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前景如何?——几位教育专家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位论文,职业教育论文,前景论文,访谈录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去年世界银行有关在2020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应该降为零的说法,在社会上和教育内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长期从事宏观教育研究和中外教育比较的专家,你们怎么看待这份报告?
郝克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长):我认为,看待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的依据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从经济发展形态来说,我国现在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状态并存的状况,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的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很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呈现出提高的态势,但从总体来说,自动化和高科技的企业还为数不多。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初中级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生产的发展和提高不仅需要能进入世界高新技术前沿攻坚和不断开拓新的领域的科学家、科技带头人和高级管理人才,还需要相当数量的在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应用型人才。同时,任何时期也不能忽视对劳动者,也即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仅是最终解决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也直接关系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农民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企业型农民是未来农业劳动力的发展方向;技术经营型农民一般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初级技术农民只有一般的科技水平,一般是初中文化以下,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普通农民一般是小学水平或者是文盲半文盲,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所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村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即使是在高科技领域,以我国刚刚兴起的半导体行业为例,上海华虹NEC企业665名员工中,大专学历占12%,中专占40%, 博士硕士占7%,这个企业生产线上操作人员构成95%是中专生。据了解,日本同样的生产线上人员学历组成与我们大体相同。
魏新(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据我了解,世界银行的报告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职业教育的成本与效益问题的。在他们的分析中有一个关于劳动生产率与毕业年限的比例的图表表明:毕业7年到8年的时候,同一行业的职业高中的劳动生产率是高于普通高中的;但是到了7、8年之后,普通高中比职业高中强。因此,他们认为,从长远看,普通高中的职业受益率比职业高中高。我认真看过世界银行的这份报告,没有涉及任何关于职业教育内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这个报告不能够得出职业教育不能办的结论,只是举办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存在着问题。另外,虽然这个报告中的一些观点在大部分国家得到了印证,但也有反例,这些反例更启发我们思考:为什么有的国家就可以将职业教育发展得很成功?
王英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从整个世界的范围来看,不少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都曾经或者正在经历一种逐步调整的过程,但是就我的观察,大部分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数量的减少是一个相当稳步的过程,不是在很短时期内的大副度的变化。像日本,目前稳定在25%左右(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的比例)。我想,这个比例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应该有所参照。
记者:有人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遇到的问题都是一种必然结果,你们认为,这种结果背后的成因是什么?
王英杰:我认为,首先是文化的影响。美国人对实用主义的推崇决定了他们对技术的认同。
德国人对技术的崇拜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发达的职业技术教育。而中国,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文化的渗透对重视动手技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存在着忽视甚至鄙视。这种文化的影响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剔除的。其次,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对中等职业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美国,近年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逐步加大,其职业教育目前也是缩减的趋势。当然,中国三产业所占的比例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是不相适应的,比如,我们的人才高消费问题。第三,是教育政策的制定的导向作用。
另外,投入问题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质量高成本必然高,成本高就要求效益高。否则,职业教育发展出现的可能就不是良性循环。
从职业教育自身看也不是没有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适应性问题等等。
郝克明:我认为,中国现有的教育观念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少人认为,只有上最好的大学,读硕士、博士,将来成为各种“家”,才是人才。这种人才观、教育观不仅脱离儿童和青少年不同兴趣、不同爱好的实际,也脱离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这种只追求高学历的人才观必然导致家长和学校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和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德智体全面素质的提高,势必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对我们当前进行的教育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是有深刻意义的。对所有的儿童、青少年和社会成员来说,只要对社会、对人民有强烈的责任心、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刻苦钻研、有创造精神,无论在哪一行,都会对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成为人们尊敬的人才。当今世界,在教育观上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化或者革命。教育不再仅是传授知识,要强调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生存和发展,教育的价值不再仅仅是培养少数精英,在于能不能为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平等的、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才能的机会和途径。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职业教育也是如此。
记者:在我国不少地区,由于人们选择普高的热情日益高涨,使得大家对目前和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产生了困惑,专家们对中外教育比较都有一定的研究,那么,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王英杰:目前很多国家缩减职业教育的规模是一个逐步的稳定的过程,当然,这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趋势之二应该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不少国家受到重视,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一些地区的社区教育和开放教育发展速度较快。第三个趋势应该是职业教育观念的变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要将社会不同职业需要进行的狭隘的培训扩大到从人生的态度上、对待职业的态度上、在职业技能上、在作为一个公民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上来思考职业技术教育。
用终身教育的观念来指导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要让学生掌握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就业的技能,不要把职业教育当成一种终结性教育。
减少了职业教育的功利性,注重寻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平衡。去年在韩国召开的世纪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会议主题文件提出:技术职业教育应该加强基础的认知学习,使学生具备更大的柔性,以适应今后工作中需求的变化,并具备升入高等教育的能力,那么跨学科的知识与人交往、还有积极性、创造性、自我调节能力、责任感都应该与技能的培训受到同等的重视,还要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会妥善地考虑到保护环境,尊重他人的利益,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创业精神。
观念的变化还表现在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还有一种趋势就是拓宽职业技术教育的服务对象。职业教育应该看成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应包括边远地区处境不利的农民以及城市中的贫民、移民、残障者等。从发展的角度看,下岗者、转岗者都是教育的对象。
郝克明:目前世界教育的模式大体有两种:一个是北欧和一部分西欧国家扎实的基础教育、发达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阶段并不发达;还有一种是德国的模式,扎实的基础教育、相当发达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适度发达的高等教育。两种模式的背景就是人均GNP 相差不多,这两种模式对我们有一个选择的问题,这种选择必须面对中国的国情。我们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20(1998 年的数据)。我们的教育结构与我们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教育发展与改革目标的制定必须考虑中国庞大的教育人口。
记者: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怎么改?
郝克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学习的终身化,职业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应当进行改革。一个是更密切地结合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办出特色;另一个是在中等职业学校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根据终身教育的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
从我国实际出发,还应该积极发展非正规、非学历职业教育。现在初中和高中后教育结构同社会需求存在某些不相适应的问题之一就是教育结构当中过于学历化的倾向,再加上教育管理又常常以学历教育来规范各类教育,这就促使许多应该由非学历教育承担的培训采取了学历教育的形式,这势必造成教育结构的混乱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当然,学历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但是大量的事实表明,在社会的从业人员当中需要经过高中三年学历教育后就业的只是一部分,大量的是需要通过在一定文化程度基础上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辞典》统计的6839个职业岗位,只需要一年以下职业培训的就占65.7%。
王英杰:我认为,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首先,要打破一种割裂的状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与社会企业培训都是分开的,这种割裂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也限制了青少年的选择,没有把学习者置于教育的中心,所以我们在对职业教育做调整的时候,不要在扩大普通高教扩招的同时,职业学校招不到学生就让其关门,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魏新:怎么改?我认为,宏观上有劳动政策、体制以及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有人的观念的转变问题。
从微观上看,根据我的了解,教育部推行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因为在城市里所有的人把眼光都盯在普通高等教育上,而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他们普通初中、小学的入学率实际上是很低的,因为跳农门的意识强,因为农村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教育准备差,所以就不愿意上了。在农村学校渗透职业教育的实验证明,学生毕业后对家庭经济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考虑到很多农村青年到城市打工的现状,将农村职业教育与老百姓出外打工的需求结合起来。
当然,从目前看,职业教育绝不能办成终结教育,必须把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高职与其他教育形式沟通,给年轻人求学多一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