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服务型高校:地方高校的理性定位_教育论文

教育服务型高校:地方高校的理性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校论文,服务型论文,理性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12)02-0001-08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里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这里可以看到,职业教育全面对接现代产业体系,依据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系统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以支撑国家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已经成为构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1]和行动要求。同时,这实际也是将来较长时期内检测和评价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观测点。受此影响,应对多样化办学的问题,在“建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中,许多高校都碰到同样的问题。

有研究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社会的和谐,都需要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来支撑,需要合理的教育结构帮助实现。当前,我国发展中面临的大力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实体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保障民生、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与构建合理教育结构等,更使教育改革的紧迫性突显。因此,推进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发展性认真分析教育的内涵及功能,更显重要和紧迫。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服务型高校

纵观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体制和机制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结构分类的国际化与中国特色化的认知、认同与处理;二是在普通的高等教育三大功能中,社会与高校的关系反思与重构,教育服务职能的延伸拓展催生着新型的服务型高校;三是以教育服务为特征的高校类型,其教育服务的内涵建设始终挑战着既成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使高校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变得更为具体。

(一)国际视野与教育回归:高校分类要符合中国国情,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了高校新类型的发展

我国近现代的高校分类,总体框架大多是国外引用和改良的模式,如按学历层次划分为研究生类、本科类和专科类院校;按培养方向和学校能级划分为研究型、综合型、应用型院校;国外还有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划分,如专业类、职技类、管理类院校。[2]除此之外,还有“五级分类”:研究型大学、省部级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普通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还有科研教学型、本科教学型和专科教学型的三级分类等。认真分析我国的高校分类,值得关注的问题不少。

1)表面的同级与内在的特质不同类。如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这是非常宏大的学校群集,就其中的任何一个校类集群都有多样化的、各具特质的办学风格的独特品质,这仅仅以学历层次划分学校类别是无法包容、反映同级学校的差异的,分类过于表征化。

2)平面的分类与交互的职能相排斥。无论哪种高校分类,从理论上都有自圆其说的依据,力图界定清楚一类学校的共同性问题。其实不然,上述的分类由于没有充分考虑高校办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只注重了划分的不同面而忽视了交互的作用面。具体而言,就如研究型、综合型和应用型的三种高校,受人才培养方向、办学环境的影响,其专业方向、教学的组织方法、课程的组织,办学效益的评估等,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要切然地割裂教学方法、专业的学科知识、职前的必备专业技能等也是不可能。简而言之,不同类学校间其实许多教育共性是不能回避的,不同类学校间的共同职能仍然具备着交互的同类性特点和条件。

3)千校一面的大一统与高校的多样化发展不协调。高校分类法的主要作用之一就在于试图要将各形各色的高校按类定位,并依此制定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制度和政策。这种举国的高校分类虽然顺应了国际化教育走向,但不足的是与中国特色的国情并不协调。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以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为己任的研究型专业大学与以社区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技能型大学间的区分度是十分鲜明的。而在我国,由于是发展中国家办世界最大的教育,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而高校相对富集的国情下,高校除了完成传统的育人任务外,充分挖掘高校的优质资源和潜力,更好地直接服务社会也已经成为新型高校的标志。这种教育服务型高校虽然贴近中国的国情,生长于本土的教育土壤,但是在传统的高校分类中却很难找到自己的类属。

高校分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在政治层面,教育结构反映着国家的意志,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与“要办什么样的学校”、“要建什么样的教育体系”,直接决定着、支配着学校的性质、方向和特点。因此,高校分类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和理念是必要的,但要真正为我所用,依据国情进行改良再造也非常重要。

(二)中国特色的大学教育:大众化教育是主流,教育服务已经成为新世纪一类高校的转型标志

教育为国家政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本质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引领和切实。因此,与国外高校比较,中国特色下的高校有自己的特定使命,其发展历程深深嵌刻着中国烙印。

1.人口大国向人力大国转型,大众化教育需要提速

人口基数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国情最有说服力的差异表现,也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提出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国高校的主体是大众化教育的执行者、实施者,为国家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是最根本的任务。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的第一资源,国力的提升,必须需要高校的教育力、服务力提升。与国外所不同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更多的、或主流的培养方向并不是研究型、学术型的高级学者,而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人才培养与学校定位的紧密性,特别是在国家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转型升级要求,更为中国特色背景下教育服务型高校的提出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

