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之镜到现代之境——20世纪中国哲学思想逻辑的基本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思想论文,中国论文,之境论文,逻辑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0)01-0013-05
在“普遍没有(历史的)感觉”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普遍的感觉”的情况下,来整体反省即将过去的20世纪的风风雨雨、曲折坎坷,来平心静气地评价与回顾建国50年来成败得失是完全必要的。人们通常都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要“以史为鉴”,但问题在于我们总是带着一面镜子看历史,有时这面镜子是有色的,有时是哈哈镜。正像在德语中“历史”一词既是指“所发生的事”,也表示“历史叙述”,所以历史既是实际发生的历史,也是有各种不同记录的历史,因而是充满着争论的历史。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着争论的历史。但无论如何,在世纪之交总结与研究过去百年中国的哲学,其实都面临着两个主题、两个过程,即:既是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哲学思考,又是对20世纪发生在中国的哲学的历史反思。这是一个双重的书写过程。发生在20世纪中国的哲学的历史的独特性在于,中国文化在20世纪出现了根本的哲学化的转折,这就是从先秦以来所确立的那种“天人合一”式的宇宙观、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根本的变革,是又一个“哲学的突破”(帕森斯语)的世纪,又一个“文明的轴心时代”(雅斯贝尔斯语)。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虽然并没有独立的哲学的历史,但却是一个哲学的世纪!也正因为如此,总结20世纪中国哲学历史的首要问题是它自己没有的(或曰“纯粹的”)、连续的历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意识”的历史。
如果没有什么疑问的话,20世纪中国的哲学历史应当不是开端于1900年,而是1915年左右的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的现代意识的觉醒,而且提出了20世纪中国的全部历史任务,包括哲学的历史任务:一是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二是实现现代化。以此来看,一部20世纪的中国的哲学历史既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光大的过程,也是不断反省与超越这个精神的过程;既是唤醒中华民族现代意识的启蒙与革命的过程,也是自觉认同与批判现代理性与价值观念的过程;既是抵制西方资本主义与殖民主义侵略的过程,也是学习与借鉴西方先进文明的过程。
从最初的西学东渐到今天的“西商”东移,中国由传统“化”为现代的一百多年的风雨生涯,如果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1.自上个世纪中叶被误译或误读的“洋话”到本世纪初被少数人读懂的雅话;2.从五四运动一批知识精英鼓吹的新文化口号中经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政治家们设计的一整套富国强兵的军事政治权力话语;从七十年代的神圣的政治理想宣言到八十年代变为切入世俗生活现实的大众传播话语。与之大体上相对应,20世纪中国哲学最初是作为一种舶来品的新学、洋学;五四运动前后是作为科学与文化学的精英话语;从三十年代开始到七十年代一直是致力于民族独立、国家复兴事业的并强有力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现实的政治权力话语。八十年代以来,哲学逐渐与政治宣传语言系统脱钩,变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严肃的文化学术语言。换言之,中国哲学在本世纪初有过一段光辉的、自由的,然而是“越位”的发展时期;继而是长期的被政治同化的“失位”期;目前正处于重新开始独立发展的“复位”期,但亦是一个“失语期”。20世纪中国的哲学在两个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的独特的历史。一是作为现代社会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现代民族意识觉醒与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相对抽象的学术思想事业,在消化引进西方现代文明与哲学成就,在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基本理论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应尽的历史贡献。
已如上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哲学历史的发源地,它向哲学与所有的科学提出了双重的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解放与现代化的问题。20世纪中国的整个历史过程基本上是“分两步走”来完成这两个艰巨的历史任务:先实现民族的独立,进而实现现代化。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因而也就是一个从确立现代民族意识到形成现代化的社会意识的过程:首先是一面民族之镜,一种民族精神的折射;其次也是一面现代之镜,是对现代文明的接受与批判。既体现了一种民族的精神与灵魂,也反映与揭示了现代世界的本质。既是对现代世界的一种理性的向往,也是对现代世界的一种深刻的批判。一方面是对现代社会的建设性思考,另一方面,是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性思考;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与改造。这是一个现代的形式(现代西方的哲学、科学、文化范畴、政治经济制度)与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心理)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是一个用民族之镜反映与接受现代世界文明的、艰难痛苦的观念转变过程,一个逐步走进现代社会现实之境的、批判性反思性的曲折实践过程。
