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风险识别;风险控制
引言
随着《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得以推广。这种模式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工程造价管理,将工程计价权利交给施工企业,这有利于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及资金利用率、提高招标效率并规范招标行为。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就是风险管理主体在识别、分析及评估风险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工程项目所涉及的风险加强控制与管理,最终妥善处理风险所带来的后果,保障预定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加强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有助于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风险识别
1.1投标决策阶段
在投标决策阶段,存在着两类风险:信息缺失风险与提价失误风险。前者是指因获得的投标信息不实、工程项目资料掌握不全而造成的信息缺失导致经济损失。后者有两种情况:(1)低价中标,即承包商通过低价中标来获得高价索赔。在一般情况下,低价中标成功很难获得高价索赔。使用低价中标的策略要求承包商需要准确判断未来市场形势,并拥有同类工程的实践经验。一旦判断失误,承包商难以从投入的精力及资金中获利,从而造成严重损失。(2)高价中标,即承包商凭借技术优势或关系优势来报高价格。在目前情况下,关系优势可以使承包商在一些工程项目投标中获利,但是随着市场体制及建筑市场相关机制的完善,这种关系优势将逐步失去作用效果。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承包商需要立足自身的战略目标、发展状况及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多种投标策略,如不平衡报价等方法来控制工程造价风险。
2.2签约及履约阶段
在合同签约阶段,存在三类风险:(1)合同条款的风险。合同签订生效后,合同双方需要以合同的条款为依据,履行义务与权利。如果合同条款用词不准确,则会因为理解有误而引发争执。(2)合同管理风险。合同管理主要是合同双方通过合同条款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这就需要承包商熟练掌握合同管理的相关知识,具有开展索赔工作的能力。(3)管理风险。我国建筑行业一直沿用定额计价模式,工程造价计算主要以政府部门的材料价格信息为依据,企业缺乏自主计价的经验。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企业很难以实际施工成本为依据进行准确计价。企业计价能够反映企业的管理能力及技术水平。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仍以政府定额为参考,没有体现出自身的成本水平。
在合同履行阶段,主要存在三类风险:(1)成本管理风险,包括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较大,这就增加了工程造价风险,特别是以固定总价合同承接工程的承包商,极有可能面临因价格变动造成的风险压力。(2)物资供应风险。建筑材料供应商的供货速度及质量又会给工程的施工进度及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带来造价风险。承包商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科学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确保工程项目如期进行。(3)不可抗力风险。指气候条件及地质条件而引起的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损失,这类风险具有不可避免性,但承包商可以在投标报价中设置合理的预留来降低此类风险造成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工程造价风险的控制措施
2.1加强风险预测
首先,为有效应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低价中标带来的风险,施工企业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及综合实力。突破传统定额计价模式的约束,参考全国定额并结合自身经营目标与定额水平,编制企业定额,以此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其次,承包企业在参考市场报价时,要收集信息并准确预测市场形势,以此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有效防范工程造价风险。另外,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承包商要在工程造价中预留一定数额的风险费用,以此来有效降低风险造成的不良影响。风险费用主要分为预留金、总承包服务费及零星工作费用,招标商需要对这三类费用进行估算,风险费在投标时可计入投标商的报价,当实际上并不属于投标商。当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时,应该根据承包商的实际量进行结算,风险费的剩余部分仍归招标商所得。
2.2明确风险范围
工程项目招投标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以合同条款的形式来明确工程量的变更。合同是用来约束双方行为的、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一旦违约便要承担相应责任。合同签订双方在订立合同前,应多研究相关知识,严重研读合同条款内容,确保合同条款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及准确性。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应该确保合同文件的完整性,确保合同签订程序合法,严格审查合同条款的准确性、风险是否合理分担等。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受市场价格机制的影响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合同双方在合同中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风险范围,以此来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担。如没有在合同中准确界定风险范围,那么一旦建材价格波动较大,单靠承包商是无法承受这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的。因此,合同双方要认真研究工程量清单计价中标的工程项目,合理分摊风险。否则,仅由承包商一方承担材料价格风险,是违背市场经济公平公正的原则的。
2.3履约阶段的风险控制
首先,承包商要做好投标报价及合同交底工作,要让项目管理人员准确理解合同内容并了解掌握报价策略,这样可以使其在施工过程中制定有效策略来规避风险。此外,还应该密切关注合同范围之外的部分工程价格及合同范围之内的工程量变动情况,研究其对企业经济利益造成的影响。其次,对于难以规避的风险,可以在施工准备阶段制定有效措施来转移风险,降低风险所造成的危害。譬如可以通过转包的方式,将一些复杂的施工工艺、自身不具备优势的、风险系数较大的工程项目转给其他企业,在合理划分经济利益的基础上进行报价,签订分包协议,从而转移风险。最后,工程量变更、方案失误、工程进度变化、施工图纸变更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工程造价。因此承包商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索赔作用,以此来降低风险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索赔过程中,要确保资料信息的完整性、索赔行为的及时性及技巧性。
3. 结束语
总之,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加强工程造价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工程项目投招标双方需要对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采用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来对资金进行科学管理,有效规避工程造价风险,促进双方经济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肖先红.浅析工程量清单计价环境下加强工程造价的风险防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2): 62-64
论文作者:李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风险论文; 承包商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合同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量清单论文; 低价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