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九册教材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材论文,自然论文,小学论文,第九册论文,六年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概述
在知识方面,划分为六个教学单元:
(一)水的三态变化:包括第1、2、3、4课。在低年级学生认识了水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沸腾,水蒸气的凝结、凝华,冰的融化、升华,以及露和霜的成因;进而指导学生认识水在液态、气态、固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二)空气:包括第5、6、7课。在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了空气的物理性质、空气的热胀冷缩、大气压力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风的成因及风的观测。
(三)植物:包括第8、9、10、11课。在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了根、茎、叶外部形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根、茎、叶的生理作用。
(四)力:包括第12、13、14、15课。继“平衡”、“轮子”、“压缩空气”之后,指导学生认识弹性、摩擦力、反冲、学习使用测力计测力。
(五)热:包括第16、17、18、19课。指导学生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以及保温和散热的方法。
(六)水:包括第20、21、22课。在学生认识了水的三态变化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云、雾、雨、雪的成因,以及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的循环运动。
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观察能力
1.指导学生观察一些自然变化或自然现象。例如水的三态变化,空气的流动,热传递现象,弹力、摩擦力和反冲现象等。这类观察的教学重点是条件和过程,即某种变化或现象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体有什么变化或出现什么现象等。
2.培养学生定量观察能力。例如利用测力计测定摩擦力、重力的大小,根据风中物体的动态或人的感觉估测风级等。
(二)实验能力
1.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例如正确使用酒精灯,会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会做说明热空气上升、根有吸水作用、茎有运输作用的实验,以及有关弹性、摩擦力、热传导、热对流的实验。
2.继续练习对比实验,学习模拟实验方法。例如说明水蒸气的凝结与温度有什么关系、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对比实验,风、露、霜、雨的模拟实验。
3.学习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设计霜的模拟实验,雨的模拟实验,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验。
(三)思维能力
1.应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一些自然现象的共同特征。例如弹性、反冲的共同特征,热空气会上升等。
2.运用因果关系归纳法中的差异法,认识一些自然现象与什么因素有关系,例如水蒸气凝结成水的温度条件,露、雾、霜的成因,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等。
3.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一些复杂事物的变化或内在联系。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热传递等。
4.运用想象认识一些不可直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例如风的成因、水的蒸发、热辐射、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叶的蒸腾作用、叶的光合作用等。
思想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通过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风的成因等知识,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永恒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通过学习风的观测、水的三态变化的应用、弹力的应用、摩擦力的应用、反冲的应用、热传递的应用、人工降雨等知识,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然,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
3.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和我国现代火箭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各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及教法要点
第1课 蒸发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蒸发。这部分内容是按照“观察→思考→建立蒸发概念→广泛联系自然界中水的蒸发现象”的思路编写的。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指导学生认识蒸发吸热。课文首先列举一些水蒸发时人会感到冷或凉快的现象,然后启发学生归纳出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的结论。这是本课教学的观点。
3.指导学生认识:温度高、蒸发面积大、有风,可以加快蒸发。这是本课的选讲内容。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蒸发,水蒸气是什么样的物体,水蒸发时要吸热;能想象蒸发的过程;知道水是可以变化的。
在本课教学中,为了指导学生认识蒸发的本质和蒸发的条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回想一些熟悉的水蒸发现象,然后启发学生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研讨。思考的过程不应草率,思考的方法主要是归纳和想象。通过归纳,找出各种蒸发现象的共同特征;通过想象,认识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去的过程。
第2课 沸腾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沸腾。这部分内容是按照“问题→实验→思考→建立概念”的思路编写的。为了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必须教给学生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的方法,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2.比较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两种现象的特征。在比较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用箭头和简单的
