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优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本文从描写角度“多样化”,提升景物动感;选取色彩“丰富化”,强化景物质感;语言表达“个性化”,增强句子美感;内在体验“深度化”,赋予文章情感四方面入手,探索写作教学中景物描写策略,以期提高文章质量、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多样化;丰富化;个性化;深度化
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有专门以写景为主的文章,也有在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中有机地渗透景物描写,起到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体现人物形象的作用。然而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却对景物描写望而却步,不是“华而不实”般的空洞,就是“蜻蜓点水”般的肤浅。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才能使学生笔下的景物洋溢着生命力,使作品焕发着独特的魅力。笔者结合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幽径悲剧》一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发,以期能够提高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推动作文教学的发展。
一、描写角度“多样化”,提升动感
景物描写的角度有很多种,观察者可根据需要灵活地调整视角,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从感官上来说,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多种角度。然而,很多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往往不懂得开启多方面视角,进行多感官描写,使景物描写缺乏表现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可以从课内的文章入手,引导学生借鉴名家的创作方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巧妙结合。《幽径悲剧》一文中,季羡林先生以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愚氓灭美”的悲剧。藤萝之美被作者的神来之笔展现得淋漓尽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教师在引领学生赏读这段文字时,不妨抛出一个疑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藤萝的?”学生通过反复品味,感悟到这里有多感官描写,视觉角度的“红花绿叶”,嗅觉角度的“幽香入鼻”,听觉角度的“嗡嗡蜂声”,藤萝之美被鲜明地呈现,沁人肺腑,动人心弦。作家丝丝入扣的描写,令人惊叹,给人启迪。
面对美景,我们可以停下脚步,用眼睛捕捉,用耳朵谛听,用鼻子纵享,并把真实的体验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来,便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如有学生是这样描写竹林的:“阳光透过竹林,仿佛给竹林披上一件金色的外衣。微风轻抚着竹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是最美的琴音。我站在田埂上,呼吸到浓郁的乡土芬芳和青春气息。”各种感观共同协作起来描写景物,能够再现出具有立体感的环境。
二、选取色彩“丰富化”,强化质感
在日常写作中,有些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只抓住一种色彩,如在《夕阳下校园》一文中,有学生写道:“夕阳西下,驼红的霞光晕染天际。”单一的描写,使景物缺乏立体感。自然的造物者赋予了这个世界斑斓的色彩,我们从落地伊始,就用好奇的双眼探索这个世界,从蓝天白云到红日碧水……绮丽的美景让自然充满着盎然的活力,也让作家笔下流淌着醉人的诗意。
《幽径悲剧》中作者写到那条曲径通幽的小径,有这样一句话:“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精美的文字,盎然的景致,让人沉醉其中,从秋天的苍松翠柏和红枫,再到冬天的白雪皑皑和绿波,大自然用绚丽的色彩上演了一出出华丽的季节秀,既润泽了我们的双眼,又滋养了作家的文字。
我们在景物描写中同时绘形、绘色、绘声,景物就立刻变得立体起来,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鉴于此,一位学生将《夕阳下的校园》一文再次润色,将文字调整为:夕阳西下,校园里的木桂花浸染在霞光的温润中,浅粉色的心情静静地溢出,天空像璀璨的宝石,闪耀着深邃的蓝,晚霞像温馨的玫瑰,泛着醉人的红,草地像透亮的翡翠,莹莹的绿在流淌,一切都仿佛是浑然天成的调色盘,交融在一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段话浓墨重彩地描绘夕阳下的校园,景物在“浅粉色”“蓝”“红”“绿”等色彩绚烂的词语的渲染下,变得淡雅恬静优美、也使文章基调明快,给人赏心悦目的美感。
三、语言表达“个性化”,增强美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写作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创意地表达。”换句话说,写作要在多角度观察,多方面呈现的基础上,还要实现语言表达的个性化。然而,有些学生在写作中或是口语化色彩过浓,语言表达随意,或是直接借用优秀作文中的句子,不能凸显原创。如果学生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一定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幽径悲剧》的课堂上,学生陶醉于充满诗意的景致中,沉浸在韵味无穷的语言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径另一面是荷塘,引人注目主要是在夏天。此时绿叶接天,红荷映日。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在学生反复的品茗中,他们发现了这句话巧妙地用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和“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诗句,又有“向上,向上,向上”节奏轻快,韵律和谐的反复,赋予了夏天的荷塘极强的生命力。荷塘的生机孕育了曼妙的风景,也带给人振奋的力量。
四、内在体验“深度化”,赋予情感
作家季羡林在《幽径悲剧》一文中,当作者看到古藤被砍时,曾这样悲情地写道:“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原本像苍龙般的粗干,在无情的杀戮下,成了摇摇欲坠的“吊死鬼”,不知情的俏丽的花朵,在绿丛中依然绽放纯真的笑容。然而“笑”掩饰不了沦为孤儿的惨状,却更透出一种彻骨的悲凉,每一个文字都浸透了作者带泪的悲戚,带血的控诉。
季羡林在《幽径悲剧》中传达出自己哀伤的心境,“情”与“景”达到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了。可见作者所注重的不仅是自然景物的外在形象,更加注重的是这些景物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意蕴。在实际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可适当地营造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
在一堂以“景物描写”为训练内容的写作课上,笔者自始至终围绕“悲伤”这一主题,一步步激活学生内心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过去生活经历的回忆,渗透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使学生能成功地借助景物来表达真切的感受。悲伤是一种谁都会经历的情感体验,虽然揭开学生内心深处的伤疤会比较残忍,但是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位学生在她的《悲伤之旅》一文中,以景物描写展现了自己失去挚爱恩师悲伤的心路历程:那年夏天的蝉,没了往昔夏的聒噪,更多了份深沉,好像是哽咽,一声,又一声;那年夏天的小溪,没了往日夏的欢快,更多了份凝重,好像是致敬,轻轻地,又缓缓地……但是作者并没有长久地沉溺于悲痛的潜流中,而是选择缅怀伤痛,面向未来。结尾处,小作者再次借助景物描写,暗示希望的萌生,信念的传承:今年春天,燕子的啁啾代替了蝉鸣,小溪又恢复了往日清澈欢乐的模样,自由地欢唱,老师大学毕业的女儿来到我们的身边,她像一位智慧的女神,继续用爱呵护我们的成长!结尾处的景物描写,将悲伤之旅推向一个新的境界,情感再次升华,悲伤如坚冰融化,温情如花朵绽放。
精妙的景物描写能够尽显景物多彩的风姿,同时浸润着作者无限的情丝。景物描写,贵在有声有色、有味有序,贵在个性化的语言,真性情的融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始终引领学生在斑斓的生活中耐心感受,在经典的文字里潜心涵咏,并教给他们观察和绘景的方法,引导他们用真知去捕捉、用真心去发现、用真情去感悟。这样,他们一定会握上一支生花妙笔,将七彩世界的无限蕴味变成永恒的文字,将大自然的美丽抒写在字里行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 215000(苏州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在读) )
论文作者:徐新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景物论文; 学生论文; 藤萝论文; 作者论文; 角度论文; 文字论文; 文中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