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心动、互动、课堂生动”探究式教学方法初探论文_刘 培

“让学生心动、互动、课堂生动”探究式教学方法初探论文_刘 培

刘 培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锦秋街道办事处清河学校 256500

摘 要:如果说“开放与创新”是课改的灵魂,那么,“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移”则是课改的一个亮点。新课标摒弃了传统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心动 互动 课堂生动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和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可以说,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互动不仅是教师所追求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应怎样创设一个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下面,本人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创设一个让学生心动、互动、课堂生动的生物课堂教学。

一、心动——创设情境,开启心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求知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是实现课堂生动的关键。如在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时,要善于运用活动、问题、情境、幽默等手段打破冷场。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措施,使用合理有效、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探究环境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活动作出假设时,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启发:1.冬天和夏天,哪个季节的食物易变质、发霉?2.雨天和干燥的天气,哪种气候条件下的食物会先发霉?3.我们到超市买东西时,会发现很多食物是密封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学生很容易想到在温暖、潮湿、暴露于空气的环境中食物易发霉,并由此作出这样的假设:霉菌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空气充足的环境中。在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得出上述结论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我们应如何保存好食品吗?这时,学生很快总结出保存食品的方法:低温、干燥、密封

二、互动——合作探究,放飞心灵

心动才会有行动。心理学指出:经常性地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画一画、动脑想一想。这样,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屈尊”和“倾听”,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尊重和关爱,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教师要注重运用语气委婉、温和的语言,如:“××同学,你还有什么问题?”“××同学,你想说什么呢?”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和意见要多予以鼓励,或表示赞许,这样,学生才有对话的信心和欲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交流对话的时间和机会,并教育学生要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思辨性的问题。如在《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我们的手被针刺了一下立即缩回,而不会让针再扎得更深一些?”也要精心设计一些带有开放性的话题,如在《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教学中,提出:“为保护动物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种问题的提出,学生一定有话可说。

三、生动——全员参与,百花齐放

1.突出课改理念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创设生动课堂教学的保证。

如在《合理膳食》一节,教学片段设计如下:(1)多媒体展示能体现合理膳食重要意义的材料,以此帮助学生明白“吃什么”、“怎样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组织学生完成“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活动,然后讨论“如何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3)组织学生完成“调查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活动,并交流设计的问卷调查表,然后讨论“如何纠正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以上将教学设计成一个个活动单元,明确活动的目的、过程、关注点、学生体验等等,通过活动的展开能让课堂散发生活的气息,反映生命的价值,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有所收获、得到发展。

生物教师要深刻领会、理解课程标准、课改精神,只有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很好地对课程内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并设计出相关的互动环节,使知识在课堂中生成、深化,让思维在教学中被激活、被丰富。

2.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是创设生动课堂教学的核心。

一节课如果学习内容、知识是肤浅的,学生的思维是处于低层次的,即使表面热热闹闹,师生、生生交流不断,这种所谓的“互动”课堂教学也显然缺乏实效。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知识的认识规律: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到抽象、从许多个别的生物现象到生物学的基本规律、从知识经验到解决实际问题。如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节课教学中,我让各学习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生态瓶,并交流设计方案及实施情况。经过各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有的小组生态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长,有的小组生态瓶中的生物很快就死了。根据这种情况,马上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不同的生态瓶中生物的存活情况不一样?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从生物现象去找本质”,在学生得出“生物的生活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生态瓶中的生物能存活较长的时间?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又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运用知识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

论文作者:刘 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5月总第20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  ;  ;  ;  ;  ;  ;  ;  

“让学生心动、互动、课堂生动”探究式教学方法初探论文_刘 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