受热文字(水—→水蒸气)表示这两种变化,这是对蒸发和沸腾很好的综合与概括。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沸腾,蒸发与沸腾的相同与不同;初步掌握酒精灯的用法,会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知道水是可以变化的,变化是要有一定条件的。
做好水的沸腾实验是上好本课的关键,教学时应尽可能创造条件,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清楚地观察到水的沸腾现象,真正学到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实验表明,实验技能的培养,应该采用“讲解、演示→分步操作→连贯操作→反复练习”的步骤。
第3课 凝结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的凝结,这是本课教学的第一个重点。这部分内容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热水杯盖内有小水珠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分三层指导学生进行探究:(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想小水珠可能是由水蒸气变成的;(2)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思考”认识水蒸气是在受冷的条件下变成小水珠的;(3)建立凝结的概念,并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概括这种变化。这部分的实验是对比实验,这部分的思考方法核心是“因果关系归纳法”中的差异法。
2.指导学生认识露的成因,这是本课教学的第二个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前一部分内容的延伸,也可以说是关于水蒸气凝结的知识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验证→结论”的思路编写的。这部分的实验是模拟实验。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水蒸气受冷会凝结成水,知道露的成因;初步学习运用差异法归纳某种变化的原因和做模拟实验;认识到水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例下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运用差异法分析某种变化的原因在低、中年级曾渗透过,本课作为一种思考方法正式教给学生。这种方法以后要反复进行应用,本课必须打好基础。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方法的关键是: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组中哪些因素相同,哪些因素不同,进而把不同的因素与不同的结果联系起来。
指导学生认识露的成因时,要充分运用本课前一部分的内容,根据水蒸气受冷会凝结成水的一般规律和露形成时的天气特征,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推想出露的成因,做出假设。
露的模拟实验在本课中是一个验证性的实验。做好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用冰造成一个冷的物体;通过在地上洒水或把冷的物体放在湿布上,造成一个潮湿的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体会模拟实验的原理。模拟实验的本质是对某种自然事物的模仿。
第4课 水的三态变化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总结课,课文内容分为三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水与冰之间的相互变化,水蒸气与冰晶之间的相互变化。水与冰之间的变化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河水冬季结冰、春季冰融化的现象指导学生认识的,冰吸热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是通过洗了的衣服在冬季可以冻干的现象说明的,水蒸气受冷可以直接变成冰晶是通过霜的成因来说明的。霜的成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这个内容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验证→结论”的思路编写的。
2.综合认识水在液体、气体、固体之间的相互变化。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综合。
3.讲解人们对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应用。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变化的;能运用“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程序探究霜的成因,并学习设计霜的模拟实验;进一步体会到自然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在本课教学中,应很好地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从局部到整体地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并有条理地把这种变化表述出来。
类比推理的方法在本课教学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从露的成因推想霜的成因;从露的模拟实验推想出模拟霜的实验方法。
第5课 热空气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这部分内容是按照“问题→实验→思考→结论”的思路编写的。
2.讲解热空气的应用——我国古代的孔明灯和现代的热气球。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会做说明热空气上升的简单实验。
在本课教学中,纸蛇在上升的热空气作用下旋转的实验简便易行,可以分组进行;热气球的实验适于用演示的方法。要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会上升比较容易,借助纸蛇和热气球实验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要让学生理解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比较难,需要联系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从冷热空气的密度不同来推想,比较抽象。教学时,可以画图说明,也可以做实验证明。至于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教学可以不深究,只告诉学生“像比空气轻的氢气球会上升一样”就可以了。
第6课 风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风是空气的流动。这部分内容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刮风时有什么现象,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刮风时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从而使学生认识风是空气的流动。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为什么会流动成风。这部分内容是按照“实验→思考→讲解”的思路编写的。
