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张胜男

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张胜男

(南通市通州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通 226300)

【摘要】目的:浅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6级90名中职儿科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45名和研究组45名。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教学,研究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成果和学生期末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成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学生期末平均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分析数据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中职儿科护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成绩和职业能力。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中职;儿科护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220-01

儿科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了解相关医学知识。中职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内容较多、知识点复杂易混淆,科目难理解,传统的中职儿科护理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备课内容多但学生接受度低,学生成绩整体不高。本文探究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儿科护理教学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6级中职儿科护理专业2个班级学生进行研究,共90名学生,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名。对照组学生男3名、女42名,年龄15~17岁,平均(16.8±1.5)岁;研究组学生男1名、女44名,年龄15~17岁,平均(16.7±1.4)岁。统计两组学生最近一次考核总评成绩,对照组平均为(72.83±9.32)分,研究组平均为(72.54±9.41)分。对比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最近考核成绩,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做比较。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

1.2.1调查儿科护理教学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学综合评价,主要评价为:学习内容难理解;课程内容设置多;缺乏兴趣;互动交流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依据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授课计划,系统安排护理学习,同时设置2~4个课时用于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理论知识。教师集体研讨并归纳系统常见病,设置易混淆疾病识别学习项目;收集典型临床病例,整合加工后用于实际教学。

1.2.3讲授新知识前安排学生预习和准备内容,要求学生提前复习相关基础知识,完成上节课程布置的作业,并对新课内容提前预习,做笔记标明问题,备注对知识点的不理解之处和个人认识等内容,便于配合教师课堂互动。

1.2.4课堂模式设计可灵活多变,例如分小组提前预习并准备PPT,由同学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先行讲解,包括某疾病病因、症状表现、治疗方式和护理操作等内容,教师在此基础上做正确引导、修正和补充,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主导课堂。还可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模拟病例,学生交流回顾相关知识,完成护理报告,以此加深理解和掌握。

1.2.5配合临床见习教学,给出任务和要求,指导学生自主梳理病情,采用行动导向法设计动态病例,囊括相关知识点和拓展思考内容,由学生书面完成报告和病案编写。该方法要求学生熟悉临床流程,了解相关检查项目,掌握治疗方法和药物使用等,老师全程可辅助予以正确指导。小组汇总报告同时以演练视频作为作业内容,课堂互相分享点评,给予反馈。

1.3 评价办法

设计教学成果评价问卷展开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师生互动效果、教学方法是否满意等,评价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说明教学成果越好;就教学内容编写统一期末试卷进行考核,分值100分制。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由SPSS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教学成果比较

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成果评分为(8.95±1.02)分,对照组学生对教学评分为(5.78±1.26)分。分析数据t=27.861,P=0.0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2 期末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完成统一期末试卷,研究组学生平均成绩(88.97±2.18)分,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72.65±2.13)分。分析t=76.292,P=0.0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儿科护理涵盖知识点多,理论性强且涉及范围广泛,中职生学习儿科护理需更强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1]。传统教学方法首先存在脱离临床实践的弊端,理论与实践不能并重;其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效率;在学习中一味地指导学生记忆知识点,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分数不能代表能力[2]。

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人为引导,可消除学生对知识难理解的畏惧情绪,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乐于接受乐于思考[3]。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最大限度体现了学生参与课堂、主导课堂。教师提前布置预习准备,作为引导教学,学生在探索中则会更加积极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可帮助学生确立思考方向。教学引入临床病例,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编写动态病案,模拟表演、完成报告,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更贴近实际;临床见习的安排,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有利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从研究数据来看,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生对教学成果评价更优,而且期末成绩普遍高于对照组学生。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法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以学生为本,有利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教学成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王燕燕,唐海雯.行动导向教学法指引下内科护理学考核方式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82-84.

[2]应景妮,王韩颖,胡芳芳,等.病例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8):116-117.

[3]吴岸晶,岑慧红,贺艳,等.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中职儿科护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4):280-282.

论文作者:张胜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  ;  ;  ;  ;  ;  ;  ;  

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张胜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