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按照统一的临床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骨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有助于提高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增强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并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髋关节置换;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hip replacement.Methods:6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nursed according to the unified clinical pathway table;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nursed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orthopaedic care.The mastery of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and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mastery of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and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Implementing clinical pathway can improve the self-care ability of patients after hip replacement,reduce complications,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reduc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enhance patients'knowledge of disease and health,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impro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improve work efficiency,and effectively reduce medical dispute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pathway;Hip replacement;Nursing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又称临床程序,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作为新兴的规范化管理模式,CP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很多发达国家应用广泛[1]。美国内科医学年刊1995年首次报道了哈佛医学院等将CP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显著提高实习医师临床动手能力[2]。2009年我国内地新医改方案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启动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并成立了卫生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我科从2016年12月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股骨颈骨折需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1月入住我科的6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6女14,平均年龄75;对照组男13女17,平均年龄71。
纳入标准:年龄大于65,单纯性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排除标准:年龄小于65岁非单纯性股骨颈骨折且伴有其它严重内科病,纳入患者中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骨科护理模式,护士执行分级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统一制订的临床路径表,由责任护士按路径要求进行临床护理。
1.2.1临床路径护理:住院第1天:由责任护士予入院宣教,进行健康护理评估,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房环境、设施设备及注意事项,做好皮肤护理。入院第2-3天: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检查,做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指导抬臀训练,预防皮肤压疮。术前第1天:做好备皮、备血、皮试、必要时灌肠,术前宣教,介绍术前相关知识,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测量生命体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手术日: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切口引流情况,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告知应用“丁”字鞋,胯间垫目的,患肢穿弹力袜保持外展中立位,指导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术后第1-2天: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引流量的记录,拔除尿管,指导股四头肌收缩、踝泵练习、健肢各关节主动活动及翻身技巧,应用骨科床指导上身活动,预防并发症,指导进高热量,高蛋白、粗纤维食物。术后第3-4天:拔管后抬高床头30-50°,取半卧位,但时间不宜太久,主要进行屈髋屈膝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5-6天:指导从半卧位到坐床旁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床旁站立位时应用助行器患肢提抬及外展活动,做好安全护理。术后第7-8天:指导患肢不负重使用助行器行走,预防跌倒。术后第10-14天:切口拆线并予以出院指导。
1.2.2传统护理:治疗护理计划均由主治医师制定,责任护士在入院时进行宣教,并不定时对其疾病相关知识,检查前注意事项,手术有关知识和术后康复知识进行宣教,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平时则根据患者需要或提问进行随机性的健康教育。
1.2.3评价标准 从入院第1 d 至出院日,分析评价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让患者自己讲述疾病知识与健康预防常识,同时评估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度。每次治疗结束后由护士长进行评估调查,由专职护士参与,以问卷的形式百分记,80 分以上为掌握,60-80为基本掌握,60 分以下为未掌握;满意度则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8-10分为满意,6-8分为基本满意,6分以下为不满意。
2 结果
P=0.002,P<0.01,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以问卷的形式对照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士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从表中统计的结果,实验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临床路径的纳入能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了深入的了解,减少了负面情绪,提高参与和治疗的积极性。护士这种系统、连续、动态的又有钍对性的宣教和护理,不但让患者缓解病情,还能够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和预防保健知识,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3 讨论
临床路径是科学、高效的医学护理管理新模式,在提倡高效率、高品质、低费用的医疗改革下,它使诊疗护理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近年来,人口的老龄化使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逐年增多,而传统的骨科护理目标没有标准化,各阶段护理目标不明确,临床护理不全面不系统,临床路径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模式,调动了患者及家属参与的积极性,在传统护理过程中,缺乏共同的标准化流程,差错率高,由于个人水平、能力的不同,使对患者治疗护理没有明确的目标,对病情了解不全面,对患者及家属所提出的问题,不能给予全面的解答,而造成患者的不满意。在执行中应注意护士之间健康教育工作的互补性,具有以下优点:
3.1有效减低住院日,减少并发症 临床路径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准确的时间要求,它贯穿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使临床路径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种检查、治疗、护理,缩短了术前等待时间,减少了无效住院日,节约了医疗资源[3],减轻患者负担。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能及早发现患者潜在的健康问题,尽早采取相应的护理教育措施,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髋关节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2 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临床路径,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计划,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护士按照路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注意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因人施教,分期分阶段施教,克服了患者康复锻炼的随意性[4],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接受到护理人员系统的健康知识宣教,制定并实施了标准化流程,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健康教育技能。患者学会了康复训练,避免了出院后因信息中断而使康复训练处于盲目阶段,而护理过程中也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
3.3 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临床路径是对大多数某一疾病或手术患者临床诊疗过程的梳理,可大大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疑难和危重病例[5],因其严格的时间框架作为指导,大大减少了工作失误,即使在责任护士不当班时,其他当班护士也很容易根据计划和安排进行整体护理,同时也培养了护士的自律性。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模式护理,有利于手术患者的安全治疗,应用临床路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日、提高医护服务质量,护理人员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每天按照路径的指示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预见性地实施治疗护理,同时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护理,增加了医患之间的交流,增进医患两者之间的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6],从而也推动了专科护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赖娟,蒋冬梅.21世纪我国实施临床路径的SWOT分析[J].现代护理,2007,13(10):955-956.
[2] Steven D,Pearson MD,Thomas H,et al.Clinical pathways as astrategy for improving care problems and potential[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5,123(12):941-948.
[3] 李满花 临床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18(25):126-127
[4] 付繁荣 临床路径模式在股骨颈端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0,26(12):1436
[5] 李子明 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果,2010,45(1):59
[6] 马月蔡洁 临床路径护理对股骨干骨折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5:51-52
论文作者:王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患者论文; 路径论文; 护士论文; 股骨颈论文; 术后论文; 关节论文; 满意度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