3.启发学生应用本课的知识解释:海风和陆风有什么不同。这部分内容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能理解风的成因,会做说明风的成因的对比实验。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风的成因有一定难度。要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做好风的模拟实验,实验装置可以因地制宜制作,实验的关键是箱内外要有明显的温差,烟才能流进去,实验的方法应分组进行。二是要搞好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理解:由于箱内外冷热不同,空气的密度不同,压力大小不同,压力大的空气就会向压力小的空气方向流动。三是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到自然界中也有冷热不同的地方,从而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认识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第7课 风的观测
本课内容分为四部分:
1.讲解观测风的意义和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和风力。
2.讲解什么是风向,教给学生观测风向的方法。课文中介绍了两种方法——利用风向标观测风向的方法和通过观察旗子、烟等物体在风中飘动的方向判断风向的方法。后一种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3.讲解什么是风力,教给学生观测风力的方法。课文中也介绍了两种方法——利用风速计观测风力的方法和根据风中物体的动态、人的感觉估测风力的方法。后一种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4.布置学生观测记录一周风的情况,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本课学习的观测方法。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风向和风力,能借助烟、旗、树枝等物体在风中的动态判断风向、风力,并能坚持观察记录一周风的情况。
本课属于技能培养课。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项技能,教学时要采用“讲解、示范→分步操作→反复练习”的步骤。另外,学生只有能正确地认识当地的方向才能正确地观测风向,因此关于对八个基本方向的认识特别重要,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地指出某一个方向,还要能很快地说出与其相反的方向。如果学校和住宅附近没有烟囱和旗,可以布置学生用竹竿、绸布条自制一面小旗,以便观测。
第8课 根的作用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根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思考,为什么高大树木能稳固地站在地上,为什么人们把植物生长需要的水浇在土地里,肥也施在土地里,使学生推想出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和肥的作用。
2.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根确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实验的基本思路是:把植物的根浸泡在容器里,设法防止水分蒸发,如果经过一段时间水分减少了,则说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3.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根的数量、长度以及根毛的形态,使学生认识根为什么能固定植物,为什么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需要的水分。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和养分的作用;学习设计证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体会到植物的器官有与其作用相适应的构造。
在本课教学中,根吸水的实验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结果,可布置学生课后继续观察。也可以提前准备实验,课前1-2天放在教室里,不讲道理、方法,只布置学生进行观察,课上再进行分析。另外,根毛需提前一周左右进行培养,培养时水分不宜过多,水分多了根毛反而少。
第9课 叶的蒸腾作用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这部分内容的思路是:提出有关蒸腾现象的问题→观察蒸腾现象→通过思考蒸腾现象进行解释,想象植物的内部构造—→通过观察叶的表皮细胞对想象进行证实→建立初步的蒸腾概念。
2.讲解蒸腾的作用——可以在炎热的夏季使植物体降温,促进根不断吸收水分;还可以使空气湿润。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植物的叶有蒸腾水分的作用,蒸腾作用是在叶的气孔处进行的;会做说明叶有蒸腾作用的实验;体会到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其作用是相适应的。
在本课教学中,蒸腾实验需提前1-2天准备,放在教室的向阳处,上课时才能观察到袋内的水珠。如果这样做了,也可以从这个实验的现象引入教学,效果更好。对气孔的观察,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也可以用挂图。蒸腾有降低植物体温度的作用,需要联系水蒸发吸热的知识。
第10课 叶的光合作用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制造的。这部分内容的思路是:提出问题→讲述海尔蒙的实验→启发学生对海尔蒙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观察叶的内部构造,重点是观察叶绿体(因为叶绿素具有吸收光能的作用,所以了解这个知识很重要);做脱去叶中叶绿素的实验,使学生知道叶中含有叶绿素。
3.讲解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能源、产物,以及光合作用与植物、动物、人的关系。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中比较复杂的活动,学生不容易理解。大纲规定,关于光合作用,教学中只要求学生一般了解,不作考查。
在本课教学中,观察叶内部有叶绿体,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也可以利用挂图;脱去叶中叶绿素的实验宜用演示的方法,并严格按课文插图中的方法去做(隔水加热酒精,将锥形瓶口堵严),以保实验安全;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卡通式的插图。利用卡通式插图进行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深入浅出地讲解比较复杂的知识,教学时应注意配合教师的生动讲解,并设法避免因卡通插图的局限性使学生产生某种误解。
第11课 茎的作用
本课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1.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这是本课教学的引入。
2.通过思考“根吸收的水分、叶制造的养料怎样到达植物的各部分”,启发学生推想茎的作用及其内部构造。
3.通过观察茎运输水分的实验、茎的横剖面、纵剖面,证实以上推想。
4.讲解茎对养料的运输作用。
5.全课总结:茎内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运输水分,另一种管子运输养料。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学习将茎横剖和纵剖;进一步体会到植物器官都有与它们的生理作用相适应的构造。
搞好茎运输水分的实验是本课重要的内容,要做好这个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植物的嫩枝,枝上要有叶;将茎下部浸在红色的水里;把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借助叶的蒸腾作用加快水分的运输。此实验在当堂可以看到效果——水把茎内导管、叶脉染红。
