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美的教育方法论文_孙小尘

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美的教育方法论文_孙小尘

孙小尘 四川省西充中学 637200

摘 要:语文教材中很多的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美的教育 教学方法

审美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体会生活,懂得发现美,善于创造美。语文教育应该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审美的最高境界往往是超功利的——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培养人的健康审美情趣。在高中语文教育过程中,要完成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要求,审美教育是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美

1.分析教材中的意象美。意象是美的载体。这里所说的意象是指教材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人物形象、事物形状。它们的共同点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给人以直观的美感,例如《边城》中湘西的淳朴民俗、《神奇的极光》中大自然的奇异绝美、《诗经·邶风·静女》中静女的调皮等。

2.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美。审美教育以陶冶性情为主,或感动,或振奋,或激动,或悲或喜,或忧或怨。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情感的参与,静静地与大师对话,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如《赤壁赋》中“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旷达,《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安贫乐道,这些能让人得到心灵的抚慰。

3.品尝作品中的语言美。语文教材,作品的语言大多非常优美,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悦耳;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有的若叙家常,娓娓而谈。反复诵读,能给人以节奏与韵律感,使人得到美的浸润。

4.体味教材中的意境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联想。《故都的秋》让学生想象“清、静、悲凉”的意境,这是作者的精神世界、精神家园,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通过作品的艺术美唤起学生美的回忆,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美。通过联想,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得到艺术美的熏陶。

二、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以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领悟为基本环节,其中贯穿着审美主体的情感活动。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指导学生欣赏性阅读,引导他们进入审美境界。主要方法有:1.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匠心。鲁迅先生作品的炼字堪称典范。《孔乙己》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其实这两个词具有巨大的包容量,值得细细揣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学生联系当时“富居深山有人知,穷死闹市无人问”的社会现实,从一个人的命运看到一个社会的本质,就能认识到文中的“大约”隐含着社会的冷漠,而“的确”则表现了孔乙己死的必然,从而引起情感上的震动,也理解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与无奈。2.体味作者的具体语境。语言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就仅是字面意义,鉴赏语言一定要结合语境,才能感受到语言的表现力。一些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教师要加以指导,教会学生结合特定的语境听出“弦外之音”,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大有裨益。3.咀嚼细节的深层含义。细节描写最能显示作家的写作功底。抓住作品的精彩细节,认真玩味,能品出其中的精妙之处。

三、加强点拨,使学生的审美感受得到升华

语文课的审美活动,必须完成二度审美。二度审美就是要训练学生美感的深刻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使他们更充分地领悟审美对象的表层意蕴和深层内涵。但是,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审美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审美距离”差别较大,教师“中介”的作用十分重要。具体的方法有:1.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审美对象。在比较中,学生们能从传统与文化、阅历与体验等角度分析原因,表现出很强的鉴赏能力;2.捕捉新的审美点,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审美对象;3.鼓励学生积累,厚积薄发,升华审美领悟。积累的方法:首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督促学生尽可能地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增加文学审美积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其次是让学生写随笔以提高鉴赏水平。

四、引导学生创造美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美源于生活,因此创造美离不开生活的观察。中国有“人情练达即文章”、“好鸟枝头亦文章”的古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尽量去发现生活中美的元素并记录归类。这就是素材的积累阶段。

2.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进行美的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能为学生提供创造美的灵感和激情。如果学生能把获取的五彩斑斓的素材放进想象里去重组、创新,就能创造出美的艺术形象来。

3.引导学生驾驭美的语言。不管你发现的美、你想象的美多么的丰富多彩,最终还是要靠语言表达出来。如果语言表现力差,创造美就将成为空谈。因此,语文教师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创造出美的作品。

总之,审美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存在道德、良知、欣赏与价值观等情感取向。审美教育就是帮助人们发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取向。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益德 高中语文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J].语数外学习,2012。

[2]董静 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J].成才之路,2012。

论文作者:孙小尘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  ;  ;  ;  ;  ;  ;  ;  

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美的教育方法论文_孙小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