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钱朝霞

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钱朝霞

大英县人民医院西药房 四川遂宁 629300

【摘 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治疗中药学服务干预方式带来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了本院在2016.6至2018.6治疗的480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随机方法将其分作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以普通用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良好生活行为养成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分别为(119.52±8.24)、(78.52±5.65)mmHg(1mmHg=0.133kPa),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35±8.21)、(90.21±6.6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良好生活行为发生率、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高血压病患者的药学服务干预,可在降低血压的同时,纠正不良生活行为,使患者依从性能够提升。

【关键词】药学服务干预;高血压;高血压治疗

引 言:目前,高血压病患者大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尤其在乡村等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用药知识并不了解,经常出现擅自停药、更改药量的不良行为;并且常年吸烟饮酒,生活习惯较差,多种因素导致血压水平波动起伏,危及生命安全。临床药师与患者用药情况关系较大,可将所掌握的药理学知识应用于患者用药教育中,有利于充分发挥药物的最高药效,并使不良反应降至最低,节省经济费用的支出。本研究探讨了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本院在2016.6至2018.6治疗的480例高血压病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38例,女性102例;年龄53~82岁,平均(60.26±6.29)岁;病程2至12年,平均(6.25±1.13)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4例,女性106例;年龄53~82岁,平均(60.16±6.64)岁;病程2~13年,平均(6.14±1.26)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较高,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普通用药干预的手段。同时,位患者介绍每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及注意事项等,在药盒上贴好用药方法,教会患者血压检测仪的使用方法。(2)观察组:临床药师参与药学服务干预。1)健康教育.采用向患者发方法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等方式,使患者能够对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进行充分了解,对患者强调长期吸烟饮酒的危害性,与家属一同帮助患者戒烟戒酒;以低钠低钾饮食为主,控制体质量,忌油腻、刺激性食物,坚持规律性运动,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功能,保持乐观心态;2)审核处方:应对患者的处方进行严格审核,保障患者的药物能够切实起到治疗作用;3)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结合药动学、药效学和药剂学等多门药学知识,长效抗高血压药在7:00左右服用,中短效抗高血压药在7:00和16:00分别服用1次;针对凌晨、夜间血压突升的患者,调整其长效药物的服用时间(睡前加用1次);夏季血压降低明显者以及属于高血压病1、2级者,适当减少药量;冬季血压升高明显者,采取联合用药方案,或适当增加药量;高血压病2级以上者,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对于存在低血压事件者,适当减少药量。4)用药过程的禁忌。抗糖尿病药、抗高血压药不得在同一时间服用;在应用抗高血压的同时,若需合用肝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需要合理调整抗高血压药的剂量;同时应用多种抗高血压药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及心脏指标[1]。5)药学干预小组的成立。这需要由1名护师、3名药师和1名医师组成,药师主要提供药学技术指导及用药指导,医师负责解答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护士负责患者每日的用药监督(住院期间)、血压测量等。6)用药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这需要告知患者每种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若出现非常见不良反应且症状严重,立即停药,更换药物种类;干咳严重及高钾血症者不得应用保钾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若心率<50次/min,β受体阻断剂的剂量需要逐渐减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首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与舒张压。其次,根据患者平时的用药情况判断其用药依从性,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为依从,偶尔忘记服药为一般依从,经常不遵医嘱用药甚至擅自停药为不依从,总用药依从率=(依从病例数+一般依从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珋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良好生活行为情况比较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戒烟酒、低钠饮食、低脂饮食及规律运动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总用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就目前为止,高血压的发生原因并不明确,但是通过合理的用药,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病的病程漫长,为典型的慢性疾病,并发症多,需要长期控制血压水平,以预防其他病症的发生[2]。临床药师有丰富且扎实的药学知识,熟知每种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及联合用药方案。因此,为了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需要临床药师的干预。传统药学服务是指在患者取药时进行简单的口头教育,无法让患者熟记用药事项,且用药知识的掌握并不客观。对于年龄稍大及记忆力较差者,为避免出现忘记服药的情况,可提议家属帮助其配备一个老年手机,通过手机闹钟的方式来提醒其用药,并在出门时随身携带每日需服的药量,以免漏服[3]。合理的药学干预,能够减小靶器官受损程度。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药学服务越来越人性化,设置了多个服务窗口,可随时咨询疾病知识和药物知识等,就医越来越方便[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采用临床药师参与药学服务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优于采用普通用药干预的对照组,良好生活行为发生率及用药依从性也更高,说明药学服务干预有利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控制、良好生活行为的形成,可提高用药依从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给予高血压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干预,可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其生活习惯,持续提高其生活质量,可见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 楠.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01):121-122.

[2]倪 琳.谢 皓.探讨药师干预对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2):235-237.

[3]赵金龙.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临床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8):17-19.

[4]马小平.临床药师干预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4,11(04):106-107.

论文作者:钱朝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钱朝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