第12课 弹性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弹性和弹力。这部分内容是按照“实验→归纳→建立弹性和弹力概念”的思路编写的。
2.指导学生认识弹性的应用。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弹性,会做说明物体有弹性的实验,能归纳概括弹性的共同特征,体会到只有很好地了解自然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
本课是以建立科学概念为主线的,教学时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弹性实验,为建立概念打下感性基础。实验应选择典型材料,分组进行,观察的重点是物体受到外力后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失去外力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情况;关于弹力,应注意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是物体在形变后产生的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反抗”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自己比较、归纳出弹性现象的共同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概念的内涵,并使他们的归纳能力受到锻炼。三是在建立概念之后,要引导学生广泛联系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具体化。一般说,学生联系得越广泛,说明他们对这个问题理解得越深。
第13课 怎样测定力的大小
本课内容分四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测力计的构造和力的单位。
2.教给学生使用测力计测力的基本操作方法。
3.练习用测力计测力。
4.教给学生自制简易测力计的方法,以便学生在课后能继续练习测力。
以上内容是按照技能形成的过程编写的。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利用测力计测力的方法——能正确操作,正确读数;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在本课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要设法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2)测力计不等同于弹簧秤,它们的构造虽然相同,但刻度不同,测力计是按牛顿刻度的,弹簧秤是按克刻度的。如果学校现有的弹簧秤上没有力的刻度,可以比照课文插图中的刻度改造一下。(3)本课测定的是力——拉力、重力等;单位是“牛顿”,而不是“克”。
第14课 摩擦力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摩擦力。课文首先从学生在地上滑着玩的事情提出问题——在什么地上容易滑,拉着体重大小不同的学生滑有什么不同的感觉等,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讲解摩擦力的存在和特点。
2.指导学生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这部分内容的思路是:首先通过对比实验,分别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和被拉动物体轻重的关系;然后把两个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得出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的结论;最后启发学生应用以上知识设计实验,使摩擦力增大和减小。
3.指导学生认识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是怎样根据实际需要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会做摩擦力的实验,能用差异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体会到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在本课教学中,摩擦力实验应分组进行,比较力的大小最好使用测力计。增大、减小摩擦力的实验,不限于课本插图中的材料,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第15课 反冲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反冲。这部分内容是按照“问题→实验→归纳→建立概念”的思路编写的。
2.讲解反冲的应用,其中包括喷气式飞机,古代和现代的火箭。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反冲,以及反冲的应用;能归纳反冲现象的共同特征;结合我国火箭的发明和我国现代火箭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本课教学中,喷水的反冲实验可以演示,利用气球做的喷气反冲实验可以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的重点和归纳的要点是:当气球中的空气、容器中的水向某个方向喷出时,气球、装水的容器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当学生知道什么是反冲后,应引导学生广泛联系实际,例如“起跑”、大炮和枪的后座力等。
第16课 热传导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热传导。这部分内容是按照“问题→实验→结论”的思路编写的。
2.指导学生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这部分内容是按照“实验→结论”的思路编写的,其中说明水和空气不容易传热的实验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课文的实验是按照对比实验的要求设计的。
3.指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应用。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热传导的特点,常见的热的良导体、不良导体及其应用;学习做热传导的实验。
本课教学的关键是,做好热传导的实验。说明热传导方向的实验和水、空气不容易传热的实验,操作比较难,适于教师演示。这两个实验还有其他方法,教学时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和教学的需要,换用其他方法。说明各种固体材料传热能力不同的实验,操作比较容易,可以分组进行。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应用,应该广泛联系实际。
第17课 热对流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液体的热对流。这部分内容是按照“问题→实验→结论”的思路编写的。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热对流。这个问题是启发学生根据液体热对流的知识,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认识的。
3.指导学生认识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热对流的特点,热对流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习做液体热对流实验;体会人了解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的重要意义。
本课教学的关键是做好液体热对流实验。课文中介绍的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借助水中的锯末的动态,了解容器中水上水下对流的情况,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换用其他方法。关于空气的热对流,可以联系热空气、风的知识进行分析。
