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1]2002年在《腰椎板间撑开减压椎管成形术的解剖基础与生物力学评价》文中认为腰椎板间撑开减压椎管成形术的解剖基础与生物力学评价背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椎管减压成形术能在尽可能保留后结构基础上同时满足彻底减压的要求,符合现代微创的技术潮流。椎板间撑开减压椎管成形术(Distractive Laminoplasty,DLP)是最新提出的一种新型术式,有助于克服以往类似手术的不足。目的:本研究从应用解剖学角度验证腰椎板间撑开的可行性,对DLP手术与传统术式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比较,并力求对该手术作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同时报告了临床初步应用的体会。方法:(1)对24具完整成人腰椎防腐固定标本椎板、棘突作定量解剖及椎管、神经根形态的定量观察;(2)结合上述腰椎后结构定量解剖资料,采用3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及4具冻存的完整新鲜腰椎标本,模拟O'Leary介绍的手术方法对椎板间撑开情况及前后手术野的变化作动态测量;(3)以DLP术式和作者在其基础上作的改良术式-选择性椎板间撑开减压椎管成形术(SDLP )为研究对象,对8具新鲜成人腰椎标本应用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就轴向、屈曲、伸展、侧屈、旋转等不同生理状态下各手术组标本的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全面评价,比较与传统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相比新术式在保护术后腰椎生物力学特性方面的优势;(4)报告了8例椎板间撑开减压椎管成形术的临床初步应用结果。结果:(1)椎板高度自L1-L5逐渐减小,宽度逐渐增大,上、下缘厚度差别显着,大致可分为上半薄部与下半厚部。L3、L4棘突高度最大, L5棘突高度最小,整个腰椎棘突上缘高度明显小于棘突下缘高度(p<0.05)。棘突最为宽大者为L3,最小者为L5。L1椎管矢状径最大,L3、L4最小,就同一椎体而言,头端水平椎管矢状径较小,而尾端水平矢状径较大,差异有显着性(p<0.05);L1-L5椎管横径则逐渐增大。L4神经根48根中有11根(22.9%)总共14处表面有压痕形成,其中椎管内压迫(IS)6处(42.9%),椎间孔内压迫(IF)7处(50%),椎间孔外压迫(EF)1处(7.1%);48根L5神经根观察到13根(27.1%)总共16处表面有压痕形成,其中IS压迫8处(50%),IF压迫5处(31.3%),EF压迫3处(18.7%)。<WP=6>神经根与硬膜纵轴夹角表现出越向下越小的趋势,神经根-椎板下缘距离自L2-L5逐渐减小。(2)腰椎间隙的撑开幅度平均0.93cm。新鲜尸体标本腰椎板间隙撑开前后的差值在0.52~1.15cm之间,其中L3-4和L4-5间隙最容易撑开,分别为平均1.04(76%)和1.03(72%)cm,而L5-S1间隙较难撑开,平均0.56(40%)cm,与L3-4、L4-5间隙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4具新鲜腰椎标本的椎间隙撑开实验结果表现同样特点,但与新鲜尸体标本相比,撑开的程度相对较大,分别为L3-4 1.08(75%)cm、L4-5 1.13(79.5%)cm、L5-S1 0.7(48.5%)cm。实验中观察到椎间隙撑开后手术视野及可操作面积明显增加。通过一定的数学换算,得出手术视野扩大值分别为L3-4 5.8cm2、L4-5 6.0cm2、L5-S1 2.6cm2。同时观察到在DLP手术时下位神经根和椎间盘容易显露,但上位神经根显露则稍有困难,在此基础上,作者同时提出并论证了选择性节段撑开的技术的可行性。(3)DLP、SDLP手术与全椎板切除术相比,在维持腰椎的强度、刚度方面有明显的优势(p<0.01),前者强度平均提高38%,刚度提高19-70%,后者强度提高26%,刚度提高19-51%;在维持术后腰椎稳定性方面,DLP、SDLP手术同样优于全椎板切除术(p<0.01),前者提高44-47%,后者提高30-37%。(4)5例行DLP手术,1例术中发生椎板、棘突骨折,其余4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00分钟,失血量150ml。另外3例行SDLP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10分钟,失血量150ml。所有手术均未作植骨融合术,平均住院时间10天。随访2-4月,1例患者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患者仍有轻度腰痛,其余病例自觉疗效满意。结论:DLP、SDLP具备可行性,设计方面具备合理性,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同时有利于保护术后腰椎的生物力学性能,临床初步应用结果满意,手术简单、安全、可靠。由于系初步应用。
陈良[2]2009年在《腰椎椎管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单个椎板腰椎椎管成形术对腰椎叁维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及固定方式的可靠性。方法:选用6具成人新鲜尸体腰椎(L1~L5)标本(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采用不同的椎管成形椎板回植技术分为6组:即A正常对照组,B椎板回植后微型钛板固定组,C椎板回植后交叉克氏针固定组,D椎板回植后双股丝线固定组,E不保留后部韧带的椎板回植微型钛板固定组,F不保留后部韧带的椎管减压组,形成6种状态,通过脊柱叁维运动试验机施加10N.m的载荷,使脊柱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测量L3/4节段脊柱的相对运动范围。然后将标本解剖成单个椎体,分别采用微型钛板,克氏针,丝线叁种固定方式制成椎管成形模型,将模型置于MTS材料试验机夹具上,进行拉伸疲劳测试,记录负荷与截骨端位移。