和刘宁,2010)。 除期望收益之外,跟风攀比这一诱因变量也会对违法违规行为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研究表明活动主体从事不合规行为具有强烈的跟风攀比效应,即自己过去是否会因不合规而侥幸逃避,或者别人是否会因不合规受到惩罚都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决策(Tittle,1980;Salter et al.,2001;李心丹等,2008),机构从事影子银行活动获取监管套利具有示范性,众多机构争相模仿而产生羊群效应。 因此,我们提出基于基本假设1的两个具体假设:H1和H2。 H1:机构在影子银行活动中获取的期望收益(Gain)与行为倾向具有正相关关系。 H2:机构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跟风攀比效应(Cynicism)与行为倾向具有正相关关系。 3.负向阻碍模块的度量指标 机构从事影子银行活动在受到期望收益和跟风攀比正向激励的同时,也会考虑其从事影子银行行为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即从事影子银行活动具有风险,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机构之所以不盲目地从事影子银行活动在于其受到一些负向阻碍因素的威慑。目前,在已有的威慑研究中被证实对影子银行活动具有负向阻碍的主要有两个方面:查处力度和惩罚力度,这两个因素成为机构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阻碍力量(朱孟楠等,2012;隋平和陈平凡,2013)。 因此,我们提出基于基本假设2的两个具体假设:H3和H4。 H3:机构从事影子银行活动被查处的力度(Certainty)与行为倾向具有负相关关系。 H4:机构从事影子银行活动被惩罚的力度(Severity)与行为倾向具有负相关关系。 4.状态感知模块的度量指标 机构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行为倾向除了受到正向激励因素和负向阻碍因素的驱动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其对金融环境客观状态主观感知因素的影响。 目前针对机构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客观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业监管的盲区(陈华和刘宁,2010;张明,2013;齐萌,2013)、利率市场化程度(刘晓鑫,2013;王正刚和李仁兵,2013;张明,2013;魏永芬和赵桂娟,2013)、内部控制(陈华和刘宁,2010;蒋冠和霍强,2013;魏涛等,2013)及信息披露(巴曙松,2009;陈华和刘宁,2010;王浩云,2012;齐萌,2013;连平,2013)这四个方面。 从分业监管盲区来看,目前我国监管机构的分业监管与影子银行的混业经营不相适应,致使存在监管盲区。当机构主观感知监管盲区少时,就会弱化其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行为倾向。从利率市场化程度来看,利率管制是影子银行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当机构主观感知利率市场化程度高时,就会弱化其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行为倾向。从内部控制来看,我国大多数机构目前尚未形成严密的内控机制,这为机构从事影子银行活动进行监管套利提供了可能性。当机构主观感知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严密有效时,就会弱化其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行为倾向。从信息披露来看,信息披露是对影子银行进行风险监管的基础。当机构主观感知监管对信息披露要求严格时,就会弱化其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行为倾向。本文提出基于基本假设3的四个具体假设:H5、H6、H7和H8。 H5:机构对分业监管盲区多的主观感知水平与行为倾向具有正相关关系。 H6:机构对利率市场化程度高的主观感知水平与行为倾向具有负相关关系。 H7:机构对公司内控严密性的主观感知水平与行为倾向具有负相关关系。 H8:机构对公司信息披露要求严格性的主观感知水平与行为倾向具有负相关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得到由影子银行行为动机指标构建的结构方程概念模型,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影子银行行为动机指标概念模型 四、我国影子银行行为数理模型构建与情境分析 接下来的重点是将我国影子银行行为的概念模型转化为数理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数据模拟,同时运用SAS软件进行情境分析。 (一)路径结构数理模型的构建 对应于图2的路径图,构建的数理模型如下: 其中,方程[4.1]是结构方程,方程[4.2]、[4.3]是测量方程。其中,是x对ξ的因子负载矩阵,其元素为;为y对η的因子负载矩阵,其元素为;Г为结构路径系数矩阵,代表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的影响;B为内生变量之间结构路径系数矩阵,代表内生变量对内生变量的影响。 接下来估计上述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设定所有参数介于0-1之间,需要估计的参数有:。其中,为潜在外生变量之间的协方差,为潜在内外生变量关系误差,是外生变量协方差。 (二)行为动机结构方程贝叶斯参数估计模型 借鉴Palomo et al.(2005)的研究成果,上述模型的最大似然函数如下: 在进行参数估计的过程中,对参数与潜变量的联合后验分布的计算,采用如下贝叶斯规则: 在进行蒙特卡洛模拟的过程中,对于外生潜在变量与内生潜在变量η影响系数,可以得到外生潜变量条件后验概率分布形式: 基于上述分析,根据现实金融数据的分布类型,本文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三种不同分布状态下的测试数据,这三种分布状态是调查问卷所回收数据的常见分布形式,分别为极值分布、正态分布以及均匀分布,其中最常见的是极值分布。接着运用SAS软件,基于模拟出来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与参数估计。对于每个潜在变量标识观测值的数量,本文模拟出5个不同数量的测试样本,分别为N=200,500,1000,5000,10000,并且数据统一归一化,即所有可观测变量取值位于[0,1]区间。显而易见的是,当样本数量达到10000的时候,此情景可以理解为模型参数的极限形式。 