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文_杨芹,郑克学

论述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文_杨芹,郑克学

江西省汇川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南昌 330013

摘要: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中,质量问题仍然困扰着工程项目的如期交付并影响预期效益的实现。虽然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了多部关于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大型工程项目质量的行政监管力度,但由于水利工程的自身特点,使得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任务既复杂又繁重。本文主要探究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概念、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引言:作为国家基础产业设施,水利工程是国家经济命脉之一,不仅能够改善水资源环境,为水生作物提供生存保障,更能够抵抗洪水的侵袭,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的开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进步有着很大促进作用。但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因此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一、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指为了水利工程保证作业过程质量,对重点管理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进行的监督、检查、试验和纠正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导致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相对较难。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脱离了施工质量谈工程也就没有投资效益和工程进度可言,施工质量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工程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和发挥效益,是施工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新形势下,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管理和招投标工作制度的不断完善,水利施工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把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完善制度,采取扎实有力措施,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兴修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消除水害和方便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高质量的水利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工期长,技术复杂,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环境、人员、材料、机械和方法五大因素。第一,环境因素。水利工程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现场施工容易受天气、水文、地质条件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干扰,直接威胁工程质量。所以,施工单位,施工前要对施工地点的自然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对可能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第二,人员因素。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先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素质要从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状况,业务水平、合作能力等方面全面提高,不可疏漏。另外,由于水利工程的工作环境特殊,对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也有特殊的要求。第三,材料因素。加强材料管理,能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材料材料是否合格,是否合理科学使用施工材料,是否建立健全检验制度,是否合理处理剩余材料,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质量。第四,机械因素。施工机械设备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施工机械的经济的合理性、技术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的方便性以及施工设备投入使用的长效性和科学性等因素,都会对水利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五,方法因素。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如果施工工艺落后,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施工缓慢、甚至延期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综合分析技术、经济、环境、人才等因素,以确定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确定合适的材料设备厂家

施工企业要事先对市场进行广泛的调查,全面了解各个送货厂家的具体情况,选择守信用、有国家许可证书和技术资金保证的厂家,全面调查市场各个厂家的价格,做出对比,找出价格的差异和原因所在,努力做到既保证材料的质量,又能够花费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不齐的混杂情况,施工企业要做到对建材、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在设备选用时,要针对不同参数的设备进行对比,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出选择品种,对于质保书不全的设备产品,要进行分析、检测和鉴定。设备的使用也应该注意使用方法,维持设备的最佳工作状态,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益,又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而设备质量存在问题的坚决不要使用,这不仅仅会关系到质量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施工工人群体人身健康的威胁。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建立一个明确、结构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非常主要的一环。通过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全员的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规范进行施工。施工人员素质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包括参与基础建设的组织领导者、管理技术干部、现场指挥者和具体操作者等。应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其能够掌握并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可大大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并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3、立足实际,设定合理的质量控制点

工程施工之前,全面有效的控制各个重要对象以及关键环节、薄弱领域,确保各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即是合理设定质量控制点的目的。在选择质量控制点的设定全过程中,通常尤为重视特别技能要求指标高、较大质量影响力以及个别施工质量环节出现问题危及周边环境或者涉及范围较宽的区域,将其选定为重点控制部分。质量控制的具体部分确定之后,施工技术人员首先要找出质量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再根据这些问题有目的的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可以解决问题的措施并严格执行,使得工程质量得到良好保障。

4、严格进行水利工程的交接检查

隐蔽工程的工序作业,需严格依据相关的验收规定,经现场监理人员检查、验收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通常性的交接检查程序,主要表现在:施工企业同职检查人员提前进行相关自检与专查,若检查出不合格施工环节,即可及时进行施工返修。同时,若检查合格或返修之后合格,即可报告给现场质量监理人员检查或申请相关的负责不二门检查代表人员进行检查,若监理人员检查不合格,需立刻进行施工返修;若检查合格或返修合格,监理人员需签署相关的合格意见,检查工作一并完成之后,施工企业可着手建设下道施工工序。

四、结束语

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效益,而且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多年建设工程实践证明,明确水利工程参建各方责任、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建设各方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保障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企业信誉,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水利施工质量只有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精心施工,才能打造出优良工程,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夏云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探究[J].建筑与预算,2015(6):31-33.

[2]金向红.探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及质量控制办法[J].门窗,2015(1):178+181.

[3]周泉.探究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267.

[4]舒红军,钟长虹,陈帮生,等.浅论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12(21):100-102.

论文作者:杨芹,郑克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  ;  ;  ;  ;  ;  ;  ;  

论述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文_杨芹,郑克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