第18课 热辐射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通过“辐射”的方式向外传递。这个问题是通过火炉、太阳的热辐射来说明的。
2.指导学生认识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这部分内容是通过“现象→问题→实验→结论”的思路编写的。
3.讲解热辐射的作用。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热辐射的特点,热辐射的应用;会做说明物体颜色不同吸收辐射热多少不同的实验;向学生进行了解自然、利用自然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关于“物体颜色不同,吸收辐射热多少不同”,本课是通过在阳光照射下不同颜色的手套吸收辐射热多少不同的对比实验来说明的。教学时,可以因地制宜,换用其他方法。
第19课 保温和散热
本课内容分为四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热传递有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这三种热传递的方式常常是同时进行的。
2.指导学生认识保温的方法——采用热的不良导体、阻止热对流减少热辐射等。
3.指导学生认识散热的方法——采用热的良导体、通过加大外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热的对流等。
4.指导学生应用热传递的知识,制作一个简易保温盒。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热传递的三种方法及其在保温、散热中的应用;能制作简易保温盒;向学生渗透各种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保温的方法,学生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理解,可以启发学生研讨;散热的方法,学生接触较少,教师应多做些讲解。
第20课 雾和云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凝结现象。这部分内容的思路是:首先通过常见的蒸锅上方的“白气”现象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对比实验探究白气生成的条件,最后归纳出“白气是水蒸气受冷形成的许许多多的小水点”。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认识雾、云成因的基础。
2.指导学生认识雾和云的成因。这部分内容启发学生根据“白气”的成因自己进行推想,然后用填空的方法,填写出雾和云的成因。
3.指导学生认识雾和云与人的关系——大雾会影响车船行驶、飞机升降,造成交通事故;根据云的情况可以预测天气。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雾和云的成因;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推进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在本课教学中,说明水蒸气受冷可以在空气中凝结成许多小水点(白气)的实验很好做,应让学生分组实验,并启发他们应用因果关系归纳法中的差异法分析实验的结果。从“白气”的成因推想云、雾的成因,可以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因为白气是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许许多多的小水点,云雾也是飘浮在空中的水汽,所以也是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许许多多的小水点),也可以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因为云雾与蒸锅上方的白气非常相似,由此可推想云雾的成因可能与白气的成因相同,也是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
第21课 雨和雪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雨的成因。这部分内容包括四层:(1)启发学生思考下雨前的天气有什么共同特征(都有云),使学生知道雨与云有关系。(2)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讲解雨的成因。雨的成因比较复杂,课文侧重介绍由于空中的水气转移,使小水点或小冰晶不断增大、降落成雨。(3)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模拟降雨现象,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为了使水蒸气受冷,可以在装水的烧杯上放一个盛冰的小盘。(4)讲解人工降雨的方法及作用。
2.指导学生认识雪的成因。这部分内容分为三层:(1)引导学生比较雪和雨有什么不同,下雪是和下雨时的天气有什么相同(都有云)和不同(气温不同,下雪天冷),然后启发学生根据雨的成因、雨雪的不同,推想雪是怎样形成的。(2)讲解雪的成因,雪和雨的成因很相似,主要不同是下雪时,低空气温在0℃以下,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不会融化,就成为雪。(3)讲解雪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雨、雪的成因;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变化的,人们掌握了自然变化的规律,就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雨雪的成因比较复杂,在教学中需要在启发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在讲解时可以充分利用雨雪形成的示意图。雨的模拟实验方法很多,课文中介绍的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改换其他方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雨雪的成因,在教学中还要运用比较的方法,指导学生认识雨雪在形成过程中的相同与不同。
第22课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启发学生思考:年年下雨下雪,天空中的水为什么降不完呢?
2.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水在自然界里循环的示意图”,指导学生认识水在自然界里循环。
3.指导学生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表示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运动进行概括,也是学生在本册学习的“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表示自然事物变化”方法的综合应用。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的水是永恒变化的。
在本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本学期学习的水的三态变化和天气变化的知识综合起来。自己得出“水在自然界里是循环运动的、永恒变化的”结论。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要指导学生认识这个问题,需要利用挂图、幻灯片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关于水在自然界里循环的情况,要求学生能有条理地进行复述,并能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表示的方法不必强求一致,只要合理就可以,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