2.开放办学,校社资源合力,助推高校转型

长期以来,教育与生产的结合、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问题始终未能很好解决,尤其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技工荒的突显,如何协调高校与社会的需求关系、发展关系日益迫切。就对策而言,开放办学模式的建立,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以社会生产力助推高校的教育力,以高校的优质服务吸引、吸纳社会行业、产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和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专业设置结构和课程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专业和企业不对口,专业与岗位不衔接的问题,高校的转型至关重要。

(三)教育服务型高校: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学校内涵建设的应然

1.教育服务从一种职能转变为一种类型,成为中国高校特有的一种标志

如上所述,关乎生存与发展,中国的高校绝不能关门办学,也不能只是形式化的开门办学。按应然哲理,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本是脉通关联,之所以成为矛盾就是两者“各行其是”。就高校而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高校办学的基本准则。著名的“威斯康星观念”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就是认定了“大学的发展必须与整个社会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大学只有在服务于整个社会各种需要基础上,自身才有可能走向兴盛”。[4]结合“威斯康星观念”反思,全面为当地的建设服务是威斯康星大学的首要任务,“将全州作为自己的教学场所”,[5]充分体现了开放办学的思想理念,这尤其对于地方高校的办学富有启示和思考。在我国,高校的社会服务始终被视为“间接服务”,即高校通过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而直接参与地方的社会服务仅为学校的“自觉行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的产业基础和研发力量十分薄弱,高校对此担当的责任其实是不能“间接服务”完成的。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期间没有“真实”的生产性学习和实战式体验,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知识与能力的不对称是不可避免。进入21世纪,中国生产方式的战略转变,产业的转型调整与升级,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的教育培养与教育社会服务,作为应用型、技术型复合人才培养的高校,自觉走下纯学术人才培养的高台,主动贴近社区,重构教育服务的体制和机制,从而实现自身的办学转型是非常必要的。

2.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服务成为高校的“核动力”

再换一个视角,中国地方高校的发展之路“路在何方”?大一统的思想无不聚焦在“专升本”、“学院升大学”、“一般升重点”等等。增强学校实力,打造学校品牌,再创学校辉煌,这并非坏事,问题是千校一面就不正常了。深层分析问题的缘由,关键就在高校的自我定位上。由于没有把社会需要自觉转变为学校的教育服务行为,固守和自足于封闭的“间接服务”层面,使得学校的发展路子越走越窄,学校间的竞争“功利化”趋向更为明显。

社会服务是无边际的领域,这也正是高校教育服务大展身手的宏大舞台,尤其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社会乃是真正的大学,教育服务乃是重要的大学课程和大学课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公益性职能的具体体现。威斯康星州的公民视威斯康星大学为州的一部分,而该大学则将全州作为自己的教学场所。曾有新闻记者斯特文斯写道:“在威斯康星州,大学就像猪栏或农具存放室那样贴近勤劳农民的生活,大学实验室被视为能工巧匠生产机器的一部分。威斯康星大学已经成为这样一个机构,能够敏锐地感应到威斯康星人民的公共意识之所在”。[6]可见,高校融入社会和真正被人民接受,必须主动服务社会、融入社会。高校教育服务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涵盖着地方的经济、科技、文化,是全面性服务。而社会服务的内容正是学校内部改革的重点,以此把脉高校自身发展和改革的方向,结合服务项目和内容开展各类相关的学术活动,通过服务培养师资团队,通过服务检测和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地方发展的区域性和差异性是各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从中挖掘发展的动力,学校才能最大的释放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二、中国特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服务型高校的特质与架构

(一)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论

1.人口大国的大众化教育与众不同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步晚,基础相对薄弱,但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提速加快,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和分布不均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矛盾突出;人口大国的国情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使得大众化教育进程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比例增多;在类型办学方面,基于社会服务功能的分解和内涵的扩展,一类既通过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社会,同时利用高校优质资源直接服务社会的教育服务型高校也应运而生。另外,发达国家的大众化教育的重心在“本科”,往往视之为精英教育的初始状态,学生分流以研究生后备梯队为主要。两相比较,中国目前大众化教育从在校学生专、本、研的比例看重心还是在应用型、技能型的专科,而且本科的多数其实也是类属于此。学有所用是学生及社会共同的企求,因此学校注重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更重通才教育,则综合性学习和学术型发展的趋向更明显。[7]

