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工程领域的进步与发展论文_刘鹏

生态环境工程领域的进步与发展论文_刘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全球人口数量的增多,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热点话题,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也不断进步发展,致力于解决日渐恶化的环境污染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成果,为应对严峻的环境挑战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主要以生态环境工程的诞生与概念内涵为背景,就生态环境工程的进步与发展状况进行梳理与归纳,希望为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工程;进步与发展;环境污染

1生态环境工程概述

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作用的总和。它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生态环境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环境中物质循环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工艺流程。其目的是达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各层级资源的高效利用。因为之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不重视,以及长期以来受到“先污染、后治理”思想的影响,导致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现象频频出现,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态环境工程应运而生。生态环境工程是基于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是为了避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而采取的改善措施。生态环境工程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随着环境形势的日渐严峻以及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升温,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生态环境工程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的方向也较为全面,主要包括水体污染治理工程、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和生物污染治理工程等方向。进入 90 年代后,人们又设想将末端治理改为以全过程控制的清洁生产技术,通过对生产的组织、操作及产品消费过程的管理,达到最少限度实施清洁生产的时空安排。但是,清洁生产多数属于非法规管理型的,着重强调鼓励和促进自愿,缺乏计划任务要求,包括未提供适当资助,未规定公众和企业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未建立具体目标。因此,生态环境工程还需剬发展和完善。

2生态环境工程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2.1水体污染治理工程领域

水是生物体赖以生存的必备物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淡水资源因为污染过重而不能继续饮用,而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化工厂的废水还没有达标就进行排放以及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工厂废水和含磷洗衣粉中含有大量无机盐离子和一些有机物,这会给水中的一些藻类提供大量营养物质从而促进它们的快速繁殖,造成水中的很多其他生物(比如鱼类)因为缺氧而大量死亡,最终导致水体变质、变臭。因为水体环境的调节是一个正反馈调节,所以一旦发生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为此,生态环境工程不断发展创新科学技术,希望从源头上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1]。例如生物漂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黑液和废液的产生,而且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目前,这项技术在纸张生产领域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也得到了众多生产企业的认可和赞同。

2.2大气污染治理工程领域

现阶段我们使用的能源基本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中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这些物质的大规模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气体从而导致酸雨和光化学污染。为了减少这些方面的污染,生态环境工程积极开发出了高硫煤微生物脱硫技术,来减少煤中的含硫量和灰分等污染物的含量。此外,生态环境工程也在努力加快新能源开发的进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清洁能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使用能够大幅减少环境污染,希望能够尽快发展出成熟的技术用清洁能源来代替现在的煤、石油、天然气[2]。除了工厂燃烧能源带来的大气污染外,很多农民在秋天焚烧秸秆也会产生诸多有害气体。然而秸秆中含有大量生物质能,这样就导致了很多有用资源的浪费,所以生态环境工程也在积极向广大农民普及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希望能将秸秆中的纤维素转化为酒精而不是简单地被燃烧。

2.3生物污染治理工程领域

一些对人体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对水、大气、土壤造成污染,从而危害生物健康的污染称为生物污染。它主要分为动物污染,植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同时,生物污染也是指一些外来物种被有意或无意的引入一个新的环境而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现象[3]。并且生物污染具有预测性难,潜伏期长,破坏性大这几个特点,所以并不好治理。随着经济社会和交通设施的飞速发展,一些外来物种越来越容易进入新的生态环境,而新环境中没有外来生物的天敌并且当地环境很适合它的生长时,就会导致它的大量繁殖,这种现象便称为生物入侵。生物入侵不仅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也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4]。为此,生态环境工程大力开发相关技术和措施,在进出口货物时严格施行检验检疫,在第一线做好防控工作,防止外来物种随货入侵。

2.4生态工程设计原理的进展

工程的核心是设计,生态工程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也离不开设计环节,Mitsch提出生态工程的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生态系统设计和管理,可见设计的重要性。设计是建立在基本的生态学原理基础上,关于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许多,现在国内外普遍接受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整体、协调、循环、自生,在此原理的基础上,王如松等提出了生态工程调控的开拓适应、竞争共生、连锁反馈、系统乘补、循环再生、多样性主导性、结构功能、最小风险等8条设计原则,成为指导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原理[5]。此外由于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实践性强,基础好,有关农业生态工程设计的原理也有较多论述。由于传统工程是基于固定目标而进行的标准化设计,对应用的环境较少考虑,系统往往缺乏弹性,因此空间的差异性不适于进行标准化的设计。生态设计的方法应该是针对具体地点和小尺度。生态设计应以当地的生态系统为学习对象,要同时考虑设计的前期与后期的环境影响[6]。Scott提出生态工程的设计原则,这些原则是:遵循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相关的原理如:自组织、多样性和复杂性、循环再生等;根据实地情况进行设计;保持设计功能的独立性。这是基于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进行设狡来提供自然所未能提供的功能,而这种设计要保持功能的独立性,则不会对自然过程产生影响。能量和信息高效的设计;认同促成设计的目的和价值。

3结束语

虽然目前全球环境形势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但是随着整个国际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全球人民对环保意识的逐渐觉醒以及生态环境工程领域的稳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环境污染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也会取得很好的成就。而现阶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积极探索新的科学技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生态环境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进步献计献策,为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文俊. 浅析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的复合体系发展[J]. 绿色环保建材,2017(12):22.

[2]陈艳. 新环境下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234.

[3]高邮灌区节水改造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推广应用[J]. 江苏水利,2013(01):51.

[4]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海洋环境与生态课题组. 海洋环境与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16,18(02):41-48.

[5]张萍. 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复合体系的探究[J]. 低碳世界,2016(22):22-23.

[6]娜孜汗·哈山.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有效缓解生态环境压力[J]. 吉林农业,2017(14):87.

论文作者:刘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生态环境工程领域的进步与发展论文_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