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李梅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李梅

李梅

〔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达到小学数学教育目标,做好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如何做好对学生的有效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是每一位教师所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计算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其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但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的计算能力都不算太高,这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与发展非常不利,为了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做好对计算教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1 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

1.1 学生的兴趣。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表现,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更会影响他们的知识体系构建。笔者发现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都存在兴趣不够浓烈的情况,为此我特意在班级中进行了一次小调查,经过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学生计算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计算学习难。在调查的36 个学生中,有8 个学生的意愿表达为“计算学习有点难”,以至于学生出现了畏难心理,而不敢尝试计算学习;②计算学习没意思。在调查的36 个学生中,有24 个学生表示计算学习没什么意思,自己不愿意学。上述是导致学生兴趣缺乏的主要原因,想要提升计算教学效果,改变此种情况刻不容缓。

1.2 学生的思维。数学是一项科学学科,其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作为数学学习中的典型内容,其需要学生依靠自己的逻辑思维来进行运算。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完全,这使得很多学生在进行计算学习时,常常会出现学会不、想不明白、算不对的情况。小学生思维能力的这种表现是他们人生发展的必然经历,因此此种情况的出现在所难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这种情况也反应出一种问题,即计算教学内容设置是否过难,因为如果计算教学内容设置过难,那么不仅学生学不会,还会产生畏难心理,进而导致学习兴趣、自信心的丧失,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数学发展十分不利。通常情况下,计算教学内容都是按照教材来予以设置的,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所设置内容的科学性,但并非不存在部分教师为了快速提升学生计算能力而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

1.3 学生的基础。任何学习行为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数学作为科学学科的代表内容,其所要教学内容都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性,尤其是计算时的方法、策略等,所以说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基础非常重要。但由于小学生在小学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数学计算教育,因此学生的计算基础基本为零。在这种前提下,学生的计算学习效果很难保证。所以小学数学教育更注重以打基础为主,计算教学也应如此,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坚持此种教学方针的教师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教学效果。

2 提升学生计算水平的对策

2.1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计算兴趣。想要提升计算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先激发出学生的计算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来实现对他们计算学习兴趣的激发。例如最传统的“加减法”学习,就可以创设出很多学习情境。例题1:“小红有3 块糖,小明有2 块糖,他们两人一共有几块糖?”这就是典型的计算学习情境,教师通过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创设出学习情境,让学生来进行计算学习。在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时,教师还可以把糖发给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一个学生3 块糖,同桌2 块糖,让他们自己数一数加起来一共几块糖。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方面符合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便于他们学习和记忆。另一方面以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为基础,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最终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2 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满足思维需求。在任何教学行为过程中,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都会直接影响最后的教学效果。如果科学,那么教学方法就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如果不科学,那么就会让学习变的事倍功半,需要教师进行改变。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以学生的思维需求为基础来开展计算教学内容,达到让学生能够合理接受计算知识的目的。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很多教师都以自己的思维去考虑事情,这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非常大的困扰,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予以改变,坚持以学生的思维需求为基础,为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数学计算教学开展创造条件。

2.3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计算水平。基础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在小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因为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确保计算学习的效果。从小学数学计算内容来看,其基础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数字大小、加减法等基本法则运用掌握情况等,教师在教学时应多对学生进行锻炼,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口算、心算的能力,做到快速、精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来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进行考核,检验学生是否熟练的掌握了相关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的学习办法来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做好对计算教学的研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行为来说,是具有重要进步意义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起计算教学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与知识传播者,其所要做的不仅是传播知识,更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接收到最好的教育。因此在进行计算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帮助学生排除不利影响因素,使学生能够接收到正确的计算教育,为他们计算水平的提升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进步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崔晓玲.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上),2014(11):35~36

2 余夕凯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01):55~58+124

作者单位:新疆塔城托里县第二小学

论文作者:李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6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李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