讨论中国特色下的大众化教育问题的意义,就在于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和办学类型的划分,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大众化教育的根本是为大众服务,学校要增强服务大众的意识,提高解决大众问题的能力,办学形式应该充分体现为大众化服务的特点,从而建设高校为大众、大众关心支持高校的良好社会环境。

2.中国高校的分类应体现中国化和发展性

有研究指出,教育结构的形成决定于外部原因的社会历史文化基础和内部原因的自身逻辑结构。[8]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化,作为“生产力再生产”的高等教育结构也会因此发生变化的关系考察,高校的分类受制于教育结构的内外原因。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由国家政务院颁发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和《专科学校暂行规程》就明确将中国高等学校分为“大学和专门学院”以及专科学校三类,[9]这完全与当时新政权建立,国家建设刚刚起步,社会产业分化还不十分突出的国情相适应。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全面发展,高校的分类也日渐细化,而且视角多元。如有按高校隶属关系分为中央部属院校与地方院校;有按行政级别分为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县局级高校;有按学校投资主体分为国立、省立、社区、民办院校,甚至有的直接分为公办和民办院校;[10]有按培养方向分为科研型、教学型、综合型、应用型等院校。[11]

我国高校分类的多元和多级趋向,应当说反映了中国高校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断调整,体现了高校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产业结构到技术改良、从人才结构调整到高校办学定位,深层地影响到了中国教育结构的分化与重组。高校从传统、单一的服务育人去服务社会的方式转变到以育人为本,并依托教育主动、全面服务社会并重,这就是高校内涵改革的发展性,教育服务型高校的孕育与形成,正是社会与教育发展的结果和产物。

3.中国普通高校的根本职责是“教育服务”

高等教育是一种集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知识再生产活动,高校的社会服务主要是通过高校内部的知识门类划分来体现的。有研究认为,高等教育体系的内部分工具有双重性质:一是与社会上的劳动分工相适应,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二是以某种隐蔽的方式,在高等教育内部形成了某些促使这一系统走向瓦解的因素。[12]依此理论,社会与高校是互为端点的两极,但在人才“制衡性”上的权重,尊重社会、服从社会是责无旁贷。本研究并非排斥高校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新型人才的储备性,以及对社会的引领性,但就职能的主体比较,适应当下社会、服务现时社会需要,应是我国绝大多数普通高校共同的、主要的职责。因此,不可置疑,高等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实现社会结构变革、经济增长以及科学技术革新的重要工具,在现代西方大学使命的重大转型中,视科学为创造新知识的工具。视大学能否满足社会需要为学校生存之条件的“大学公共服务理念”,尽管争议不断,但绝大多数学者认同“撤除大学校园的围墙”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大创举和重大突破。[13]

(二)教育服务型高校的特色论

1.什么是教育服务型高校

本研究认为,教育服务型高校是以服务为宗旨、以教育为特质,学校育人与社会文化科技服务并重并举的高等教育学校。这类高校遵循以育人为天职,又视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为己任,充分体现教育社会性和社会教育性的一体化。和一般教育功能所不同的是教育服务型高校的社会服务,并非只是一种思想和理念,它更是具体的行动和要求。

2.教育服务型高校的主要特征

“文化性”。这是高校担当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直接体现,也是教育服务型高校的服务区别于一般性社会服务的关键所在。文化育人是校内教育服务的主要形式和要求,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内容和要求。高校的文化性社会服务,体现高校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创新者。

“智力性”。教育服务型高校的服务不是单纯的劳力服务。它突出表现为思想意识形态的服务。校内的教书育人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智慧传播、科学思维方法培养、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和创造力;面向社会的服务,则更多体现在科学观、辩证法等思想的传授和指导,预测和预见新的机遇和挑战,掌握规避风险的方法及策略等。

“技术性”。这是教育服务型高校的重要标志。育人要教给学生能上手、能操作的实际专业技术;社会服务,同样是专业化、技术化的服务,既解决生产中的现存问题,又帮助解决新技术引进和传统技术改良的问题。

“开放式”。这是教育服务型高校最重要的个性特质。教育服务的体制是“政产学研市”为一体,全面吸纳和集聚社会的教育资源,在提倡并鼓励师生勇于走出学校,大胆体验职业和创业的同时,也开放学校,在多赢机制下吸引行业企业进校园这类学校的社会服务,多体现为机制保障下的服务,即服务与项目、服务与教学、服务与课程、服务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与科研、服务绩效与教育评价等都是有机的统一。

