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者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理论视角论文

校园欺凌者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理论视角论文

校园欺凌者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马皓苓

摘要: 校园欺凌已成为部分中小学校园当中的一个社会问题。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校园欺凌者行为发生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多层面的,且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其中儿童青少年的家庭、学校和同伴等微系统对欺凌行为发生影响是最直接的,此外中系统中的家校联系,外系统中的父母压力、大众媒体和社区环境以及宏系统中的社会文化、法律制度等都对儿童青少年欺凌行为发生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校园欺凌;欺凌者;欺凌行为;生态系统理论

自20 世纪70年代以来,校园欺凌问题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也称校园霸凌,是指一个学生长时间、重复地暴露在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中[1]。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144 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全球校园几乎每3 个学生中就有1 人(实际比例为32%)曾在过去1 个月中被校内同龄人欺凌至少1 次[2]。在我国,校园欺凌严重程度较高,但这一问题长期被极度忽视,处于恶性错位区域[3]。作为校园欺凌最直接的受害者,校园欺凌会给被欺凌者的精神健康、生活质量与学业成就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此外,校园欺凌也会对被欺凌者造成长期的负面心理和行为效应,影响其人格发展和正常的社会化进程。

以是否带标题矩形框为例进行绘制,以整个画面控件封装为例进行代码展示,采用MyEclipse2017编辑器和Tomcat 9.0服务器进行开发,具体步骤如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注重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理解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指出环境对解释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于1979年提出。该理论关注儿童所处的多重系统及其相关的关联,强调儿童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关联的重要性。在布朗芬布伦纳看来,儿童世界是由一组从近到远相互嵌套的系统或环境因素组合而成,即:微系统(microsystem)、中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系统(macrosystem)。从微系统到宏系统,对儿童的影响也从直接到间接。除此之外,布郎芬布伦纳还提出一个时间系统(chronosystem),用于解释成长的时间维度[4]。生态系统理论有助于更广泛地理解一种社会现象,为我们理解校园欺凌者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基本理论框架。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视角,主要从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四个层面来研究梳理校园欺凌者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

一、微系统

微系统是指对个体产生最直接影响的环境。布朗芬布伦纳强调,影响青少年发展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其所在的家庭、所处学校以及学校内与之密切互动的同伴群体。本文在微系统部分重点阐述家庭、学校和同伴这三个子系统对儿童青少年欺凌行为产生的影响。

广开投诉举报渠道,突出查办案件,形成震慑违法犯罪执法权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在全国率先对匿名举报、企业内部人举报和媒体举报作出奖励规定,社会监督作用充分显现。总队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严惩重处,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己任,紧紧抓住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先后查办了平遥假冒牛肉系列案、太原非法配制医疗机构制剂系列案、朔州不合格乳品案等典型案件。特别是2015年联合公安机关一举破获“9·07”特大制售假冒名牌白酒案,货值金额超过亿元,成为山西省历史上查获的货值金额最大的假冒名牌白酒案,受到公安部、国家总局的通报表扬和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一)家庭

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获得最好的发展,需要大环境的支持。生态系统理论模型的第二个层次就是中系统。中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互相关系。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系统间有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微系统间非积极的联系会对个体产生消极的后果。家庭与学校是儿童青少年生活最直接的社会支持,家校协同、家庭配合对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发展至关重要。如果父母与学校无法合作或态度相左,对儿童青少年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而父母积极参与子女学业,有助于子女的学业表现,提升子女的自信心,使子女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并减少违纪行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处于家庭功能失调和学校风险行为下的儿童青少年更有可能参与欺凌行为。这是由于受到消极家庭环境影响的青少年,当他们在学校里接触到不良行为时,可能会将欺凌行为社会化,并把这种行为视为与同龄人交往的合适方式。

(二)学校

学校作为校园欺凌事件的社会生态背景,与欺凌问题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首先,学校的整体氛围对学生的心理机能有重要作用,会影响他们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和态度。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榜样作用,教师的不公正行为、对学生的区别对待以及对学生的暴力与体罚等简单粗暴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欺凌行为的产生[6]。其次,教师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认知和态度对于欺凌行为的发生有直接的影响。纵观国内外近几年校园欺凌的干预研究可以发现,只有教师在对欺凌干预持积极态度,并掌握有效的干预策略的前提下,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后,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也对校园欺凌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生命历程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种反社会和亲社会相制衡的过程,通过与亲社会性的他人或组织建立联系,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个体犯罪和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因此在学校中,当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纳时,就会对学校产生一种较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倾向于接纳学校。反之,当学生感到与学校脱节时,则会更容易发生欺凌他人等不良行为。

(三)同伴

不必在每笔交易之前都进行资信调查,多数时候厂家可直接参考已设定的经销商信用额度做决策。对于欠款较多或超过信用额度的经销商,必须定期进行资信调查;至于在信用额度内或欠款较少的经销商,则不必经常大费周折,可采取不定期方式,进行小范围的资信调查,从而节省资信调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成本。

