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亟待修改_高中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亟待修改_高中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需要修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课程论文,理念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应该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的历史使命制定的。它融进了许多新颖的课程理念,发展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形成了语文课程的系统理论。但是,如果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这些系统理论还有许多不足,还需要进行修改。特别是其中的“课程的基本理念”,无论是观点,还是论证,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更需要认真修改。

一、高中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讲,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不成体系。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列有三个小标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你仔细去阅读,就是读不出它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你反复去体会,就是搞不清它们前后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也就是说,你看不出它们之间有一条完整的思路,有一个缜密的系统。也许有人要说,它是先讲课程设计,后讲课程改革的。似乎也有道理,但请不要忘了此处是要讲“基本”理念。而要说“基本”理念,恐怕就只能讲讲课程设计了。前面讲课程设计,后面讲课程改革,能成一个体系吗?二是衔接不紧。“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节末尾写道: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根据这个结尾,下文的三个小标题就应该阐述“设计课程目标”,阐述“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可下文除了第一小标题呼应了“设计课程目标”之外,第二、三个小标题就很难说是呼应了“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所以,上下文之间衔接不紧,缺少照应。或许有人认为,第二小标题呼应了“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第三小标题呼应了“改革课程的实施机制”。虽说好像有点道理,但细细一想,第二小标题是讲“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的吗?第三小标题是讲“改革课程的实施机制”的吗?显然不是。无需反驳,其说就不攻自破。三是平面不同。也就是三个小标题,不处在同一平面。或者说,它们之间相互交叉,不能并排并列。比如说,第二小标题中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显然属于第一小标题中的“语文素养”;第二小标题中的“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似乎也属于第一小标题中的“育人功能”;第三小标题中的“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与第一小标题中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显然也不在同一平面上,或者说不在平行轨道上。

分开来说,三个小标题也皆有问题。

第一个小标题里,至少有三个问题:一是不应合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不应放在一块,合为一体。因为前者属于语文教学,后者属于语文教育。或者说,前者说的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后者说的是语文教育的功能。二者各自独立,皆能独当一面,应该分条列举,分开阐述。二是喧宾夺主。语文教育虽然重要,但只能渗透在语文教学里。所以,作为语文课程,它的重点应该是语文教学,它阐述的重点也应该是语文教学。可是在第一个小标题里,阐述语文教学,只用了62字;而阐述语文教育,竟用了160字。可见,它简略阐述的是语文教学,重点阐述的却是语文教育。真可以说是主次不分,主客颠倒。三是阐述不力。比如说,什么是全面,什么是语文素养,如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什么是充分,什么是育人功能,怎样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这些问题皆没有阐述。还有“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一语,更是莫名其妙:其一是“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什么,不很明确;其二是“有效地发挥”什么作用,未说清楚。其三是“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讲的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做法;其四是虽然讲到了“发挥作用”的目的,但根本就没有谈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问题。

第二个小标题里,也不少于三个问题:一是游离论述。根据小标题,开头一节应该阐述语文应用能力,着重论证怎样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可文中却分别讲到了“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问题。表面上看,还是在讲“语文应用”的目的,但如果你仔细看看小标题,就会觉得这两句话与“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相距太远。或者说,是游离于话题之外的,根本就不是阐述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问题。二是论证不密。在第二节的前半部分,分别讲到了审美教育、审美活动、审美追求和崇尚审美。表面上看,也是在阐述审美,没有论证不密的问题;但根据第二个小标题,应论证“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或者说应具体论证怎样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论点与论证之间并不一致。因为审美教育、审美活动、审美追求、崇尚审美跟审美能力之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跟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之间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三是缺少论证。在第二个小标题中,有“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一语。可是,第二个小标题中的三个自然节,只论证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或者说依次从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根本就没有提到“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问题,更谈不上去论证这个问题了。如此说来,是有观点而无论证,是标准的缺乏论证了。

