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南县茅市镇初级中学 421115
摘要:新课改后,初中语文的教学与之前有较大的不同,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再停留在之前的死记硬背、机械学习,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文章基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对策
学生接触到的初中语文教材与小学阶段的不同,现阶段的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升华起到极大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打造高效的课堂模式,则必须结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与当下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备课不充分,无法合理掌控课堂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而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熟悉教材,了解教学内容。在课堂中,部分教师不能充分掌握教材,边教学边翻阅书籍,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未在备课中预想,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效果明显下降,教师甚至无法掌控课堂。
2.教师死板教学,忽略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传统意义上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学习,是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学生记下来教师所教授内容,机械式地记忆,无法欣赏语言文字的艺术美与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久而久之,枯燥无味的学习使学生失去对课堂的兴趣,不能积极参与,投身于课堂学习,以至于教师无法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3.教师一味强调课本知识,不注重拓展延伸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由于缺乏经验,只是注重书本知识,将书本中的内容剖析给学生,却不懂得不断拓展,延伸课堂内容,扩宽课堂范围,虽然一堂课下来学生接受并吸收了教师所授内容,但却仅仅局限于书本,那么,这堂课的意义也势必下降,教学效果也会不尽人意。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对策
1.教师充分备课,调动学生积极性
作为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登上讲台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而这便要求教师一定要熟悉教材。对于教材上的内容,教师必须反复浏览、探究至少三遍,这样才可以保证对教学内容的充分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要多翻阅教参书,并结合往年相关试题分析教材的意义所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备课时,教师要与其他教师研讨本节课的意义所在,及时在课堂中拓展延伸,并预想到课堂中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教学会事半功倍,并有助于教师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春》时,教师在备课中要结合文章特点与作者背景进行备课。通过学习,可以知道这篇文章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而全文又是总分总的结构,并且其中可以分为五幅图画,教师在对于这些内容充分掌握后,要熟读教材,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与文字美,而对于五幅图画,相信每个学生的感受大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部分都熟悉,对于其中所包含的优美语句知道如何赏析,这样在教学中,倘若学生针对于某个图画中的某句话或者某个字进行提问,教师则都可以从容应对,而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对于这篇文字中,所包含的情感,教师则需要提炼个别语句引导学生去感知。由此不难看出,教师的充分备课,有助于初中语文在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
2.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激发学生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除了一些基础的知识体系外,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做到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辅助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工具,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产生共鸣,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邓稼先》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结合这一单元所要学生的内容展开探究,不难发现这一单元均是在说一些伟大人物。在知道这些后,首先教师提问学生知道哪些民族英雄,然后与学生分享后,给学生留出时间去默读课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教师不要忙着去分析课文,而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提前准备好的《档案》中的《邓稼先》这一集,这一节目记录了邓稼先生前的伟大事迹,而且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学生在观看过这一节目后,对邓稼先的事迹记忆更加深刻,而且节目中一些背景音乐的播放,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民族感与爱国情怀。在观看影片后,教师尝试让学生去梳理课文结构,最终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回顾。这样的课堂教学,结合多媒体辅助,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3.教师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
初中阶段的学生与小学阶段的学生相比,其对知识的梳理更加具有逻辑性,通过自身的预习,对课堂内容会有更加深刻的见解,而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则可以采用不同于常规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预习,小组合作,最终站在讲台上,谈自身不同感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组与组之间相互比拼,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印象,打造高效而有趣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木兰诗》时,教师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意义在于人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并知晓木兰的爱国情怀,而传统意义上的古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带着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然后学生死记硬背翻译与古文,教师结合文中所展现出的内容向学生分析,而这样的教学却十分单一、枯燥,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学习。而新课改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在基础翻译后,可以进行一次题目为在《我心中的木兰》的演讲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理解内容去分析人物形象,去为更多的“观众”展示其心目中的木兰,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激发,对于教学内容也会加深记忆,从而做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
结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教师想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则必须结合学生特点,不断提升自我,明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不断拓宽课堂,不断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变通,善于运用教学工具,改变教学方式,从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 张冬梅. 中国校外教育. 2014(20)
[2]用中学生及初中语文的双层“过渡性”定位初中语文教学[J]. 周秋荣. 学周刊. 2012(29)
[3]初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 刘改月.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7(10)
论文作者:罗灿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这一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