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制改革下核定输配电价难点及改进论文_吴光灿,刘鑫,邓道强

电力体制改革下核定输配电价难点及改进论文_吴光灿,刘鑫,邓道强

(国网泸州供电公司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推进是现阶段一项比较紧迫的任务,关系到我国能源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核定输配电价是电改中比较复杂的一项任务,只有完成对输配电价工作的改进,才能保证电力市场实现市场化。本文从分析输配电价的推进工作进行了现状分析,并针对核定输配电价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改革;输配电价;对策

输配电价是由国家核定,用电价格是电力市场决定,这是电力行业打破垄断的必要措施,输配电价的政策在电力市场是否得到落实,是实现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重点分析推进工作中的重难点,如电力差价的补贴,分电压等级电量的传导、特高压电网资产成本的传导等问题,在改进工作中,要注意各个环节的配合,切实推进改进工作。

1输配电价改革工作发展现状分析

1.1改革进度相对平稳

输配电价的改革是在企业输配电成本试点地区推进“平衡账户”,再缓慢进行输配电价的实施。对试点地区进行反复测算后,核定该地区的电网企业收入,并将售电所得收入计入与核定的企业准许收入的差额计入“平衡账户”,原有的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方式暂时不作任何改变。这只是暂时的一种测试手段,借助“平衡账户”和电网企业的准许收入运行,此种运行方式只在已经公布输配电价标准的试点地区实施。

1.2输配电价的执行得以突破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用户直接交易输配电价上的执行上,当前,各地的大用户的直接交易量在社会用电量上所占比重不大,各地区之间在这类交易上得以突破,在中间环节执行输配电价,在销售和购买方面形成议价。其输配电价主要是根据电网企业现在实行的购买或销售电价差来做核定的,此类交易对各省份电网企业的整体资产影响较小,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调整,但也是一种新型的尝试。

2核定输配电价难点分析

电价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核验升级输配电价体系,首先,要核定各类电力用户的类别、分压电等级的输配电价;其次,要建立跨区域、跨省份的输电价格传导机制,确保其电网的投资运营成本在合理范围内进行传导;最后,对电网投资、电量增长与供电的可靠性与输配单价之间的关系,建立能够长期促进电网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最终达到支持电力市场交易的目的。由于输配电价体系所涉及的方位比较广,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包括电网资产、多重行政审批、社会上的用电矛盾等,其突出的建设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2.1电价交叉补贴

从长发展老看,我国的销售电价是政府定价,各种类的电力用户的价格水平与实际供电成本存在加大的差距,因此形成了结构较为复杂、数额又很庞大的电价交叉补贴。我国是以省为单位进行用电分类,再统一制定销售电价,按照用户的行业类别和承受力进行定价。比如,城市用户电价高补贴农村用电,省内发达的市或县级区域补贴欠发达的市、县用电,光伏电力交叉补贴等电价价差补贴等,输配电价改革如果不能将电价价差补贴的计算方式、申报流程等问题进行绒布的话,就一定会影响可交易售电市场的规模,也会使现在用户电价水平的平稳状态产生波动。

2.2分电压等级电量的传导问题

在电力市场改革背景下,需要建立分电压等级的输配电价,也要逐渐实现位置信号节点的输配电价,若想实现目标,其关键点就是要和定分电压等级,将应会收的费用合理分摊到各个电压等级上,将输送过程中的各级电路的损耗与输送电压的输配电价对应起来。对各电压等级用户的要求就是,要确定好使用的电压等级,使用户最终承担的输配电价与实际的供电成本基本保持一致。就新阶段来说,我国对分电压开展等级负荷的工作还未推进,在短期内智能采取各电压等级之间输送电量来进行传导,由于受到投资成本、跨区域等输送问题的影响,为了保证成本回收,一般都是采用各电压等级输配电价与终端售电量的乘积之和来计算,但结果是否与实际的分电压输配电价一致还尚不明确。

2.3 特高压电网资产成本的传导问题

发展特高压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能够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家竞争力。但是特高压的建设相对来说投资主体比较多,如电网公司总部的投资、省内的自身投资等,但是其消耗成本也比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高压普遍都会存在一种现象,即资产设备在省内,但是资产产权却在电网总部或是其他公司,不能将其核定为所在省内电网的有效资产,使维修费用无法传导,这导致特高压的电网资产成本出现了分歧。

2.4输配电定价成本问题

现阶段,我国电网尚在发展阶段,有着投资比较大、设备制造标准比较低、环境污染对户外的电力设备寿命的影响比较大等问题,加上现代信息户技术更新换代如此之快,导致电网整体的资产使用寿命难以得到较高的水平,这个方面的换新、维修、保养等对电网公司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3输配电价改革的推进建议

3.1取消电价交叉补贴

现阶段,我国政府是将电价的交叉补贴包含在核定的销售电价中的,由电网企业负责购买和销售的转移支付工作,但是缺乏透明的机制和标准去规范。另外,输配电成本无法按照用户类别和分压等级进行归纳、整理,导致各类用户实际承担的电价交叉补贴的计算缺乏准确性。因此, 在改革初期可以保留现有的电价交叉补贴结构,将输配电价与电价交叉补贴一起核定,确保各类用户实际承担的用电电价和核定的销售电价基本相当。随着改革的推进,要实现各类用户供电成本的精确统计,将发达地区和大点资源富足地区的电价交叉补贴政策取消,并将该措施逐渐进行全国范围内推广。鼓励通过节能和科技进步来电力市场,对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实行帮扶政策。

3.2优化输配电价结构

输配电价的改革是对全国区域来说的,在没有阻碍的地区和时段,不同的一次能源使用成本、不同地理位置的发电机组的上网电价是相同的或是差不多的,共用输电网是一个关键点,如果在距离上对其进行划分,且根据远近距离来分摊电力成本的话是不公平的,也会导致发电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基于此,要优化输配电价的结构,并对地理位置进行综合考量,充分地将输电距离、电压等级等要素考虑进去,科学、合理地形成差异化的输配电价结构,将关注点放在能够独立核定输配电价的电力市场上,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的作用。

3.3 稳定电价水平,平衡电网发展

电网公司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各种资产类别,如输配电的运行、检修和电力培训、发电产业等,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适当剥离社会化资产,降低输配电价,给予电力用户优惠能够为支持我国东西部的帮扶政策,平衡东西不发展,缓解环境与能源压力等问题。

结语

在电力改革背景下关于核定输配电价的工作,要重视细节方面的推进工作,如前文中重点提到的电价交叉补贴政策的改革推进,输配电价的成本以及结构建设等,都是核定输配电价的重中之重,做好这几项工作的优化与推进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交易的市场化工作。

参考文献:

[1]董晋喜,谭忠富,王佳伟,王利利,李强,王尧.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输配电价关键问题综述[J/OL].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9,10(25):1-9.

[2]韩亮,解嘉彬,潘华.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电网企业经营策略研究[J].财经界,2019(03):96-98.

[3]伏开宝,曾翔.电力市场改革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8(01):49-54.

[4]袁野. 新电改下电力监管能力提升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5]张轶一. 电力市场模式下电价预测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7.

[6]郭超然.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售电企业竞争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作者简介:

吴光灿(1973—)男,汉族,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网规划管理,项目前期管理等工作.

刘鑫(1983—)男,汉族,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网规划管理,综合计划管理等工作.

邓道强(1977—)男,汉族,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网规划管理等工作。

论文作者:吴光灿,刘鑫,邓道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电力体制改革下核定输配电价难点及改进论文_吴光灿,刘鑫,邓道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