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模式:发展民营经济的第三种模式_青浦论文

青浦模式:发展民营经济的第三种模式_青浦论文

青浦模式:发展民营经济的第三种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浦论文,模式论文,第三种论文,发展民营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浦模式是有别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适合大城市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产生的背景是:上海原是个工业大城市,原来国有经济的比重占绝对优势,私营经济在城区内发展空间较小。直到九十年代初,上海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少于天津市,而且少于北京市。但是,个体私营经济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源。如果一个地区的个体私营经济没有较快较大的发展,就无法尽快改变和完善地区的所有制结构,也不可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甚至不利于国有经济的改革,更不能使地方经济建设获得更大的发展速度。上海市领导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后,上海市便凭借思想解放的东风,毅然采取了在郊区各县建立民营经济开发小区的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大胆地吸引民间投资,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成立于1992年青浦县“富民私营经济开发区”,就是进行这种试验的先行者。到1999年底,上海一共在郊区建立了80个私营经济开发区,单是青浦区就35个,从而使上海市私营经济的总户数,一下子跃进到138100多户,比1995年增长247%,在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大直辖市中,稳居首位。

青浦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出面组织,划定一定区域,提供配套服务(政府各有关部门如工商、税务、城建等,都在这里办公),建设厂房和一些基础设施,吸引上海市和外地私营企业来这里投资办厂、设店。概括地讲,青浦模式就是“政府搭台,私企唱戏”。青浦模式较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特点有三:起点高,发展快,效益好。

所谓“政府搭台”,主要是由政府向农民征地,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组织企业滚动开发,主要是建设厂房、道路等,这可以称之为硬件。同时政府又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和信息服务,以及教育群众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这可以称为软件。

有了民营经济发展较好的环境条件,也就有了吸引力,加上广泛的宣传,本地和外地的民间投资者,便会大量地涌入。至于企业如何建设、如何经营、如何管理,这就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了,政府并不干预,所以说是“企业唱戏”。

标签:;  ;  

青浦模式:发展民营经济的第三种模式_青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