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李文敏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李文敏

李文敏(城固县第五中学 陕西 城固 723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喜爱并在教育实践中广泛应用。但就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来看,还不尽如人意,仍存在诸多问题,不能进入真正意义的合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28(2019)08-052-01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的过程中,同伴是学生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标尺。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接触外部环境,不与人合作交流,就好比“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只有与朋友共同学习,“察纳雅言”,才能弥补自身的缺憾,获得更多知识,这也是古人对于“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指导,值得现代人的思考与借鉴。

一、教师科学的教学认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教学认知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在七年级阶段,正是学生学习各项数学理论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小组合作作为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需要教师科学理解、深刻把握: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真正有效的两个关键性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不仅仅是推广和应用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它真正的内在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二、教师有效的教学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前提

由于学生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知识积累、不同的学习态度,就会造成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小组合作的前提就是要将这些差异化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让他们能够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实现1+1>2的效果,可见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另外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当然通过一段时间的小组协作之后,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师自身的角色意识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转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本位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畏首畏尾,不敢有效的进行教学指导,放任学生进行“自由交流”,由于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一旦缺乏了教师的教学指导就会导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漫无目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引导者、指导者角色,以便能够及时的对学生的合作过程实施调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应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

四、教师自身的教学策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小组合作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形式,而不是主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然要做好自身的教学策略运用、教学方法指导,以便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活动,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在关键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①(1+3X)(1-3X) ②(3a+1)(3a-1)

③(100+2)(100-2)④(X-5)(X+5)

通过例题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a+b)(a-b)=a2-b2。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能够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有效性,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思维误区、知识盲区。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经验、学习心得来进行交流、互补,提升学生的合作效率。例如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节中,教师提出问题:(ad+bd)÷d应该怎么做?用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怎样转化?引导学生思索,随之展开讨论,然后各组拿出讨论结果,再组间交流、辩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就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知识互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意义重大,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教学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实现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曹刚.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及对策[J].新一代,2013(11):57.

[2]杨中永.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47.

[3]王英.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和改进[J].文摘版:教育,2015(7):138.

论文作者:李文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李文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