教育服务型高校的特质分解,这只是研究和认识的理论需要。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对于教育服务型高校的认识,应从其教育功能的完整性和特殊性作全面了解。

(三)教育服务型高校的架构论

1.教育服务型高校的结构模型

教育服务型高校的结构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但从核心要素的功能、特点、机制和评价等分析,其关系架构如表1。[14]

从列表分析,教育服务型高校的服务突出点在予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内服务和以产业为主体的社会服务。这是对高校教育服务功能的拓展,将社会服务全面纳入学校教育的体制机制,体现培养学生与直接开展社会服务并举并重的理念和思想。

2.教育服务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

有研究指出,学校转型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背景,教育改革要“嵌入”学校转型中,形成共变状态。[15]依据教育的规律和教育服务体系的特点,教育服务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见图1。

图1 教育服务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

由图分析,教育服务型高校的生成条件是校社一体化的两大生态系统的合成。包括学校内生产的教学性服务系统和社会利益相关体合作的服务性教学生态系统,两个系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①

3.教育服务型高校的社会服务体系

中外学者普遍认为高校治理结构的“胎盘”是企业治理结构。高校作为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是因为高校提供的教学科研服务具有公共效用不可分割性的特点,在很多情况下没有特定受益人,因而也就没有唯一的利益主体。[16]所以教育服务型高校的社会服务体系,既要考虑、借鉴企业治理的特点和经验,但又要分清大学知识创新组织的特殊使命之不同。高校教育服务体系关键是建立高校服务决策过程与社会权利主体的联系机制,目标就是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即重视社会公益性、社会利益最大化,其结构如表3。[17]

表3表明,公共价值是高校社会服务体系的支点,其社会服务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能高效地释放高校的本质功能,能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文生产力和科学创造力,通过与社会联动创造出更多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造福社会。在整个服务机制的建构中,教育主体的教育性、教学性、科研性仍然渗透其中,且时时发挥着主导之作用。常有学者认为高校工作的“主业”是人才培养,而社会服务职能担当只能是“副业”,两者并非平行隶属。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以社会为本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精神,高校还不走出学校发展学校,还要关门搞改革,显然是行不通的。

三、教育服务型高校建设需要进一步厘清的问题及思考

(一)教育思想及理念层面

当前,中国教育界针对钱学森先生的“世纪之问”而开展的教育大讨论和大反思,全面涉及了高校办学的思想、理念及定位问题。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观点碰撞及思维批判概括起来主要有:大学教育要回归,应凸显大学的文化启蒙和文化创新,变“校园文化”为“文化校园”;[18]大学改革,关键是“法制”和“权制”的改革,依法办学,校政职能分开,增大高校自主办学权;大学要增强社会公益服务意识,使之成为社会改革的引领者和先行者,有学者甚至提出了“引领社会和创新文化发展”为高校的第四大功能;[19]大学要克服“功利化办学”的思想,走出经济效益至上的办学“怪圈”。

如上各家之说有不同的研究切点和视角,都具有各自的价值和精辟。教育服务型高校强调人才培养质量第一,同时也强调公益性社会服务效益最大化,但如何吸纳、综合教育理论研究之成果,丰富和完善教育服务型高校的理论建构和体系建构,难点和盲点都不少,需要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其中,特别是中国特色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体制,深入开展辩证的高等教育特色论、发展的教育功能论、圆通的教育关系哲学论、教育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机制论等,都是教育服务型高校理论建设需要厘清和解答的重要问题。

(二)“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认知

对于现代高等教育来说,科学知识的掌握是教学的基本任务,而提高人的智慧、增长人的智力和能力,也是重要的任务。[20]但如何处理相互的关系,是强调知识还是强调能力,也就形成了“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两大对决。“形式教育”强调能力,认为高校教学要重视能力,特别是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质教育”则强调知识,认为高校教学应重视知识,强调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系统。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高度关注,学业与就业矛盾日益尖锐,两种教育的争论更加激烈。由此演绎出系列的“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学历教育”与“能力教育”等孰重孰轻谁重谁轻的教育争论。

教育服务型高校的教育定位,应当说是集高等教育素质与高级技能专门人才为一体的办学,即大学生学业素质与高技能人才品位并重。但在教育实践中,服务理念往往是一种教育行为或行动,学校的服务力基础是文化力、教育力和科技力。教育服务型高校如何对待和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在知识、能力都不能少的思想下进行“红专教育”。前边提到的“教育性服务”与“服务性教育”两者虽有不同,但也是相互联系的。“教育性服务”就是面向人才培养,以知识为载体、以知识能力学习为基础发展职业能力或专业能力为重点的育人服务;“服务性教育”是以活动为载体,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强化能力的形式。

