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来安县第二小学,239200)
摘要: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情感过程,在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够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愉快的获取知识相当重要。因此,我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倾听学生的意见,设置问题情境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几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课堂;激发;有效;调动
一、善于激发情感
作为一名老师,不管何时只要在学生面前都应该保持良好的的心情,不能把自己负面的心情传输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可以在一节课中保持积极的情感,快乐地获取知识,充分的体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理念,在此要注意两点。第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前两年笔者参加了“国培计划(2016)”--安徽省小学数学教师访名校学习,晓庄学院的老师带老师们去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听了吴老师的示范课,课前和蔼的对学生说:“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照片怎么样?”学生回答道“好。”教师开始出示PPT上的照片,一张一张又一张,这时同学们各个笑着说:“你们看,这是我,那是他···。”老师笑着说:“这是课前老师趁你们不注意的时候拍的,大家喜欢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吗?”课堂上的气氛立马变得活跃起来,学生都开心地回答老师说喜欢。老师笑着说:“同学们,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也能学的这么开心,你们都是最棒的。”吴老师以照片为师生之间关系的切入点,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第二:激起学习的欲望。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始终保持在老师的教学之中。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凑十法”一课中,老师和学生一起计算“9+4”,“9+5”,“9+9”这类算式时,学生觉得很奇怪:老师为什么总是比我们算得快?这时教师微笑的问大家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算这么快吗?老师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凑十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这位老师用这种方法充分调动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二、学会调节情感
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为学生在各方面并不成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品德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安排,需要教师的指导。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有效的驾驭课堂,与其知识含量有着重要的关系。首先得让学生知道你知识渊博,精通广泛,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们才会信服。其次课前要认真仔细地做好备课工作,特别是教学内容要正确,教学方式得当、课堂气氛热烈,并且做到在课堂上板书规范、结构合理、作业适当,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新知识,而且要让他们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二年级学生学习完算盘后,我讲解了这样一道题:“在算盘上拨出142,”学生一看是做过的类似题目,觉得很枯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我说这个题目我来换一下:“在一个算盘的百位、十位和个位上共有7个珠子靠梁,你能拨出多少种不同的三位数,动手试一试吧!”学生顿时集中注意,积极思考。这时我又追问:“给你们的7个算珠怎样拔出最大的三位数,最小的三位数呢?”学生情绪持续高涨,都在小组内讨论着怎样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当我们提出的问题有些难度时,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
有一位知名的教育学者曾经说过:“想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应该要懂得学会倾听学生,除此这以外,没有别的方法。”所以,教师的每一次倾听,都是课堂对话新的开始,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了倾听就没有所谓的对话,没有了对话,就无法进行教学活动。总之,有了老师的倾听,学生就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创造灵感,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得到发展,数学课堂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快乐和有趣的。一位年轻的教师在讲解余光中的《乡愁》,先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话音刚落,一位同学突然站了起来说:“老师,乡愁既然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邮票那么小,哪容得下那么多人?”老师非常生气的说“XX同学,你为什么总是喜欢钻牛角尖,这样你的学习成绩怎么能好?”,这位同学听到老师的训斥满脸通红,很失落的坐了下去,欲言又止。作为一名老师,当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意见时我们应当给予鼓励,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第二,作为教师应该学会转变自身的角色,学会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最后,在鼓励学生发言的同时,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够结合所学的内容说说自己的不同看法。
四、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因此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依据教材的性质、学生的现状巧设问题,通过问题来指导学生,让他们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好奇,主动的带着求知和兴趣去学习,从而达到高效课堂。上课时,教师巧设问题情境,这样对学生会有较强的吸引力,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进而老师可以顺利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例如,学生在学习“长度单位”的知识点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小裁缝”的故事,从前有个裁缝店,店里有一个师傅和一个小徒弟,某一天,店里来了一位客人,他想要做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小裁缝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客人。裁缝师傅很熟练的量出了衣服的长度正好是3拃,小裁缝很仔细的在这块新布料上拃了3拃,很快就裁出了衣服,并把衣服做好了。没过几天,客人过来拿衣服了,并把衣服往身上一穿,“实在是太小了”,顾客埋怨道。师傅听到声音赶紧走了过来,用手量了量,非常生气地对小裁缝说:“我告诉你他的身长是3拃,你怎么做成了两拃。”小裁缝心想:“我量的是3拃呀,怎么会变成了2拃了呢?这是怎么回事?”善于观察的同学们,这位可爱的小裁缝遇到了怎样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能帮助他吗?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在小组内开始议论起来。笔者以故事中的问题为指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故事引入使课堂效果变得更加有趣生动,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这样大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邱吉成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裁缝论文; 情感论文; 同学们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