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内批评——吉林省实行指定内容专题民主生活会纪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吉林省论文,党内论文,针对性论文,纪实论文,批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党的十五大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关于“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精神,今年年初以来,吉林省首先在省直机关厅局级单位、省属企事业单位和各市州实行了召开指定内容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经过半年多的实践证明,效果比较明显,现正在全省普遍推开。
指定内容专题民主生活会,就是针对有关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由纪委指定该单位专门召开解决有关问题的民主生活会。这一制度是吉林省纪委于今年初在研究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落实反腐败工作任务时,基于以下三点考虑而提出的。
一是为了提高生活会质量,切实解决问题。近年来,各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有的互相恭维,评功摆好,你好我好,皆大欢喜。群众对这种不务实、不解决问题的民主生活会很不满意,称之为“集体按摩”。指定内容的民主生活会实际是指定问题,要求其必须认真解决。这样,指定哪个单位,哪个单位都会认真负责地把会开好,确保生活会质量。
二是为了增强时效性,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建立召开指定内容民主生活会制度,可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监督,及时解决纠正。从而增强了监督的及时性、时效性,保证监督工作经常化。
三是为了深化改革,拓宽工作思路。召开指定内容专题民主生活会,是一种以非办案的方式,解决干部不廉洁问题的方式。有些是根据群众举报,纪检监督机关核实后,指定有关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解决,问题解决得好的,可不给处分;也有的是问题严重,必须给予纪律处分的,为使违纪者和班子成员都受到教育,召开指定内容专题民主生活会,共同吸取教训;还有的是发现一些苗头或倾向性问题,指定有关单位召开生活会,及时予以解决,以防止问题发展扩大。
为使召开指定内容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规范化、制度化,今年初,吉林省纪委制定了《关于召开指定内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实施意见》,报请省委同意,以正式文件下发到省直机关、各市州、省属企事业单位试行。这个文件对召开指定内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基本原则、方法、要求等都作了具体规定。
吉林省纪委根据《关于召开指定内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实施意见》的规定,先后指定了省农业厅、石化厅、四平市农科院就解决有关问题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收到了好的效果。
如省农业厅,在召开全省农业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结束后游山玩水,造成了不良影响。为解决好农业厅的问题,省纪委常委会研究确定,要求该厅领导班子就“游览”一事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省纪委书记吴广才同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杨绍明就开好这次会的重要意义和目的进行了专门谈话,提出明确要求。之后,杨绍明先后三次到省纪委就落实有关意见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内容、方法、时间等进行协调沟通,同时又分别与每个班子成员谈了一次话。还召开了预备会,吸收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省纪委派一名常委参加了这次生活会。会上,直接责任者作了深刻的自我检查,其他同志也对其开展了批评,并从中吸取教训。大家感到,生活会生动深刻,很受启发。生活会结束后,又抓住这个契机,举一反三,在厅机关开展了纪律作风整顿,解决纪律松弛等方面的问题,在整顿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了十几项规章制度。像这种有质量的民主生活会是近几年少见的。
四平市农科院,违反中央关于制止奢侈浪费行为“八项规定”,改建装修办公楼,乘坐超标车,公款吃喝玩乐等。省纪委立案检查,给党组书记、院长党纪处分后,指定该单位领导班子就此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使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都得到很好解决。改建装修的办公楼,改作科研楼;超标车作了还账处理;对公款吃喝问题,严格了财经纪律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