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炳姣

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炳姣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园林工程各方面建设得到了全面改善,并且一些新技术也应用到园林工程中,极大提高了原凌晨建设水平。随着人们生活与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园林景观布局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者要不断创新,根据当地情况将一系列景观融合,完成更高的艺术创造,让人们领略到自然之美。本文基于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应用展开研究,望能够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景观布局;园林工程;新技术

一、园林工程施工的特点

(一)特殊性

园林工程施工所涉及的独享主要是花草、水木、水石等,这其中很大部分都属于生物,因此在施工中应格外小心,要切实保护其生命力,将各园林景观要素完美融合。从业人员在实际施工中需采取细腻方法才能达到这点,既要注重花草树木的运输,还需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并采取合适的设计手段将植物与周边自然环节相融合,将园林效果发挥最大。

(二)艺术性

艺术性是园林工程施工的最大特点,也是较难的一方面。园林工程的施工涉及到美学与艺术设计学等,设计者在开展园林景观施工工作时,要根据施工的现场条件进行各要素布局。例如要将花草树木与山、石融合,给予人审美上的满足。园林工程设计水平能够反应出设计者的艺术创造水平。

(三)生态性

园林工程能够将自然景观与人们生活结合,促进人们和谐相处。当今经济迅速发展,但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特别是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居住环境较为恶劣,而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能够修复环境的破坏,回复城市生态性,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目前,随着现代新技术的推进和发展,设计者在施工过程当中注重的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同时更加注重该采用什么方式来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为城市增添更加优美的自然风光。

二、园林景观布局中新技术的应用

(一)构成艺术

近年来,在园林景观布局设计中,构成艺术理论的应用逐渐加强。构成艺术强调了点、线、面的结构,通过规律或不规律的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最终达到美的效果。从构成艺术的实际表现形式来讲,其主要可以分为3种。第一种是重复构成,即对于一个具体的对象,按照两个或以上的规律对其进行平均、规律的排列组合,使其表现出一种重复性的美。可以进行重复构成的对象类型主要有形象、大小、色彩、位置和方向等。总的来说,重复构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本形维持不变,单纯对色彩和大小进行重复构成;二是色彩维持不变,对形状、大小上进行重复构成。第二种是相似构成,即通过基本形的内在联系或相似性,对其进行组合排列。换言之,进行相似构成的对象并不相同,但是其在大小、色彩、基本形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相似。比如,同一颗树上的树叶,其大小、脉络并不相同,但是,其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相似性,就可以用于相似构成。第三种是特异构成,即在构成中,使用某一不同于当前规律和形式的元素,嵌入到排列组合之中,使其在该位置表现出引人注目的作用。特异构成虽然打破了整体性,但是其从另一个层面加强了基本元素和特异元素之间的联系,通过基本元素对特异元素形成了强力的支撑,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构成艺术应用

在园林景观布局中,构成艺术的应用不断深入,对园林景观规划起到了很大作用。具体来说,构成艺术的应用可以分为平面构成、形象组织和色彩构成3个方面。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点就是较小的独立形象,比如园林中的路灯,就属于点的范畴。由此可见,平面构成中的点和数学定义上的点并不一样,兼具了位置和大小两个基本要素。线是点进行移动形成的轨迹,在构成艺术上来说,线是具有长度和宽度的,比如路、河流,都属于线形象。面是线移动产生的轨迹,在园林景观中,草地、湖泊都是面形象。形象组织就是对构成园林景观的各种基本形进行组织。在园林景观布局设计中,要根据构成艺术基本理念进行设计。对于路灯系统,就可以根据重复构成的相关理论,基于大小重复,对方向和色彩作出裱花;对于草地、林地等布局设计时,可以采用相似构成,通过设置相似的植被进行一个渐变的相似变化;对于建筑、泉眼、湖泊的设计,就可以遵从特异构成,对其布局进行设计。色彩构成应该根据相关理论,对冷、暖色系的色彩进行区别使用。色系属性不一样,表现出情感就不一样,对居民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在色彩构成中,要更多的从人因出发考虑,明确人与色彩的基本关系。图1为某园林景观设计,充分运用了构成艺术相关思想,达成协调统一的艺术性和美学性

三、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一)微灌溉技术

微灌溉技术对于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作用,微灌溉主要是利用微喷头或滴头来对植物的根部土壤进行缓慢的润湿。这种灌溉技术作用于局部,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较小的水流量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节约肥料的作用。因此,微灌溉技术可以有效的促进植物的生长。

(二)架空砖

架空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被广泛的使用在建筑工程中,近几年也逐渐在园林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架空转的铺设时园林土壤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个雨水渗透的途径,帮助雨水逐步的进人土壤,从而有效的灌溉植物,大大的提升了雨水的利用效率。架空砖的使用,不仅仅可以对植物的灌溉起到重要作用,还有效的避免了道路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现象的产生,而且不会对周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雨水充沛的季节,架空砖不仅可以将部分的水分集中在砖块下的地表之中,还可以保留足够的水分在砖块内,从而在晴天通过蒸发的方式将砖内的水分排出来起到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的效果。

四、结语

园林工程意义重大,加强景观布局与施工技术应用研究非常重要。利用构成艺术能够有效对布局设计进行指导,利用微灌溉技术、架空砖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园林工程质量。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很多新技术应用到园林施工中,我国园林工程水平也将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明明,沈娜.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4):56-57.

[2]郑德满,乐浩阳.浅谈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5):189.

[3]王明全.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6(01):154-155.

论文作者:张炳姣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炳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