第三个小标题里,不外乎四个问题。一是偏离论证。根据第三个小标题中的“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第一节前半部分就应该围绕“共同基础”来论证。可是,前半部分中“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讲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共同基础”,或者说与“共同基础”毫无关系。显然,偏离了“共同基础”,偏离了“共同基础”,所在的小论点。二是阐述不明。整个第一节只讲到了“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根本就没有谈到“多样选择”的问题,没有谈到“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统一”的问题,更没有谈到“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统一的原则”的问题。也就是说,“多样选择”究竟指什么,没有说清楚;“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统一”是个啥玩意,提都没有提;“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统一的原则”是怎么一回事,根本就没说。三是论证不足。第三个小标题中有“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一语,第二节也确实是论证“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但是,除了第二节第一句“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是论证“有序”的之外,你从下面的论证中根本就看不出哪儿论证了“开放”,或者说,哪儿表现了“开放”。给人的感觉就是空喊口号,根本就没有论证“怎样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四是引入误解。第二节中有“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的语句,它好像是说“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因为“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最最主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的精神品格。

因此,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必须进行修改。

二、对高中语文课程理念进行重组

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的总体目标、结构体系和具体要求。

1.总体目标

从语文教学来看,必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为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因而,高中语文课程肩负着巩固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历史使命,必须为高中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语文需求负责。具体一点,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为高中学生未来的阅读与鉴赏负责,为他们未来的表达与交流负责。因此,高中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高中学生,更确切地说,必须面向在校的所有高中学生。必须提高高中学生的各种语文素养,也就是必须提高包括语言思维、语言感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在内的一切语文素养。其中,必须以语文能力素养为核心,以语文综合素养为重点。

就语文教育而言,必须努力提升精神品格。也就是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文优势,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拓展开来说,一是必须充分利用其人文性,渗透语文教育。让学生学习优秀文化,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他们接受中华文明,塑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品格和追求文明、献身人类的可贵精神。二是必须充分利用其实践性,实现价值追求。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将语言文字转化为语文能力,将人文内涵内化为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实现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2.结构体系

根据遵循的原则,必须坚持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的统一。一方面,必须设置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让高中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获得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要能协调发展,从而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构成语文素养的共同基础。另一方面,必须设置选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因为无论是原有基础、学习需求,还是自我发展方向,高中学生都存在种种差异。凸现课程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他们的学习创设了更好的条件。增加课程的选择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他们特长的形成,加速他们个性的发展。

依据构建的要求,必须坚持有序与开放的融合。应该说,必修课程体现了课程的有序性。因为必修课程按照“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组成了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每个模块不光是综合的,而且是有序的。也就是说,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而选修课程则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因为根据社会的多样要求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成系列1至系列5五个系列。每个系列既可自由选择实施,又可自主设计模块。也就是既有选择性,又有自主性。再者,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坚持有序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必须坚持必修课程的目标,依据五个模块的次序,实施必修课程的教学。必须根据选修课程的要求,自由地选择五个选修系列,创造性地设计系列模块。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

3.具体要求

按语文素养来说,必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从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语言交际规范的训练;必须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入手,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的水平,提升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其二,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所以,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进行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享受美的教育,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其三,现代社会要求高中学生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高中语文课程应当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拓展一下,必须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他们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努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由学生成长来看,必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保证全体高中学生的所有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也就是必须保证全体高中学生完成必修1至必修5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特别是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能力要得到发展,语言思维、语言感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要得到提高,进而完成共同的基本目标,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同时,高中语文课程应当在学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为实现有差异的发展提供条件,为有个性的发展创设空间。具体地说,必须开设选修课程系列1至系列5,鼓励高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以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要求和生存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语文特长的发展,适应社会人才多样的需求。

显然,修改之后,基本理念分为三个部分:总体目标、结构体系和具体要求,比原来思路缜密,层次清晰。每部分又分为两个小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加以阐述,自然纲目清楚,角度分明。虽然该文也阐述概念和理由,但每个小点侧重阐述具体做法,当然是有主有次,重点突出。另外,在具体要求里,增加了“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的具体阐述,可谓是要求具体,论证有力。一言以蔽之,克服了原来的种种弊端,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结构合理,体系完备;阐述准确,论证严密。

标签:;  ;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亟待修改_高中语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