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湖南 414500
【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联合应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1日-2016年4月1日期间,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共48例,将联合应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进行诊疗的患者24例作为实验组,将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6.7%),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两组患者对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甲氨蝶呤的治疗方式。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增加,并保留了初产妇的生育功能,可作为药物进行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异位妊娠;临床疗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用药
异位妊娠是临床妇产科常见病,根据着床位置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和腹腔妊娠。异位妊娠有可能引发患者腹腔大量出血,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1]。据既往研究,异位妊娠患病率逐年增加。作为临床上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常用药物,甲氨蝶呤的效果显著,但其也有一定缺点,如血β-HCG转归时间长、病灶吸收慢等[2]。本研究对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1日-2016年4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实验组患者年龄范围21-39周岁,平均年龄28.3±1.7周岁,其中18例患者为初产妇,6例患者为经产妇,患者停经时间37-62天,平均停经时间42.5±2.2天,血β-HCG值范围256-1899IU/L,平均数值798.4±5.8IU/L;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20-38周岁,平均年龄27.3±2.7周岁,其中17例患者为初产妇,7例患者为经产妇,患者停经时间38-61天,平均停经时间41.2±1.9天,血β-HCG值范围274-1995IU/L之间,平均值811.4±2.7IU/L,两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β-HCG值、初产妇与经产妇例数等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每日单次肌注注射甲氨蝶呤,剂量为50mg/m2,在注射第4天及7天,于患者肘部采取静脉血2ml检测患者的血β-HCG水平,治疗后第7天血β-HCG水平高于治疗后第4天β-HCG水平,或降低幅度小于等于15%的降幅,则注射量不变,继续同前方法用药一周。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米非司酮需在空腹2小时后服用,于肌注甲氨蝶呤当日上午10点服用75mg,以后每12小时一次,每次均为75mg,共计4次,总剂量300mg。用药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每7天行阴道彩超检查,每3天行静脉采血监测血β-HCG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评价标准
将疗效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即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标准为:血β-HCG水平恢复至正常值,阴道出血停止,彩超显示附件包块消失。有效标准为:血β-HCG水平明显下降但未恢复至正常值,阴道出血减少。无效标准为:血β-HCG水平未下降或明显上升,阴道出血增加,彩超示附件包块增大。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平均数( )表示,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7%)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6.7%),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异位妊娠有效情况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实验组2415(62.5)7(29.2)2(8.3%)22(91.7)
对照组2411(45.8)5(20.8)8(33.3)16(66.7)
X2值4.5474
P值0.0329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知,对照组有1例患者恶心、呕吐,1例患者头晕、乏力。实验组有2例患者恶心呕吐、1例患者头晕乏力。实验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8.33%,两组患者对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甲氨蝶呤可以破坏绒毛,阻碍滋养细胞增生,杀死胚胎组织,坏死脱落的胚胎组织最终被人体细胞吞噬吸收,从而达到治疗异位妊娠的目的[3]。米非司酮这种药物是通过抑制孕酮的活性达到目的,孕酮活性降低,蜕膜和绒毛变性坏死,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黄体逐渐萎缩溶解,胚胎需要依赖黄体进行发育,随着黄体萎缩、脱落,胚胎也随之坏死、消失[4]。针对异位妊娠的患者,两种药联合治疗,药剂量不大,用药方式不复杂,而且对附件包块的清除效果好。患者无需通过手术才能治疗,避免创伤形成,保留了完整的输卵管,治疗的时间以及恢复时间都得以减少,针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更佳适用[5-6]。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甲氨蝶呤的治疗方式。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增加,并保留了初产妇的生育功能,可作为药物进行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案。
参考文献:
[1]党秀丽.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3):525-525.
[2]陈因芝,张贤.为行腹腔镜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8):110-111.
[3] Chang Ling,Chang Ding,Wang Weigh ET AL.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ema in the treatment of topic pregnanc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ema with ion introduction nursing [J].Tianjin nursing,2016,24(2):165-166.
[4]金欣爽.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102-102.
[5]赵慧敏,司红敏.联合用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72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7):77-77,79.
[6]周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的治疗意义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200-200.
论文作者:刘细林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4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异位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初产妇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