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大北京——调整区域经济布局建设滨海特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滨海论文,区域经济论文,北京论文,特区论文,布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市有市域面积16800平方公里,1999年人口1257万,国内生产总值2169亿元,人均GDP 19803元,每平方公里产值密度1290万元,在全国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随着北京市“十五”规划的实施,人口和经济对土地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下列问题:
1.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北京市域当中65%是山区,为了保护北京的环境,北京市政府提出建设山区绿色屏障,是十分正确的决策。所以,山区的10900平方公里土地今后不可能安排大规模的建设;平原部分只有5900平方公里,扣除规划区1040平方公里、已经建设的卫星城、绿化隔离带、风景名胜区等,能够供未来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土地已经十分有限。
2.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更换发展空间
随着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制造业的衰落、工人下岗,对北京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实,这些产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只是北京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增加,已经不适应这些产业的发展要求,只要更换发展空间,找到合适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仍然可以大发展。
3.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需要有更加完善的条件
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完善的条件不是经济和人力资源上的,而是土地和空间上的。北京要再建设一个航空港,但是已经没有合适的地址;北京应该是海运和物流中心,但北京并不临海;北京城区的环状扩大,一个超大型的“摊大饼”式的北京城,将面临交通、污染、城市热岛等无数城市病。北京城市发展应该有新的、更大的空间。
基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化大城市和举办奥运的客观需要,通过国家行政区划调整扩大北京市域,为北京提供新的建设空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近捷之路。北京市域扩大的方向,建议渤海之滨的秦皇岛市。
基本设想是:沿京秦快速交通线东行200多公里,河北省秦皇岛市位于渤海之滨,面积7812平方公里,人口270万,辖秦皇岛(海港)、山海关、北戴河三区,抚宁、昌黎、卢龙、青龙四县,将其划入北京的行政区域,设立北京市“秦皇岛滨海特区”,以此调整北京区域经济布局,建设北京新城。
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过程中市域范围的扩大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关键是在什么样的时机、向哪个方向、以什么样的形式扩大?北京建设秦皇岛滨海特区,犹如上海建设浦东,必将形成北京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1.国际著名大都市区的案例比较
(1)日本东京。以东京为中心,形成一都七县的首都圈,面积32000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2)美国纽约。纽约中心城市的一级行政区面积12.8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万;(3)俄国莫斯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一级行政区46000平方公里,人口1000多万;(4)英国伦敦。以伦敦城为中心,形成大伦敦地区,面积11427平方公里,占英国国土面积的5%,人口1400多万,占英国的1/4。
根据北京在全国的地位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性质以及我国13亿人口的现实,北京市的土地面积在3万平方公里左右和2000多万人口是最佳规模。
2.我国中心城市地域范围适应扩大的案例比较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水平的提高,适当扩大中心城市的地域范围是不可避免的。北京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多次扩大市域范围。
近年来,国内很多省区的中心城市地域范围,都有扩大的趋势。仅2000年就有河北的石家庄市、广东的广州市和浙江的杭州市都将市域范围扩大了40%到60%。所以,北京扩大市域范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3.建设滨海特区是新世纪北京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北京需要调整区域经济布局,秦皇岛需要调整产业结构,都需要一个滨海特区。
(1)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北京城市功能的不完善,突出表现为北京是一个“内陆城市”,与上海、深圳相比,缺少海上交通和海洋产业。如果北京滨海特区建成,北京就从“内陆城市”变为“海洋城市”,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城市。
(2)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秦皇岛优良的港口条件和城市位置,十分适合建设临海型工业。将北京的制造业大规模向秦皇岛转移,可以利用北京的资金、技术,秦皇岛的土地、人力,形成双赢的局面。北京的经济总体规模扩大,秦皇岛的产业结构获得调整。秦皇岛目前的产业结构为18:37:45,工业比重不大,且采掘和原材料工业占40%,制造业中大多为长线产品,技术水平高的产品仅占8%。利用北京的技术和产业优势提升秦皇岛的产业结构,对秦皇岛的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3)发展新兴产业的需要。北京秦皇岛滨海特区的建设,促使北京形成一个实力更加前强大的经济实体,对首都圈的形成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都将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旅游业、物流产业、海洋工业、海上交通运输业等,拥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北京的产业结构逐步完善,新的城市格局在内陆和海洋之间形成。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专家提出在冀东地区为北京建设出海港口的建议,后来又有京唐港的建设,但当时改变行政区划还不现实。目前,北京在秦皇岛建设滨海特区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已经得到全国的支持,经济实力大大增强,首都圈的影响日益扩大,北京与秦皇岛等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其次,北京与秦皇岛之间的交通联系已经十分方便,工交化的铁路、高等级公路使京秦连为一家;再次,为支持北京举办奥运,扩大北京的地域范围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理解。所以,现在提出在秦皇岛建设滨海特区正逢其时。北京市域的扩大,是“北京”或者“首都”概念的扩大。首都是全国人民的首都,形成一种“首都认同感”,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京秦经济联系,使建设秦皇岛滨海特区水到渠成。包括加强京秦的旅游业合作,鼓励加大对北戴河、山海关的旅游推介力度,鼓励北京企业投资秦皇岛的旅游项目;与秦皇岛市政府合作设立工业开发区,制定北京企业向秦皇岛扩散的方案,鼓励传统制造业向秦皇岛转移;优先向秦皇岛企业产品开放北京市场,鼓励加强京秦的贸易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