同时假设: (1)外生潜在变量正向激励与行为倾向有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通常结构方程研究的正相关系数区间一般为[0.6,0.99])。 (2)外生潜在变量负向激励与行为倾向有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1.2(通常结构方程研究的负相关系数区间一般为[-2,-1])。 (3)假定常见模型拟合程度的统计指标p<0.0001、CFI=1.000及RMSEA=0.000。 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数据模拟,通过SAS软件对上述结构方程进行模型拟合与参数估计,得到如下仿真结果:在限定正向激励、负向阻碍与行为倾向之间的影响关系③,以及整个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效果参数水平之后,重点针对状态感知潜在变量指标的三种不同分布状态,就设定好的结构路径进行蒙特卡洛模拟。依据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设定,可知代表状态感知的相关标识与行为倾向之间的影响关系,其中i∈{5,6,7,8},j=3,并且,简记为P5;,简记为P6;,简记为P7,,简记为P8。 由表1可以看出,针对每一种分布而言,每个标识变量样本量从N=200到N=10000,P5-P8参数都显示出有极限形式的状态,表明随着样本量增加,每一个参数有全局稳定性的特征。另外,在不同分布的样本情景下,都有同样的全局稳定性的特征;最后,P5值为正,表明潜变量指标分业监管盲区的多少与行为倾向具有正相关关系;P6-P8为负,表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内部控制的严密与否以及信息披露要求严格与否与行为倾向具有负相关关系。 五、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分析给出以下政策建议: 1.强化监管,加大套利成本,切实防控风险。逐步引入功能监管④的理念与模式,强化监管力度,提高查处与惩罚力度,加大机构进行监管套利的成本,避免机构过度冒险。具体措施包括:第一,逐步引入功能监管的理念与模式,对金融机构与产品进行监管。第二,建立健全相关立法,使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有法可依。尽快启动《证券法》、《信托法》、《商业银行法》等基础法律体系的修订完善工作,针对当前各金融机构开展的具有信托属性的资产管理业务可考虑制定统一的《资产管理法》。第三,加大对影子银行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与惩罚力度。第四,建立金融风险防火墙制度。 2.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构建危机处置应急预案,从根本上抑制机构规避管制、进行监管套利的冲动。具体措施可以包括:第一,彻底消除利用利率“双轨制”进行监管套利的基础。第二,构建救助保险机制,切实将存款保险制度付诸实践。第三,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清偿处于困境的“影子银行”。 3.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国外的监管经验表明,影子银行监管的首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其信息透明度⑤,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影子银行监管的基础。加强信息披露的具体措施包括:第一,明确责权明晰的监管主体,制定有效的信息披露惩罚制度。第二,强化信息披露,设计合理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更加严格的强制信息披露标准,明确信息披露的范围与重点。第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影子银行机构信息披露的动态监管,定期汇总、分析与发布市场数据,监管部门之间保持监管信息共享与及时传递,建立多层次的联动监管机制。第四,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在市场准入、评级方法、信息披露及评级机构内部管理等方面做出监管要求,更好地发挥评级机构在影子银行信息披露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4.加强影子银行机构的内控管理,设计实施激励相容机制。健全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有效实施监管的前提,其直接决定了监管措施能否落到实处。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优化银行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架构,确保建立有效的企业风险防火墙。第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发挥董事会作为最高风险管理机构的风险管理职能。第三,设计实施激励相容框架,改革投机补偿的薪酬机制,建立高管问责制,防止其为追求超额利润而过度承担风险。第四,提高对银行机构经理人的资质要求,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感谢“中国金融论坛·第二届青年论坛”专家给予的建设性意见。文责自负。 ①2012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提示中国应关注“影子银行”问题。 ②“类银行”是指从事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信贷、类信贷业务,通过不同的金融工具完成信用转换、流动性转换、期限转换等活动的信用中介。 ③在运用蒙特卡洛方法和SAS软件就“影子银行行为数理模型中正向激励模块、负向阻碍模块及状态感知模块对行为倾向模块的影响”进行情景分析时,需预先假定其中两个模块对行为倾向模块的影响,再就第三个模块对行为倾向模块的影响进行数据模拟与参数估计。鉴于正向激励模块与负向阻碍模块对行为倾向模块的影响较为直观,故本文重点模拟了状态感知模块对行为倾向的影响。 ④所谓“功能监管”,是指根据金融体系的功能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来设计金融监管制度,以实现对金融机构跨机构、跨行业、跨产品的协调监管。 ⑤美国在2010年《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中,强调影子银行监管的首要目标就是全面提高信息透明度。标签:影子银行论文; 银行论文; 银行监管论文; 监管套利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金融论文; 激励模式论文; 动机理论论文; 感知风险论文; 感知中国论文; 监管机构论文; 风险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