概括20世纪中国的哲学自身的历史,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基本的叙事单位的问题,即是一部个体的哲学家与著作的历史,一部学派与学派发展的历史,还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或者是更为宏大的民族精神史?这种争论当然不是现在才有,而是从本世纪初写哲学史就开始了。(耐人寻味的是,一部现代中国哲学史不是从哲学理论的与范畴的变革开始的,而是从重新书写中国哲学史开始的。)中国现代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不是以什么样的哲学理论作为中国哲学的基础,而是争论中国哲学史究竟应该怎么写。应当说,在整个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哲学史不用宏观叙述方式是写作不出来的。只不过文化保守主义者们主张这是一部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继承史,是一部“接着讲”的历史;激进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则认为哲学的历史是一部革命的历史,即否定批判传统文化与统治阶级思想的历史。只是在当时很少的学者那里和很近一段时间内才有了独立的“哲学学派史”与单个的“哲学家思想史”、纯粹的“哲学基本范畴史”这样的哲学史写作观念。
笔者认为在这些表面的争论背后,有一个深层次的解释心理结构与叙述模式的问题。这就是究竟是在民族化的视野中,还是在现代性的视野中来理解哲学问题。在本世纪上半叶,无论是保守主义还是激进主义,无论是新儒家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实都是在一种民族主义的视野中研究哲学史的。他们表面上的对立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甚至可以说,文化保守主义者也有“用旧瓶装新酒”的现代意识,而文化激进主义分子也有“用新瓶装旧酒”的传统心理。就以五四运动时期及以后为例,文化保守主义的梁漱溟与尔后的新儒家都是从比较中西文化形态孰优孰劣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的哲学与文化;而与此同时的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也都是在中西文化的历史比较的意义上来批判中国文化哲学的。而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虽然以阶级分析法研究中国的哲学史,但其实也是在弘扬一种革命的、积极进取的民族文化精神。
在五四运动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哲学占主导地位的基本叙述逻辑是一种民族化宏观话语。这一段哲学语言的历史特点,用美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弗里德里克·詹明信的观点来总结是比较恰当的:第三世界的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纯粹是个人性的独白、沉思与情绪表达的叙事,那些似乎纯粹是个人的命运的故事,其实都是一种宏大的民族精神的缩影,都是意味深长的民族寓言,“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1];是一种“民族主义形而上学”[2]。国学大师冯友兰站在有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同样强调了这样一种民族主义的哲学史写作观念:“‘中国哲学史’讲的是‘中国’的哲学的历史,或者‘中国的’哲学的历史,不是‘哲学在中国’。”尔后,他还通过调和哲学史的“阶级立场”与“民族立场”而进一步指出:一部中国的哲学史就是一部每一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思想、且统一整个民族世界观的“民族精神”的历史[3]。这个观点,可以说是对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中占主导地位的哲学史观,即哲学史深层叙述逻辑的最恰当与典型的描述。
如果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到今天改革开放为止,中国哲学发展经过了三个基本历史时期。首先是一个长达30年的多学派多体系自由创立、并存与“竞争”发展时期,这是与当时中国政治上的分裂与经济文化上的半封建半殖民化社会现实相适应的,这种思想“自由繁荣”发展时期是对一段民族不幸历史的时代精神回报。正像冯友兰这位世纪老人,在这个思想的“战国时代”即将结束时所深情地回味的那样:“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的社会、政治局面尽管看起来很混乱,可是中国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哲学思维,却有了伟大的进步。这并不出人意料。中国的混乱,是中国社会性质由中世纪向现代转变的一个方面。在这场转变中,造成了新旧生活方式之间的真空,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古老废弃,新的生活方式仍然有待于采用。这样的真空,十分不便于实际生活,但是很有利于哲学。哲学总是繁荣于没有教条或者成规约束人类精神自由运动的时代。”因此,“在中国现在进行的转变中,哲学家们特别幸运”[4]。20世纪上半期中国哲学的发展逻辑大致上可以说是由两个基本的主题所构成的:一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现代性的改造,包括对中国哲学传统范畴与内涵的现代改造,二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批判与对现代西方哲学文化成就的大量引进。围绕着这两大主题,现代中国哲学出现了以下几种”相互竞争“的主流或者有影响的支系:一为经过深入自觉、改造过的新儒家哲学体系,它是当时在学术意义上最为成功的与成熟的哲学流派;二是在苏联十月革命实践深刻影响下“进口”而来的、“次生形态”的、作为革命与批判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为纯粹从资本主义西方引进而来的以“科学”与“民主”这两种启蒙观念为核心的科学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哲学观念等等。无论是从当时的实际历史影响来看,还是从尔后深远广泛的历史影响来看,代表广大民众心声和未来中国希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代表着现代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新儒家哲学都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这就证明了,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的主题,的确是一种“民族主义”的形而上学。
