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论文_钱智慧

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论文_钱智慧

(宣汉县柳池乡中心校 宣汉 636150)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全方位、多形式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和创新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素养教育的根本和创新教育的关键,下面本人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门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浅见。

一、创设良好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宜的前提条件,创设适宜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首先,要建立一种学生平等参与教学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以平等的姿态去亲近学生。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商量,逐步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和人伦差异,使学生不惟师,敢与教师自由交往,产生一种无拘束、畅所欲言,敢于争鸣的健康心态和活跃心境。其次,要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语文课堂创新,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设计语文活动、学法指导训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多种途径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求得最佳的创新状态、真正形成师与生、师生与教材的创造互动。

二、把握教材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凭借。要实现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的目的,也必须要凭借教材。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因素。所谓“创新点”是指教材中蕴含的那些适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因素。 只有找准并利用好“创新点”,才能实施好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与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我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绘声绘色,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样教学,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善于质疑与探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善于质疑探疑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步。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不遗余力地向学生灌输文章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只要试题灵活些,结果就会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学生只记住了表面知识,却没有理解消化,当然不能举一反三。“多想出智慧,沉思能创新‘,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多问、多想,培养质疑探疑的思维习惯。《鸿门宴》中在学生对刘邦、项羽二人的人物性格分析基本定型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进行提问:“在生活中你更喜欢哪一位?”学生通过列举身边的事例,名抒己见,这时教师指导学生再次将二人进行分析比较,学生不难达成这样的共识:人无完人。为人处事方面,应该学习项羽的重情义,在事业方面应该学习刘邦的机智。通过教师质疑、学生探疑,对人物性格进深入剖析,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做人。

四、引导学生想象与发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社会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恰当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寓言《蚁子和狮子》后,可让学习改写课文,蚊子粘在蜘蛛网上以后,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学生通过想象,写出了不少极有创意的文章。

其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的、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在我们的教学中过多的重视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而忽视了文学的人文性。分析人物形象时,时常抽象地、概念化地给人物贴标签:好人,好到极点,美玉无瑕;坏人,坏到极致,十恶不赦。这样的分析常常没有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没有从人的感情丰富性和复杂性来揭示人物性格。如《项链》中的玛蒂尔德,人们对她过多的是非议、指责,殊不知人低级的本能首先是要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在此前提下才会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虚荣之心,人皆有之,马蒂尔德并没有错。正因有此“缺憾”才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真实性、人文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渐进过程,只要坚持不懈、积极探索。努力总结,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论文作者:钱智慧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论文_钱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