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曹金

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曹金

淮安市淮阴北方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同时道路桥梁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传统的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中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本文概述了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常见的问题,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路桥施工;混凝土技术;应用

1 市政道桥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

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会受到环境条件、施工技术和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也容易产生很多难以预见的质量问题。目前,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1 弹性较差

普通混凝土所修筑的道路和桥梁的抗压能力较强,大约在7.5~60MPa之间,如果进一步进行处理,其抗压能力能达到 100MPa以上,但是普通混凝土所修筑的道路和桥梁弹性普遍很差,一旦路面受到不均匀的巨大荷载量,就很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

1.2 抗拉性能差

普通混凝土大都由碎石、水泥和水进行拌合而成,碎石作为混凝土的主要骨架,能够减小水泥的收缩效应,水泥浆经过硬化作用以后会被填充在骨料的缝隙里,或被包裹在骨料的表面,将骨料粘结成一个整体,这样普通混凝土就具备了良好的性能,但是碎石和水泥本身的材质都很脆弱,如果路桥结构受到拉力作用,那么它就很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

1.3 易变形

普通混凝土大都由碎石和水泥组成,因此具有较强的热胀冷缩性质,如果温度变化较大就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从而导致整个路桥结构也发生变形。另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普通混凝土拌合以后会产生水分的蒸发现象,此时会引起普通混凝土温度的下降,引起普通混凝土本身的体积缩小,也会导致变形现象的产生。

2 关于市政道桥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

2.1 准备阶段

在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之前,设计人员需要掌握施工要求并对施工环境进行考察从而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并制定严格的施工标准。由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极为复杂,其施工过程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工程施工设计人员还需要考察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并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除了对于地理环境的考察外,在此阶段设计人员还需要了解施工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对道路桥梁工程的防水能力进行设计,确保满足日后使用需求。在施工内容确定后,工程管理人员则要重视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在施工图纸审核时要确定设计图纸的参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及工程需要,同时数据格式统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在施工图纸审核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检查,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将平面的设计图纸立体化,并通过对模型性能的模拟找出图纸存在的问题。最后则是要结合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设备的选择。

2.2 施工阶段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做好原材料的品质保障工作,确保使用的原料满足混凝土配制要求。而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规范,同时也要注意对于重点施工环节施工技术的控制工作,例如在进行道路模板施工以及桥梁桥墩结构施工时,要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满足后续施工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时,施工环境较为复杂,部分施工环境不能满足大型设备的使用需求,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前对施工地点的环境进行考察,对于部分支护能力不足的地段可以进行支护作业,同时也要检查设备的状态,避免事故发生。

2.3 施工质量控制

在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时,在浇筑等施工操作结束后施工人员同样要重视后续的混凝土状态监控,并根据混凝土状态及时加以养护,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施工后,道路桥梁工程还有很多后续的施工过程,例如路面铺设、排水管道建造以及桥梁合龙等等,此时混凝土施工人员需要与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人员保持沟通,并根据各专业需求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调整,更好地为道路桥梁过程整体施工提供助力。

3 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3.1 混凝土配比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结合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混凝土配比的确定,在混凝土配比确定工作中,设计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结构的施工标准,同时根据不同结构的实际需求进行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在配比设计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坍落度问题,并合理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同时为了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可以适当添加减水剂等添加剂以调节混凝土性能,使之更加符合施工需求。当混凝土配比确定后,在施工前还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配比实验,并测定设定配比下混凝土的性能参数及初凝时间,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并为后期施工提供参考。

3.2 模板施工

在模板施工之前首先需要根据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使用需求进行模板的设计,合理选择模板类型及材质,例如在使用圆形构件施工时便应选择钢质模板。在模板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模板的实际使用性能,还要考虑模板安装及清除时的操作难度及其支护施工的稳定性。还要确保施工过程中模板的平整及稳定,这也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浆体的流失问题,与此同时在模版材质选择时尽量选择吸水性能较好的材料也可以有效防止浆体流失。而为了提升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光滑度,在保证模板平整的前提下还可以结合模板材质对模版表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使之更加光滑,例如使用钢质模板时便可以采用抛光操作。

3.3 施工过程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首先需要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并优化混凝土的运输及送料过程以保障混凝土的状态。而在施工时也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在路基施工时要进行分层浇筑,并在每次浇筑时进行充分振捣并检查振捣效果,对于特殊部分可以进行二次振捣确保结构均匀。同时由于道路桥梁工程的特殊性,在施工时还有一些特殊的质量要求,例如路面需要进行后续的平整工作,桥头路面的混凝土模板在铺设时也要做好特殊的支护,至于桥墩施工则要确保其保持水平,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与其他各个施工环节做好沟通交流。

3.4 后期养护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之后,施工人员同样要注意后期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结构由于凝固收缩及水化热导致开裂等问题。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应对混凝土表面及内部温度进行监控,全面掌握混凝土水化热释放状态,对于温度较高的部分应采取浇水降温操作。而在混凝土结构完全凝固之前,应该避免其受到阳光的直射,也可以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养护物,目前常用的有混凝土保护膜及氧化剂。施工人员需要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性能进行监控,确保其符合设计指标后再去除保护膜,同时对于出现的结构问题进行修补,确保施工质量。

4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基础环节,人们愈发重视其施工质量,近年来也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予以优化。首先在施工之前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工程需要及施工环境合理进行施工技术设计,管理人员则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在混凝土施工时则要控制原材料质量及送料、振捣工作,并做好后期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符合道路桥梁工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刚.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浅谈[J].工程技术,2013,(7).

[2]景国英.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0).

论文作者:曹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曹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