从1949年之后的又一个30年间,海峡两岸的、以大陆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体的中国哲学,进入了曲折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既是一个终于结束了近代以来长期被分裂和被奴役、被殖民化屈辱历史,实现了现代政治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高度统一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与学术被统一到民族现代化总进程中、不再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历史,甚至丧失了自由与多样化发展条件的历史时代。这既是一个哲学以强有力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宣传方式向社会公众大力灌输现代唯物主义与科学精神、民主意识,反对封建迷信的伟大启蒙思想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逐渐丧失自己的独立自由思想(能力)权力、日趋僵化、日趋贫困进而反过来导致社会公众文化思想日益僵化与贫困的时代,一个哲学产生了无穷的现实精神能量、也造成了许多严重的意识形态误导与悲剧的时代,一个“完全受到启蒙却充满着巨大的不幸的世界”,一个“启蒙成了对群众的大规模的蒙蔽”[5]的时代。“文革”的历史的确充分验证了法国当代思想家福柯的观点:“一部文明的历史,就是文明以理性的名义疯狂地迫害所谓癫狂即战胜牛鬼蛇神的过程”。与大陆这种意识形态的高度封闭与统一相类似,海峡对面的台湾也在同期渡过了一个政治思想高压专制时代。但由于经济对外开放的特殊地缘因素,台湾在50-70年代末期的哲学毕竟经过了严格的、正式的现代化训练与洗礼,特别是由于出现了自觉地将传统的民族文化观念与现代化经济生活相结合的过程,出现了“东亚儒家资本主义”崛起的奇迹,所以于30-40年代在大陆兴起的新儒家哲学在这里找到了意想不到的丰沃的生存土壤,并成功地实现了又一次现代形态的改造与重建:即从原有的基本认同现代理性价值观念的民族主义形而上学话语,进一步转变成作为直接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思想理念与精神动力的现代文化哲学,从原先认为儒家可“兼容民主与科学”到进而认为儒家可以“转出民主科学”,即从“旧内圣”可以开出“新外王”[6]。在此意义上可以说,20世纪中国哲学从民族主义的基本思想范式向现代性叙事方式根本转变的第一步,是在六七十年代的台湾与香港这些中国现代化(资本主义)“前沿”与中国文化政治“边缘”地区完成的。
在本世纪最后的20年,中国的哲学进入了第三个历史发展时期,一个从近代的民族主义形而上学和革命理想主义模式向现代意识彻底转变时期。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这个“春天的故事”为开端,整个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在此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是哲学的革命开辟了现代化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实践导致了哲学理论范式的突破与革命。正像改革开放有力地促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化,促成了社会经济生活与文化形态的自由开放与多元化发展一样;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出现了与政治社会的相对脱离与独立发展的态势,即由一种单纯的、启蒙的“政治的生活”理念向丰富多彩的、现代性的“生活的政治”语言生成。哲学开始逐步进行着从对政治生活的热情关注、政治社会的高度认同与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向现代日常生活实际处境与终极意义的回归与反省的态度转变。哲学逐步从一种与社会政治运动高度一体的权力话语,转变为一种相对独立、规范、自律的学术话语与私人话语;从一种包罗万象的、带有大众普及性质的启蒙语言,即所谓“普遍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转变为现代开放社会各个具体生活领域、具体专业知识领域的反思性语言;从一种高度关注民族与人类整体自由解放理想事业的革命话语与宏伟集体叙事,逐步转变为深切关注现代人类整体、群体、个体日常具体生存问题,深层反省现代文明二重性矛盾特征的哲学人学、文化人学、公共哲学。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的重心,确实在出现“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7]的战略性转折:从90年代涌起的“中国版”的“后现代主义浪潮”、“告别革命”的文化保守主义运动、主张重估“文革”意义的“新左派”、质疑现代化普遍意义的“后殖民主义”情绪等等中我们会看到这种趋势。换言之,如果说,在80年代,在刚刚经历过“文革”政治恶梦折磨之苦后,知识界思想界是团结在同一面“人道主义”旗帜之下深刻反省“启蒙”、“重新启蒙”的话,那么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刻而全面地展开,思想界则出现了有人所确切地概括的“三次分天下”的“分化”浪潮:即“(甲)第一波分化是‘思想’与‘学术’的分化,(乙)第二波分化是人文精神与世俗情怀的分化,(丙)第三波分化是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分化。”[8]虽然这种概括并不是哲学这一学科领域所能包容的,也并不仅仅针对哲学学科领域而言的,但这足以预示出世纪之交中国哲学发展的不确定的、多样化的态势,足以显示出中国哲学发展所处的高度现代性语境或者时代精神氛围——哲学的基本叙事模式与交流方式确已丧失了统一的、终极的形而上学意义基础。
收稿日期:1999-10-13
标签:哲学论文; 中国哲学史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哲学史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民族主义论文; 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