结果:六种状态下脊柱的屈伸活动分别为7.03±2.24,7.16±2.95,7.4±2.47,8.55±3.31,11.1±2.81,10.82±2.82,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8.8±2.68,8.81±2.42,8.76±1.81,9.55±3.15,9.12±1.97,9.49±2.78,左右旋转活动范围3.96±2.03,5.04±2.82,4.99±2.6,5.56±2.47,6.03±2.62,6.03±2.73保留后部韧带结构椎管成形与不保留后部韧带及椎管减压组组相比能够显着增加脊柱稳定性,尤其在屈伸活动状态下(P<0.05),其中丝线固定同其他两种固定方式相比对脊柱叁维稳定性影响最大(P<0.05),微形钛板成形及克氏针固定组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最小。在疲劳试验中,70N初始拉伸力量下,微型钛板固定组,交叉克氏针固定组,双股丝线固定组叁种固定模式位移分别为0.12±0.06mm,0.42±0.22mm,2.70±1.68mm,最大破坏力量分别为539.2±70.1N,197.8±37.4N,173.8±41.7N。结论:腰椎管成形术需要可靠的修复或保护好后部韧带,椎管成形后固定效果较为可靠的是微型钛板,不保留后部韧带的单纯骨性椎管成形同常规椎板切除后路椎管减压相比并不能够增加脊柱初期稳定性。
焦勇[3]2007年在《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是因颈椎退变导致脊髓受压和(或)脊髓血供障碍并引起与之相关的脊髓功能障碍的脊髓病。以颈椎退行性变和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为病变基础,是骨科常见疾病,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效果多不佳。本课题包括颈椎病的分型及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和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二部分内容。在颈椎病的分型及诊断部分,通过相关文献研究,从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论述了各型颈椎病的诊治要点,明确了各型颈椎病的鉴别要点;从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及评价、诊断研究、自然病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部分,对近十年来中医药关于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进行了论述。通过这叁部分综述,对颈椎病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对脊髓型颈椎病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对其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临床研究:目的:评价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并与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纳入的病例均来自2003年11月至2006年12月于东直门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88人,对18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主要依靠术式归类为3组, A组:一期前路减压cage植入椎间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联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B组:前路减压cage植入椎间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和C组: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随访6个月~37个月,平均约19个月,术后疗效利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随访各组疗效、并发症,并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未发生明显脊髓损伤加重表现,无切口感染。临床症状评定,叁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各组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根据叁组治疗前后结果的统计分析,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组可有效改善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脊髓功能恢复良好。一期同次麻醉下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为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提供了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在达到充分解除颈髓前后压迫的同时稳定了颈椎,疗效确切。采用本方法治疗,减压彻底,固定较为可靠,不但治疗周期大大缩短,且疗效提高,是治疗重症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治法。
参考文献:
[1]. 腰椎板间撑开减压椎管成形术的解剖基础与生物力学评价[D]. 赵剑. 第二军医大学. 2002
[2]. 腰椎椎管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研究[D]. 陈良. 浙江大学. 2009
[3]. 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 焦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