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工程建筑的质量,还应做好工程建筑在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质量,确保工程建筑招投标双方的经济利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控制措施,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工程造价;招投标阶段;影响;控制
引文:在招投标阶段要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必须正确处理好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及建设工期的关系。工程经济管理人员必须提高造价管理水平,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建设单位必须优化投资方案,选择出技术能力强、信誉可靠的承包单位进行施工,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施工单位必须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合理确定施工成本,争取创造高质量的精品工程。
一、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组成因素
1.1 分部分项工程费
分部分项工程费主要是构成工程实体发生的费用。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依据 201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并且根据消耗量定额子目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套用或换用定额。计算方法:∑(清单工程量×综合单价)。其中,综合单价是由完成一个清单项目需要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组成。
1.2措施项目费
措施项目费是非工程实体发生的费用,主要用于工程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费用。措施项目费主要包括有安全文明施工费、夜间施工费、二次搬运费以及冬雨季施工费等费用。措施费的计算方式类似于分部分项工程费的计算原则:∑(清单工程量×综合单价)。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措施费用的编制由投标人自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是作为不可竞争费的。 通常情况下,安全文明施工费是专款专用。
1.3 其他项目费
其他项目费是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设置的,主要包括有暂列金额、暂估价、总承包服务费等费用。暂列金额是预留在施工阶段可能会发生工程量变更等情况而预留的金额。暂估价包括有材料暂估价和机械暂估价。 这部分的费用主要是由招标人来编制。
1.4 规费和税金
规费是依据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相关规定,按照一定的费率收取的社会保障费和工程排污费等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规费=计算基数×规费费率。税金同规费一样,依据国家相关机关确定的税金费率计取。税金=计算基数×税金税率。
二、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市场的供需状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工程造价有直接影响。当建筑市场的需求增加,承包商在成本中加上较大幅度的利润后,仍然有把握中标;当建筑市场萎缩,竞争加剧,此时承包商为中标,利润幅度较低甚至为零,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规律。
投标决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投标人通常根据建筑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及对竞争对手的实力进行分析后,结合本单位施工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出最后的投标决策。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方法: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进行投标;以保本或微利为策略力争中标;为保证中标,以最大限度低报价为策略等。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使工程造价更趋近于工程实际价值。在新的计价模式下,工程量由招标人提供,报价人的竞争性报价是基于工程量清单上所列量值,新的计价模式能实现真正意识上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
建设单位对建筑产品质量要求及新技术应用程度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任何商品都有其质量标准,建筑产品也不例外。如果建设单位为了获得更高的质量或缩短工程建设工期,必然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另一方面,新技术、新施工方法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风险。承包商在报价时,应适当考虑此类风险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招投标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3.1 认真编制招标文件
所谓招标控制价,其首次被提出是在计价规范中,其含义为:根据我国各级部门颁布的相关计价依据和方法,根据实际的设计施工图纸进行计算,给出招标工程限定中的最高工程造价。控制价是一种合理的预期价格,主要由招标单位或是招标单位委托的代理机构根据相关的规定编制出来。控制价能够有效反映出当下类似工程的平均水平,可以将其作为拟建工程造价的评判值,它在招标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将控制价设置在合理水平,才能科学的体现出投标单位的竞争水平,将招标效率提高。
3.2招标形式的选择
我国当下的建筑工程招标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我国对公开招标的工程项目都有明确的规定,招标方式不能进行私下更改,也不能规避招标。进行公开招标时,选择招标人的范围具有广泛性,可以从中选择出最符合要求的承包商,这样能够保证建设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公开和公平性。在招标环节上如果出现差池,也会影响到最终的工程项目造价,甚至会使得工程造价失去控制。在邀请招标中,竞争范围被大大缩小,有可能出现具有竞争力的承包商不在邀请范围之列。通常情况下,邀请招标是遵循:先论价、后成交的原则。
3.3 重视资格预审工作
资格预审是招标人对所有报名参与投标的投标人的业绩、能力、信誉等方面进行审查的过程。 资格预审过程中招标人可以将不符合项目需求的投标人排除,避免不符合条件的投标人参与投标,避免浪费不必要的公共资源。因此重视资格预审工作是提高招投标工作的有效效率,也是控制造价的有效措施。
3.4完善招投标工作制度
首先,为了避免在招投标阶段出现投标人相互之间的围标、串标等恶意行为,招标人应构建符合法律规定的招标代理机构,加大对整个招投标过程的监管力度。其次,在投标过程中,有的投标人会私下与招标人串通,希望得到中标机会,这种恶劣现象不仅不符合国家规定也让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失效,因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招投标法律法规,最好是实行招投标全过程监管。最后,在确定中标单位以后,招标人应该会同相关专业人员对拟建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确定并再次优化,使施工方案更加经济适用。
3.5完善评标系统
“公开、公平、公正 ”是招投标的基本原则 ,因此建立透明度高的评标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在评标完成后,应该及时公布评标采用的方法以及评标的工作程序,不能在评标过程中故意排除某个投标人或故意推举某个投标人。 使所有投标人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投标。
3.6确定合适的合同类型
选择恰当的合同类型不仅有利于竞争报价而且也可以适当的分摊施工中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三类: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对于工期短、金额小的工程通常采用总价合同,而对于大中型工程我们通常采用单价合同,在抢险救灾工程中,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仔细讨论施工方案,我们通常采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类型。
结束语
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招投标 双方的利益,就必须对工程造价实行有效的控制,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工程造价控制制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在进行工程造价管 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只重视施工阶段的的造价控制,忽视了工程建筑其它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特别是在工程建筑的招投标阶段,更应该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保证招投标双方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杨勇.浅谈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1).
[2]周尘.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4).
[3]余玲.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问题研究[J].科技视界,2012(7).
[4]郝来伟,牛林新;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汁策研究田;中国建筑;2010年6期.
论文作者:杨同光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招投标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投标人论文; 措施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