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强[1]2004年在《艾滋病重组表位疫苗的设计原理与制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艾滋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与经济发展。引起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终止HIV感染和艾滋病的流行急需有效的艾滋病疫苗。Chen等提出了利用表位疫苗对付HIV感染和变异的新战略。本论文工作主要集中在艾滋病重组表位疫苗的设计原理和制备技术方面的研究。由于编码单个表位的核苷酸片段很小,这给基因转移操作带来很大困难。重组表位疫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编码单个表位的寡核苷酸片段组合成一个人造基因。我们建立了构建这种人造基因的通用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包含任意确定数目的多表位或多重复表位的表位多肽抗原基因。该方法的建立为艾滋病重组表位疫苗战略的实现解决了重要的技术问题。重组表位疫苗中的表位重复能不能增强抗体应答是重组表位疫苗战略的一个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抗血清中表位特异性抗体的滴度随着疫苗中表位数目的增加而升高,说明可以利用表位重复来增强表位特异性抗体应答。这为我们提出的增加重复表位来增强免疫应答的假设提供了一个实验证据。我们还研究了表位间隔序列对重组表位抗原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含有间隔序列GSGGGGS和GS的免疫原能够诱导预先定义的表位特异性抗体,而含有间隔序列RS的免疫原不能有效诱导这种抗体。这暗示表位之间的间隔序列影响了表位的呈递。我们进一步用DNAsis分析了造成这一差别的可能原因。发现RS易于形成(-Helix,而不像GS和GSGGGGS易于形成(-Sheet从而将前后两个表位有效隔开。这种差别可能是导致重组表位抗原免疫原性不同的原因。为了使重组表位疫苗能够有效防治HIV变异,需要引入HIV的主要变异表位。然而,HIV表位的限制性变异有时也导致免疫逃逸。研究发现含有限制性变异表位的重组疫苗能够诱导出限制性变异表位特异性的抗体,这提示该疫苗具有对付病毒限制性变异的能力。上述研究结果为艾滋病重组表位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安烨[2]2007年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表位的筛选及鉴定》文中研究说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研究利用噬菌体随机展示肽库技术筛选出IBV的2个抗原模拟表位,将获得的抗原模拟表位序列展示于大肠杆菌鞭毛蛋白的硫氧还蛋白区,重组大肠杆菌能与IBV阳性血清呈特异性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型疫苗和新型诊断技术奠定基础。利用辛酸—硫酸铵法纯化的IBV阳性鸡血清IgG作为靶分子,对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库进行筛选。叁轮生物淘洗后,目标噬菌体获得了125倍富集。从中随机挑选50个噬菌体克隆进行扩增,用ELISA法检测其与IBV阳性血清的结合活性,结果获得22个阳性克隆。对阳性克隆提取ssDNA进行测序分析,并经过竞争抑制ELISA鉴定,确定带有KSPKHSSSALHF和SIIQMNLHRPTS这2个短肽序列的噬菌体克隆可与IBV阳性血清结合,并对IBV抗原有竞争抑制作用。将这两种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IBV氨基酸序列比较,未发现有同源性。提示这两个肽可能是IBV的抗原模拟表位。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KSPKHSSSALHF和SHQMNLHRPTS的DNA片段分别插入质粒pFliTrx,成功构建重组展示载体p1和p2,并分别转化大肠杆菌G1826,形成展示IBV模拟抗原表位肽的重组菌F1和F2。体外抗原抗体反应试验表明重组菌F1与F2可以与IBV阳性鸡血清特异性结合。提示得到的2个抗原模拟表位在脱离噬菌体后,仍具有与IBV抗体结合的生物学活性。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鉴定出的2个IBV抗原模拟表位可作为候选表位,对研制新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诊断试剂及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曹王丽, 王如伟, 方玲, 胡江宁, 金朱明[3]2013年在《治疗性疫苗国内外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综述治疗性疫苗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治疗性疫苗的上市情况、最新文献并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综述治疗性疫苗国外上市、研发情况及其国内的发展现状,提出治疗性疫苗可能的研发趋势。综合近年来治疗性疫苗研发现状,其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另外,国外对于治疗性疫苗的开发走在前列,国内企业应该充分运用国家优惠政策,依据我国疾病发生的类型,寻求突破,创新研制新药,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艾滋病重组表位疫苗的设计原理与制备技术研究[D]. 刘祖强. 清华大学. 2004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表位的筛选及鉴定[D]. 安烨. 首都师范大学. 2007
[3]. 治疗性疫苗国内外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C]. 曹王丽, 王如伟, 方玲, 胡江宁, 金朱明. 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