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余钦

市政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余钦

浙江国丰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交通工程。市政桥梁是城市交通的枢纽,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城市的交通情况会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综合实力,对百姓的生活起居都会有极大的影响。而在市政桥梁工程中,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对桥梁的质量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会直接影响桥梁的使用期限。本文深入探讨了市政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希望对提高桥梁的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县乡商贸物流园区的不断新建,为了确保城市县乡经济的有序发展,保证城乡之间的商贸物流便捷已经成为首要任务,相关的市政改造项目也随之增多,使得市政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得以广泛运用,本文就结合某市政工程中桥改造项目涉及到的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运用,通过具体施工的技术分析探讨,以便指导后续类似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升。

1研究市政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控措施应用的现实意义

据权威数据统计,市政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作用过程最常出现的病害是裂缝,其会对施工技术与温控措施的应用效果造成影响。为更为合理的解决这一病害问题,进而提高桥梁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寿命,相关建设者应加大施工阶段的温度控制工作,即通过做好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及其对应的监测工作,来提高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质量。此外,还要对以往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控措施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以使施工技术与温控措施能够以针对性与适用性的状态作用于实践。如此,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病害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预防,进而最大限度保证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2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首先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多样的,其包括多种多样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混凝土极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在水化和硬化中都会有所影响,与此同时,水化和硬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二者的矛盾性就极容易导致出现裂缝。由于混凝土自身材料的特性,这就导致其本身就存在着宏观裂缝和不可见的微观裂缝。微观裂缝是由材料本身的特性导致的,这是我们不可以控制的。而宏观裂缝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因为宏观裂缝是由施工技术、材料配比等环节共同作用所致。我们要减少裂缝的产生就要从宏观裂缝下手。

其次就是由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存在差异导致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这就导致张力和缩力有所变化,再加上温度的变化,那么内部结构就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动,这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处理办法

3.1混凝土拌和生产技术

正式投入生产前,应当综合多方面后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试拌和,以避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原因影响混凝土成品的质量,减少混凝土的用量损失,在每次分层浇筑前应当注意混凝土的试拌。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的时候要控制好搅拌时间,确保整个搅拌过程能够连续,同时要求各计量设备准确无误,避免出现混凝土料过于干燥或稀释,而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混凝土料无法卸载或者在施工完成之后出现大面积蜂窝麻面的情况;在搅拌的时候还需注意严格控制粉煤灰的用量,对各种材料进行严格定期抽检,各种辅助材料的掺量误差应控制在总掺量的4%~5%,同时还需要注意搅拌时长,防止因为搅拌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凝固阶段产生不良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混凝土浇筑技术

充分考虑每次浇筑模板的受力情况,建议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适当进行分段分层浇筑,例如:重力式桥台可根据实际施工高度进行分层浇筑,一般可分2~3层浇筑完成,减少模板的采购数量以及避免模板受力不均匀出现局部涨模错台、由于漏浆出现裂纹影响到混凝土的外部美观。扩大型基础可根据实际施工面积进行分段浇筑,一般先浇筑一半方量,从而保证不会由于浇筑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同时确保施工作业人员能够充分振捣密实,又能保证实际施工作业的连贯;在分段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分段连接处的钢筋预埋以及加固,避免浇筑过程中连接的钢筋出现移位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应当立即进行浇筑作业,在输送过程,可以采用汽车泵或者吊车进行浇筑,同时还应当制定应急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连贯,并对易损的零件进行预备,以便在有意外发生的时候能及时进行抢修工作。在进行安装泵管或使用料斗时,应当对原有的残留物进行清理,以免因为有异物而使得混凝土在浇筑前出现漏降离析。每车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安排捣鼓人员进行及时振捣,每层厚度应当控制在振捣棒有效长度的1.25倍,因此,在振捣棒的选择上,应当选择适用大体积的混凝土的施工作业的器材,从而使施工作业人员的能够在能力范围内完成对浇筑混凝土捣固;浇筑以及振捣过程还应当做到由较远侧向较近侧的逐渐连续推进,从而杜绝在施工断面上出现分段式“冷缝”,分段施工时应当选择断面上长宽比例较小的区域施工,尽可能地减少浇筑衔接断面。

3.3养护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与硬度效果要求下,采用科学有效的养护措施。具体来说,就是在浇筑工作结束后的12h内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作业。此外,还应尽可能采用蓄水覆盖方式。对于混凝土养护时间,应结合混凝土实际作用硬度来进行确定。

3.4温控措施运用控制

3.4.1温控措施

由于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会受到粗集料的影响,因此,温控措施应用人员应将其作为重点工作对象。如,夏季高温施工环境,施工技术人员应采用篷布对建筑材料进行覆盖,以避免其因温度过高而出现施工与材料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此外,还应用草带盖住混凝土的输送泵,并用洒水方式对其进行降温,以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温度。值得注意的是,篷布还应作用于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以避免其受阳光直射的影响而降低结构施工的质量。

3.4.2温控监测

要想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温控措施应用效果,应按照从下自上的顺序进行监督控制。具体来说,在进行平面温测时,应将每个测点间的距离控制在5m范围,以提高温测工作开展的质量与准确性。对于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监测,应采用预留孔洞的方式,来使监测点能够布设于其中。在应用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温度测量时,如半导体液晶显示温度计,应时刻观察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如,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温度升高状态导致温差大于23℃,应通过降低混凝土的覆盖程度来降低温差。当混凝土处于降温状态,且混凝土的温度大于25℃时,则应对其进行增温处理,即通过保温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压能力。

结语

市政桥梁的施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全,决定着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其质量问题也一直以来受到各个部分的关注。出现裂缝的情况一直是困扰施工队伍的大问题,裂缝问题将直接导致极为严重的安全问题。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也极为复杂,但要严格处理的,因为质量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施工队伍要根据出现裂缝的诸多原因,进行对症下药,逐步解决,提高市政桥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广利.桥梁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

[2]曹祥彬.桥梁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梁的裂缝控制[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0,(2).

[3]赵建卫.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温控措施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7(33):122-123.

[4]何双福.桥梁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控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3):271.

论文作者:余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市政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余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