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观察论文_张敬业

(葫芦岛市第六人民医院 辽宁葫芦岛 125022)

【摘要】目的:分析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在小儿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小儿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对照组(n=45)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n=45)给予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操作成功率(100.00%)、治疗依从性(97.78%)、配合度(95.56%)均高于对照组(77.78%、75.569%、8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应激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临床护理工作中融入肢体语言沟通模式,可强化患儿治疗效果,减少疼痛及应激反应,对患儿安全就诊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肢体语言沟通;小儿护理;应激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223-02

引言

对于小儿就诊患者而言,由于其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完全形成,因此比较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到患儿治疗效果。为提高小儿护理工作效率,对其临床护理干预模式进行优化,可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90例患儿,分析其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6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儿科就诊患儿,所选患儿均具备一定理解及表达能力,能够配合临床治疗,家属对诊疗情况知情。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n=45)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32±0.56)岁。对照组(n=45)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28±0.61)岁。排除标准[1]:(1)不具备情绪表达能力者;(2)无治疗指征者;(3)血尿常规检查异常者;(4)合并多器官损伤者。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分组研究价值。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就诊期间,护理人员根据其需要,为其提供必要护理干预,及时解答患儿家属疑问,保证患儿基础护理干预效果。观察组患儿在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下开展护理工作,详细操作方法如下:(1)微小面对患儿:本组患儿年龄较小,部分患儿天生胆小,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会出现害羞和胆怯,部分患儿对陌生环境排斥、抵触情绪较大。护理人员要穿着整齐,微小面对患儿,穿刺操作过程中,可为患儿讲故事,拉近与患儿距离,使其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工作,缓解患儿内心恐惧感。(2)安抚患儿情绪:护理人员耐心兑奶哭闹患儿,在相关检查、操作时,保证动作轻柔,最大程度突出人文关怀理念。例如,检查患儿体温时,要轻抚患儿额头,缓解患儿抵触情绪。与此同时,观察患儿情绪比较激烈时,应轻抚其身体,使其情绪尽快平复。对应胆小患儿,竖起大拇指,对其进行鼓励,增强患儿自信心。若患儿表现较好,则给予相应奖励,如小红花、糖果等,使患儿配合诊疗工作。(3)传递可亲信号:护理人员认真听取患儿想法,鼓励其说出心声。在与其交流过程中,始终保持微笑。采取一定诱导方法,使患儿准确表达自己感受,根据患儿表达内容,适当对护理工作进行调整,满足患儿实际需要。注意眼神交流的重要性,护理人员保持面部表情自然的同时,通过眼神向患儿传达信息,使其接收到更为勇敢、自信、向上的信号,从而不断强化患儿治疗配合度。(4)肢体接触要点:护理人员在执行相关操作时,避免不了与患儿进行肢体接触,应注意肢体接触是否得当。微小触摸患儿头部,试探其反应。若患儿合并严重疼痛感,则轻拉其小手,表示对其进行鼓励。若患儿需要开展手术或其他相关操作治疗,则及时带领其熟悉治疗环境,满足患儿好奇心。根据患儿神色、表情,对其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并给予对症护理。熟悉小儿护理操作流程,减少不良风险。

1.3 评价指标

对比2组患儿操作成功率、治疗依从性及治疗配合度,做好详细统计及分析。与此同时,对比2组患儿睡眠时间、疼痛评分、应激反应发生率,其中疼痛评分采用VAS量表进行判定,取分范围为0~10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感越强[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操作成功率(100.00%)、治疗依从性(97.78%)、配合度(95.56%)均高于对照组(77.78%、75.56%、8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就诊患者具有一定特殊性, 给临床诊疗工作及护理操作带来较大难度。为充分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及时为其开展对症护理,对改善患儿护理干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肢体语言沟通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不断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对患儿情绪进行安抚,缓解焦虑、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临床诊疗工作的依从性及配合度,强化治疗效果[3]。权威资料[4]报道认为,将肢体语言沟通模式作为临床护理辅助措施,通过语言心理学传达思想和情感,使患儿充分感知到护理人员的温和态度,最大程度减轻患儿恐惧,满足诊疗需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操作成功率(100.00%)、治疗依从性(97.78%)、配合度(95.56%)、睡眠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应激反应发生率(4.44%)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王爱珍[5]报道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肢体语言沟通模式符合患儿就诊需要,可强化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各项操作的配合性,减少应激反应。患儿接收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后,其情绪可得到明显安抚,进而提高睡眠质量。

综上,对小儿临床护理工作进行不断强化,融入肢体语言沟通模式,能够提高诊疗质量,减少疼痛及应激反应,提高患儿睡眠时间,可促进患儿安全就诊,减少治疗风险。

【参考文献】

[1]严春梅,柯伟群,冯春玲.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与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6,36(03):299-300.

[2]吴冬梅.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239-240.

[3]李国花.小儿护理过程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05):143-144.

[4]石光华.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3):122-123+126.

[5]王爱珍.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效果评价[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11):91-92+8.

论文作者:张敬业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  ;  ;  ;  ;  ;  ;  ;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观察论文_张敬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