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兴凯湖农场医院 黑龙江省密山市 158325
【摘 要】目的:对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120例正常人群纳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血样行常规检验,试验组血样待凝血后检验,并对两组血液标本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AST、ALT、ALB、T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的GGT、DB、TB)、AL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于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应当分析可能造成标本溶血现象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避免,确保检验结果精准、可靠。
【关键词】溶血标本;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
临床上通常应用生化检验的方式对肝功能的代谢指标进行检验[1],而检验结果是否准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的临床诊断、患者病情评估以及疾病治疗效率。近些年来有研究表明若标本在生化检验过程中出现溶血,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很大的影响[2],此项报道引起了医学检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血液内的红细胞出现破损后其中的血红蛋白将会流出,此种现象称为溶血,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3]。在血液中有一些特殊物质分部在红细胞的内、外部,而红细胞内的一些物质浓度比血浆中此物质的浓度要高,所以溶血会影响检验结果。因为溶血时血细胞破裂,细胞内成分释放出来,从而干扰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检验[4]。尤以代表肝功能的重要指标成分如AST等为甚,这些物质在血细胞内外的分部浓度差较大,溶血往往会对检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干扰临床诊断,影响疾病的评估及治疗。对溶血标本对于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特选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实验所选取的12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其中男性60例,女性60例,年龄在18-62岁间,平均年龄为(36.5±11.5)岁。入组标准:年龄≥18岁;无精神疾病或既往精神疾病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肝脏或血液系统疾病;拒绝参与实验。随机将上述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60例,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于受检当日清晨取空腹静脉血5ml,并编号排序。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标本采集结束以后,即行高速离心,并对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试验组研究对象的标本采集结束以后,搅动使之产生溶血,行高速离心,检测肝功能指标。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肝功能检验指标数值。肝功能检验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蛋白(TP)、γ-谷氨酰转氨酶(GGT)、胆红素(DB)、总胆红素(TB)、碱性磷酸酶(ALP)。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AST、ALT、ALB、T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的GGT、DB、TB)、AL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目前,实验室肝功能检验的仪器并非逐一进行,而是采用批量形式进行的,能够有效避免人工操作疏漏或差错。不过这一方式并无法排除标本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就溶血现象而言,属临床检验之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若标本存在溶血现象,那么便容易导致检验结果产生误差,导致后续诊治工作之中沿用错误的检验结果,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5]。从原因上进行分析,溶血现象之所以会导致肝功能检测结果出现误差,是由于红细胞破裂之后,酶类渗入血液之中,对正常血清及其相关物质造成影响。溶血现象本身的浓度对于肝功能检测结果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便是较为轻度的溶血现象,对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也会造成影响,只不过重度溶血现象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而已。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之中,检验人员应当明确造成溶血现象的原因,例如采血时脉压带是否压迫过紧;采血后标本保存方式是否等当,有无摇晃、震荡现象;标本送检过程之中是否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标本是否在未完全凝聚的情况下行离心操作等等。针对上述可能发生的现象,采取适宜的应对措施,用以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提高检验的精准性。结合本次实验数据结果来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AST、ALT、ALB、T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的GGT、DB、TB)、AL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溶血标本对于肝功能检测结果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应当明确溶血产生的现象,采用适当的应对措施,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边小荣.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9):553-554.
[2]穆昀.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33(6):821-822.
[3]张晓丽.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5,33(17):188-189.
[4]余兴化.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21(26):175-176.
[5]康丽玲.标本溶血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分析及防范措施[J].医疗装备,2015,28(08):43-44.
论文作者:曹洪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肝功能论文; 标本论文; 现象论文; 统计学论文; 准确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