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莱西市马连庄镇中心中学 266617
初中数学是一门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推进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要想真正体现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必须做到课堂高效。
一、情感调控提高效率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不光其自身的教学活动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教师自身的教学情绪、言行等都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对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会以最饱满的情绪来面对学生,在此作用下,使学生深受感染,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也能以饱满、热情的情绪来进行学习。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会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以清晰的语言和丰富的体态语来感染学生,如此学生会在我的情绪调动下产生一种亲近之情,课堂氛围自然会变得愉悦、轻松。
二、因人施教提高效率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着个体差异性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客观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单方面注重成绩,而是看重学生的能力。在这点上,可以针对学生个人情况“因材施教”。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上,对于自身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要适当砍掉一部分较为生涩的内容,要求学生从基础抓起,反复套用基础知识;而对于部分自身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言,要适当引入课外知识,让学生不断探究学习。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会借助系统编排的数学教材内容向学生统一传授抽象的前人的知识、经验,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其产生求知需求的基础,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需要从其个性差异入手,选取符合其数学学习实际情况的内容来满足其学习需求,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几何”教学为例,倘若教师在教学之初直接将什么是几何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不能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几何,在抽象的概念中还会使学生产生几何难学的意识,其学习几何内容的兴趣可想而知。对此,我会直接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采取问题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平常所看到的篮球架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的呢?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车轮都是圆形的呢?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工厂大门的折叠门是四边形的呢?……在生活几何现象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对解决“为什么”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此不用教师过多的驱使,他们自然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三、创设情境提高效率
1.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而有趣的学习材料总是吸引人的,趣味十足的数学问题可引导学生对问题不断探究和深入地思考,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会乐于学习,且有利于他们对信息的贮存和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因而教师要善于把一些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情趣多而意味深的故事或游戏,以情导知,以知促情。例如:在教学“平方根”第二课时,教师先引用龟兔赛跑的后续想象,即它们的第二次在长方形池塘边比赛,从而为引出平方根的基本概念作了铺垫。又如在讲解“探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时,教师亲切地称呼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和正方形为“四边形四兄弟”,这样既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又将数学拉近到了身边。
2.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对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经验中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把一些比较抽象的观念,通过学生自己贴身的经验活生生地“物化”出来,让他们来体验、来感受,从而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因而如果教师能够创设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就真正做到了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作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又如在教学“线段”时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成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四、课后反思养成良好习惯
只有反思才能进步,古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缺漏和错误,适当地进行修改,并及时地进行创新,保证教学方式能够与时俱进,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升华。
除此之外,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通过分析当前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的原因,主要在于数学与生活相割裂,数学知识作为抽象的理论内容而存在。对此,我会借助生活化的手段来将与所讲授的知识有关的生活内容引入其中,以此在降低数学抽象性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其数学探究兴趣,使其在生活中自主探究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我在组织“一次方程”教学的时候,会利用一杯水、一瓶果珍来进行生活小实验,在实验中使学生直观地弄清楚浓度问题。生活实验本身就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学生在兴趣的内驱下自然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并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可以采取寓教于乐、以情施教等手段来唤起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活动参与中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此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论文作者:闫保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情境论文; 兴趣论文; 几何论文; 教学活动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