(三)教育服务型高校的机制建设

教育服务型高校作为一种类型,离不开体制的支持和支撑。就目前看,这种机制的建立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政产学研市“五位一体”的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教育服务型人才培养流程需要实证性的研究和验证;三是教育服务型高校的社会服务力与社会的参与度都有待提升,特别是“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解决的途径和策略是:首先是“合力”与“接力”。教育服务型高校与服务型政府的实质有共同性,在关系上具有交互性和互补性。高校参与和服务政府的决策,政府指导、扶持和帮助高校的服务,共同做好“产学研市”的社会服务,这是机制建设的“合力”连接点。同样,政府的决策,“产学研市”各自的发展需求,高校的服务也充当着“接力”功能,使服务过程成为机制的建立和形成过程。其次是高校的服务力增强,这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应当将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转变为高校的服务过程,学生的发展要走进社会,在学校指导下的社会尝试服务、实验服务、体验服务中获得真实的发展;高校的科研导向,也要从学科本位、学校本位转向于社会,通过社会服务促进高校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鼓励教师从社会实际需要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学术研究和社会研究结合起来,缩短研究成果的转化周期。另外,解决服务与被服务间的“冷热”现象,除了服务主体的服务力、服务效率要提高外,学习型社会的环境和行动推动的机制建设也很重要。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发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的号召,我党十六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应当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来促进和保障,政府在这方面要加大力度。

(四)教育服务型高校的评价

在评价层面,教育服务型高校评价中人才培养与社会公益服务的权重分配和体系建立是难点。表现出的问题是因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认识不一而产生的评价分歧;高校的社会公益性教育服务是否应当纳入高校办学的评价体系,所占比重多少为合理;高校内部的评价如何建立等。

教育服务型高校的评价不能完全按传统的教育化评价,除教学的常规性评价外,其评价原则应当侧重于以下方面:一是特色性评价。地方性、区域性学校学科属性等不同,教育服务的内容、方式、途径都会因此而不同,评价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但评价也要兼顾到特殊性正是学校特色办学品牌创建、教育价值增升的条件和基础,评价要给足分量,要留足空间。二是公益效益最大化。学习性服务和服务性学习的评价,这是过程评价的核心,在高校面应充分考虑教育性,而社会面应充分考虑公益性和有效性。高校师生参与的社会服务,教育的主体性和学习的主导性不可缺失,评价要考虑学科专业方向、具体的内容等因素;社会合作下的教育服务,评价不能排斥利益性和共享高校资源的公益性,即评价既要看直接服务下的经济效益,也要看前瞻的、内隐的、共同的公益效益。三是定性评价的多元性。教育服务型高校应对的需求主体是多主体,评价亦应多元。其中,教育服务的学生满意度、利益相关体成员的满意度、社会宏观的公益满意度、学校办学目标检测的满意度等,是教育服务型高校定性评价体系参照的四大要素。基于以上基本原则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规程,是本研究的后续工作,这里暂且不作赘述。

总之,教育服务型高校并非是教育体制的重建和对原有体制的否定。准确地说,这一类型高校的生成,是社会发展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结果,是高校功能的拓展和放大,是高校内涵发展的要求。回眸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总困扰着学校和社会,究其源高校的定位与分类思想、相关制度的滞后,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教育服务型高校广开了高校自主办学、特色办学之门,将有效地避免“千校一面”的尴尬,能有效激活高校创新办学的思维和灵感,这对于中国是一大幸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幸事。

收稿日期:2012-3-9

注释:

①何向荣,邱开金.建设教育服务型高校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1-6.研究认为两者的关系是: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综合职业(专业)素质的设定,紧紧与社会服务的需求内容相联系。以教育服务为纽带,校社一体化的教学内聚力因社会教育力与学校服务力的合成,助长了学生的发展力;教育服务的课程链,突出体现了课程范式项目化、课程组织多样化、课程实践生产化和课程成果产品化的特点,充分彰显了教育服务型高校开放性办学的活力,使人才培养的社会基础更为深厚,体制和机制更为灵活。

标签:;  ;  ;  ;  ;  ;  

教育服务型高校:地方高校的理性定位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