随着儿童青少年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将更多的时间投到与家庭外的同伴相处中,同伴作为儿童青少年重要的社会支持,对其行为发展非常重要。不良同伴交往会对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欺凌具有群体特征,总发生在一定群体中。早在欺凌系统研究开始之时,研究者就提出了校园欺凌是以同伴群体和群体内关系为基础的特点。由于同伴群体成员内部“同质性”的存在,那些遭到其他同学拒绝的欺凌者更容易与其他欺凌者结成同伴群体。青少年时期同伴群体的分化与重组对欺凌行为的发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同伴关系中的支配理论认为,儿童的同伴群体具有等级结构,其中儿童的控制力决定着其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可以获得的资源。在童年向青少年的过渡阶段,群体中控制力进行重新协调和分配。在新同伴群体的形成过程中,一些儿童把欺凌行为作为获得控制力的一种手段,从而导致青少年早期欺凌行为的增加[6]

二、中系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起,接触最早的就是家庭生态系统,家庭成为孩子人格发展和社会化的启蒙场所。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儿童心理发展和习惯养成具有重要影响,而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等破损的家庭结构,使家庭往往无力发挥必要的教育子女的功能,使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欺凌他人等不良行为。此外,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欺凌行为产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父母的拒绝否认、严厉惩罚和过分干涉都与孩子欺凌行为的产生存在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采用暴力强制行为,这不仅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也使孩子产生较强的权力欲,这些在家庭中深感无助的孩子,在学校就会通过实施欺凌来排解和发泄负面情绪,以获得某种权力和对环境的控制感[5]。亲子关系作为个体一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人际关系,对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影响最为深远。其中,儿童时期的亲子依恋关系与青少年时期的亲子冲突对于欺凌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三、外系统

要理解欺凌者行为发生的多重影响,就需要将其嵌入在更大社会单元中进行考虑。外系统是指个体并没有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体产生影响的系统。在理解外系统因素对儿童青少年欺凌行为发生的影响时,必须要指出的是这些因素是在更大的社会环境变化过程中的“副产品”,儿童青少年并不直接参与其中。首先,一个显著的外系统因素就是父母的压力,例如由于工作环境、邻里关系等外部因素导致的父母压力,虽然与儿童青少年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它可能会影响儿童青少年所嵌入的微系统 (如亲子互动、家庭教养方式等),也可能会影响中系统的良好运行(如家校沟通等)。其次,当下各种暴力亚文化通过大众传媒不断在人群中扩散传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充斥着的各种暴力情节和血腥画面,攻击性的榜样随处可见,甚至将暴力欺凌行为进行美化。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游戏的暴力倾向化逐步上升,网络暴力游戏对于心智尚未成熟,对网络游戏缺乏理性认知的儿童青少年的吸引力尤其大。此外,由于家庭和学校是镶嵌于社区环境之中,社区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行为的影响及其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不安全的社区环境可能因缺乏有效的成年人监督或同伴的不良影响而导致儿童青少年欺凌行为的发生。

四、宏系统

生态系统理论模型的最外层是宏系统,它是所处于更大的亚文化和文化背景下的外部系统、 内部系统和微观系统的总和,包括特定文化中的价值观、态度、习俗和法律等。宏系统强调特定文化元素对行为的影响,因为文化会通过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其行为表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逐渐由传统、封闭、单一转向现代、开放、多元,各种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相互碰撞,社会文化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范现象,在传统主流文化缺失的同时社会上各种不良亚文化泛滥。社会文化失范更容易侵蚀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灵,使其价值观混乱,善恶不分、美丑不辨、心无敬畏、恃强凌弱。社会文化失范对学校形成巨大冲击,“森林法则”“拳头法则” 等不良社会风气成为左右校园主体的思想、 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反学校文化”现象甚嚣尘上,部分学生不遵守学校规定,破坏学校秩序,这些都为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埋下了伏笔。法制建设的不健全和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也有很大关系。我国目前尚缺乏反校园欺凌方面的专门立法,以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对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处理,惩戒力度有限。

五、思考与展望

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可以发现,校园欺凌者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是综合性的、多层面的,且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之间层层渗透、紧密关联,需要我们从微系统到宏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然而目前的大部分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家庭、学校、同伴等微系统水平层面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中系统、宏系统与外系统等更广泛层面的影响,从更为完整和系统的角度对儿童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进行分析。另外,由于时间系统的存在,微系统及其子系统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目前尚缺乏将微系统中几个子系统同时考察的研究。因而,未来的研究可以考察在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不同阶段,究竟是微系统中哪一个子系统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形成更为明显,深入了解微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

校园欺凌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微系统对于个体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因此制定校园欺凌干预措施首先应该从微系统入手,即从儿童青少年接触最密切的家庭、学校和同伴环境着手,结合家校联系等中系统的作用来防治校园欺凌行为。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要考虑外系统和宏系统的影响,结合我国教育、法律制度和文化背景等进行考量,从而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Olweus,D.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M].Oxford: Wiley-Blackwell,1993.

[2]Behind the numbers: ending school violence and bullying[EB/OL].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66483.pdf.

[3]谢湘.一调研报告显示:学生受欺凌状况与老师的感知情况存在严重错位[EB/OL].http://news.cyol.com/yuanchuang/2018-07/08/content_17362944.htm.

[4][美]帕克,克拉克·斯图尔特.社会性发展[M].俞国良,郑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齐汝秀.父母教养方式对农村初中生校园欺凌影响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6]张文新.学校欺负及其社会生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97-103+159.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4289(2019)11-0075-03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8YJA880041)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标签:;  ;  ;  ;  ;  

校园欺凌者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理论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