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广东高考历史的命题趋势与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广东论文,命题论文,趋势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6)11—0056—03
2004至2006年,江苏、广东两省高考都采用单科历史卷,各自积累命题经验,展现了地区个性。这两个地区的高考历史试卷有相似之处,但也不乏鲜明的个性特色。高考命题权下放后,独立命题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探讨和比较苏、粤的高考命题,有益于新课标高考的改革。
江苏卷命题趋势: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地方特色
江苏高考历史自主命题以来,试题逐渐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发展,重视知识基础是主要的,能力考查的力度在缓慢增加。首先,试卷形式在调整中发展,形成了选择题约占46%,材料解析题约占26%,问答题约占28%的比例结构。选择题的分值比例在减少,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分值比例在增加,这就为灵活、开放性试题的编制创造了空间。其次,试题的思维能力含量呈现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逐渐注重理解、分析等能力的考查,蕴含运用能力层次的试题,所占的比例也有一定提高,许多试题的设问不再那么直白,需要绕点弯。第三,试卷变革的幅度比较小。如:引进新情境,运用课外文献、诗词、照片、图画等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引导中学历史教学走向新课标,用新课标视角处理老教材内容,仅有一点尝试;放弃机械记忆,注重历史学能力,引入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仍然比较浅显;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拓宽基础的内涵,更是明显不足。具体的命题趋势主要表现为:
第一,逐年减少考查机械记忆,缓慢增加能力思维含量。
总的来看,江苏卷严格依据《考试大纲》和教材来命题,突出重点知识的考查,保持与以往命题的衔接性、连续性和一致性,追求平稳是其基本风格。试卷客观题的史实都是关键性的、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和史学领域的主要观点。知识点均出自教材的重点章节,客观题、主观题都没有超出考纲的范围,教材中规定的“阅读课文”基本没有涉及。同时,试卷还逐年减少考查机械记忆,增加思维含量,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发展。如:2004年试卷的选择题基本上直接依据教材,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水平,第1、3、5、10、13、14、16、17等题, 考查效果类似于填充题,其题干和正确答案都能在教材原文中找到,没有考查能力的效果。2005年试卷的选择题采用直接出自课文的提问方式也不多了,全卷仅有第6题、10题、15题等4个小题,明显是考查机械记忆。2006年试卷在命题技术上, 虽有许多瑕疵有待改进,但“理解”类的题目增加了,完全属于“记忆”层次的题目减少了。
第二,增加了大跨度的试题,重视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是命题的创新起点。
江苏卷从大时空解读历史,引导学生用基本的史学方法、理论解答问题,呈逐年突出的趋势。其表现为:一,试卷难度在稳定中逐年提高,难度提升表现在考查史学的思维方法。如2006年的第27题,虽然简单,但必须有史论结合的思维才能得高分。二,重视历史概念的考查,如,2004年试卷的选择题仅有3道考查历史概念;2005年试卷的选择题中有十几道题目直接考查历史概念。如“六朝时期”的概念、“大别山和鄂豫皖”的概念、“价格革命”的概念;“类书和丛书”“江南地区”“近代化”的内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问题。2006年试卷的选择题也有近十道题目考查了历史概念的理解。三,重视“小切口,大跨度”试题的命制。以某一历史现象为“切口”,考查与之横向、纵向相关的知识,是“小切口,大跨度”试题的典型特点,江苏卷比较重视这类试题的采用。如2005年试卷的材料题和问答题,多数“切口小”而“跨度大”,既有纵向联系也有横向联系,综合的趋势比较强。有些选择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命题思路,如第6题“江南经济题”,选项涉及春秋、隋唐、明清三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四,重视考查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江苏卷逐步考查学生的一般思维过程和方法,以此引导教学的能力培养。如2005年试卷的第28、29、30和31题;2006年试卷第24、25、26、27、28和29题,等。
第三,体现江苏特色,寻求自我个性,是命题探索的重要内容。
江苏卷的自我特色,主要是关注涉及江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如,2004年试卷的“扬州出行”题,2005年试卷出现了约5 道与江苏历史有关的题目,有的试题题干就是“与今天江苏直接有关的”,直截了当。如,第3题“六朝题”、第6题“江南经济题”、第8题“《天朝田亩制度》题”、第11题“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题”等,这些试题都与江苏历史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2006年试卷的第1题(吴越争霸)、第3题(江南手工业)、第6题(《资政新篇》)、 第24题(大运河),等,这些与江苏历史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试题分值总和,高达40分。
三年来,江苏试题不乏成功之处,把握了高考“稳中求变”的思路,贯彻了《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设计平实无华,设问指向明确。但是,不论试卷形式、还是命题内容,江苏卷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如2005年第2 题考查孔子的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标准答案排除“有教无类”,其实是误解;第16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概念不清和不严密之嫌。江苏卷在与新课程接轨方面主要采用新课标的专题,如,2006年的问答第一题,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就是几种版本的新课标教科书都涉及的问题。2006年的材料题甚至直接引用了人教版必修二的插图,其效果不言而喻。
广东卷命题趋势:提高能力导向,展露课改意境
近年的广东高考历史卷突出能力考查的力度,首先,形式出“新”,内容求“变”。在试卷保持总题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大了经济、文化史的考查比重,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挖掘经济、文化史内容,引导教学改革,以新视角迎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其次,试卷难度平稳,考查的知识均是教材重点内容,或存在于现行教材的主要线索上,选择题突出结构性记忆,主观试题注重设问梯度及能力导向,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样的命题既显出了能力考查,又结合了课改要求,抓住了师生备考的主方向。其三,逐渐尝试引进新情境。运用课外文献、照片、图画等材料进行考查,引导教学走向新课程,用新课标的视角处理老教材内容,从知识与技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拓展考察范围,有新想法、新思路。引入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同时注意了历史感与时代感的统一,引导学生关心祖国和人类社会的命运。具体命题趋势有这样几点:
第一,注重基本能力,稳定试卷难度,渗入高层次思维,是命题的基本风格。
总体上看,广东卷在稳重平和,考查基础知识,避免超纲的同时,不断渗透考查能力思维的含量。如2004年试卷的第17、26题有超纲之嫌;2005、2006年的试卷就基本无超纲现象。广东卷虽然考查识记的内容不少,但其中也充分融入了理解性记忆、结构性记忆,如2005年的选择题第1、6、8、12、15、17、24和25题; 有些主观试题,逐步摆脱了平面化解释,走向宽泛、深刻的历史理解,如2005 年试卷第26题和31题,2006年试卷第27题、28题、29题和30题;有的试题明显注重思维方法的运用,如2005年试卷的第31题,2006年试卷第26题、28题和29题。
第二,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努力引入新意境,命题配合新课改。
广东卷不断调整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模块的分值比例,大幅度下调政治史的分值,提高文化史的分值,使三者的比例趋于平衡,体现了对课程改革的积极适应。2004年广东卷经济史、文化史比重只有45%,选择题只有1题(第20题)有情景内容,2005年试卷的经济史、文化史比重已占59%。选择题逐步增加以新情景设计题干。2004年选择题只有第20题是以新情景设计,2005年新情景的选择题已有5道题,即第5、11、13、18、21题,2006年新情景的选择题多达10道(第2、6、8、9、10、11、12、13、14和15题)。 以新情景设计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科的思维能力,扩大选择题的考查功能。引入新材料的主观性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广东卷在逐年增加材料题的分值。2005年试卷材料解析题的分值比例(26%)第一次超过了问答题的分值比例(24%)。而且不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而要求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如第26题、第27题的1和2小问、第28题的1和2小问)。这与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非常吻合。但是,在材料的选择与校对方面广东卷还存在一些专业性问题,显得不精细,如2005年试卷第27题“材料一”中的“感不谙熟”应为“咸不谙熟”,“仍依据于事实”应为“乃依据于事实”,引文错误会影响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而第28题的三条材料都出自教材或教材性质的著作,非原始材料,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和提高史料分析能力。
广东卷的问答题越来越呈现开放性。2005年第29题问“你如何看待这些教育改革措施”、第31题问“你对这种调整有何看法”;2006年试卷第26题“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第27题“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这给了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评分也具有开放性,2005年第26题强调“能精炼、准确地摘抄原文者,同样相应给分”,第27题、28题、29题、30题、31题都强调了只要言之有理、大体一致就可酌情给分,第27题甚至说明“如学生有所发挥并言之成理,可酌加1至2分,但本题最高不得超过13分。2006年试卷,第26题更具开放性评价特征。
第三,关注社会现实,体现时代要求是命题的关注热点。
广东卷的许多试题表现出对现实问题的折射。如2004 年试卷的“城市发展”“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等;2005年试卷第9题(贫富差距)、第11题(国共关系)、第12题(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第15题(经济发展速度)、第22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第23题(石油价格)、第26题(区域经济)、第28题(贸易壁垒)、第29题(教育改革)、第31题(国际政治格局); 2006年试卷第1题(国家统一)、第3题(赋税改革)、第12题和27题(农村建设)、第25题(经济全球化),等。关注现实问题有利于发挥史学的教育功能,更能体现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历史感受。
总的来说,广东卷越来越“活”,越来越重视以新情景考查能力。尽管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2006年试卷也还有许多属于单纯记忆的考查,但是,比较各省市独立命题的试卷,广东的发展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命题技术的提高也是比较快的。
江苏与广东试卷的比较与思考
江苏和广东的基础教育应该说相差不多。两地都是经济发达省份,都是沿海发达地区,都比较重视教育。两个地区的教育教学和考试应该有可比性。江苏比广东晚一年进入高中新课程,但是两地的师资水平不会有很大差距。比较和分析两地的高考试题,还是能为推进新课程留下一些启示。
第一,自主命题后求“稳”是对的,但不能中断探索。广东在新情景、新材料和新问题的运用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尝试。高考历来以“稳中求变”为原则,新课程背景下求“变”应以求“新”为前提,这样才能与新课程接轨。江苏要在2008年才进入新课程的高考,因此2007年应该有一个明显的过渡。广东2007年进入新课程的高考,2006年的试题变化就非常适度、适时。高考注重记忆的考查不是方向,也不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要求。求稳要坚持,求变求新要加快节奏。
第二,新高考要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体现时代特色。试题要多运用新情景材料,设立新视角。对新材料反映的有关信息进行思维加工是历史学科的特征。要引用文献、文物、照片、统计数据等各种资料,引导教学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改变重知识的教学倾向。要在试题中渗透新课程的要求。要体现历史学的证据意识、求是精神。
第三,考查能力要注重思维品质。试题无论是以考查记忆为目标的,还是以考查理解为目标的,都应尽力从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层面上入手,着眼于思维品质。如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问题,考查思维的灵活性;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观点,考查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联系与思考,考查思维的创造性。试题效度要建立在能力与思维品质上。
第四,命题思路应表现出培育个性与创造精神的趋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鼓励个性发展、培育创新精神的目标,自然会日益突出。新高考命题对此也该有所体现,即使同一个史实,同一组史料,因为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无论立论、推理,还是选择用什么材料,都会出现差别。试题要鼓励个性发展、培育创新精神,只要试题的环境是完全开放的,阅卷评分标准允许有个性与创造精神,考查个性与创造精神就不难。
收稿日期:2006—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