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若干国情分析(下)_贫困地区论文

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若干国情分析(下)_贫困地区论文

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若干国情分析(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情论文,我国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社会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当前,我国社会文化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传统社会文化中的某些部分并不因时代变化而失去作用,成为维系当前社会文化的核心或是阻滞社会文化变革的势力,某些部分的革新又会超前于当前的社会环境,成为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同时,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必然伴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因此,辩证地看待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就必须看到社会转型对文化变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甚至深刻地影响到处于社会结构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连带对教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

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是由三重转型所构成的巨大社会变迁,一是从传统的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的转型;二是由资源紧缺时的计划经济向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市场经济转型;三是从传统人文精神向现代人文精神的转型。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现代化建设有促进作用的部分主要有:(1)重视现世,要求人们致力于在人世间建立一个富裕、公平、文明、和谐的“治世”和“盛世”,希望人人各得其所,这比重视来世的宗教更具有鼓舞和激发作用,对现代社会和生产的发展也具有激励作用。(2)重视人及其作用,儒家宣传“仁义道德”,即是重视人,以民为本,不仅要富民、利民,而且要教民,“导之以德”,以德教化,尤其提倡以领导人的榜样作用来感化人、带动人、形成群体的强凝聚力。(3)重视群体利益,传统文化认为富家与富国是一致的,摒弃损民贫国来富家的行径,在个体之间的经济利益方面强调“均”,提倡各按自己的“分”来谋取财利,从而在个体之间形成利益的均衡。(4)重视长远利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可以为谋求长远利益而忍让或牺牲近期利益。(5)重视从总体角度分析事物,强调自然界的有机性和统一性,人与自然应形成和谐关系并参与自然的创造历程,“天人合一”。

总之,在传统文化中有关“创生”、“变通”、“制宜”、“和谐”、“中庸”、“诚信”、“敬业”、“群性”等原则,对于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40多年中,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多次批判、继承、反思的过程。在近年来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在我国继续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19)我们应当重视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助于塑造现代国民性格的、克服工业化伴生的种种道德“滑坡”和弊端的精华部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面临社会经济多重挑战的文化转型的大方向,扭转曾经以物质利益和物质文明衡量一切的社会价值取向。

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梳理、研究和继承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并教育青年一代,意义十分重大,如果仅就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看,我国传统文化有重视教育、崇尚知识的一面,同时,由于千年之久的“学而优则仕”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传统文化中还有过分注重考试的作用、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面;传统文化确有“天地君亲师”、尊敬师长的一面,但也有过分强调“师道尊严”、限制教育民主的一面;传统文化中有提倡“有教无类”的积极作用一面,也有在实施过程中轻视女性和下层阶级教育的一面;传统文化中既有重视人文伦理道德教育的一面,也有忽视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面;既有“经世致用”的一面,又有“六经注我”、脱离生产和社会实践的一面。这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在我国现代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程度不同的痕迹,如何弘扬民族文化中关于教育方面的优秀传统,并注入现代化的新内涵,这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2.外来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

工业化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是跨国界的,工业化社会中对发展程度的最主要判据就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无论是从工业化前期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还是中后期注重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目标,都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跨越国家、跨越文化的判断尺度。对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阶段来说,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成为判断吸收进步的外来文化的重要判据。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更需要不断借鉴和参考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应当说在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大潮面前,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中,西方社会已经在发展经济和扩充综合国力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反省和调整,西方文化中重视法制、重视个人权益和积极性、发展科学技术、注意环境保护等方面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有益的经验,在发展教育方面,为适应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发展,重视科技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产学研相结合、教育为社会和社区服务等一系列有益的经验也值得我国在改革和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参考和借鉴。

50年代到改革开放,我国基本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是政府办学、包揽过多、高度集中的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如果仅看到这一时期出现的种种弊端是照搬了外来的苏联模式,也不够全面,其实到60—70年代,我国的经济体制与教育体制都出现了与苏联不同的国情特点,也进行了不少调整。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总体上看,这种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正好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在西方社会对我国多年经济封锁、我国综合国力相对十分薄弱的条件中,这种体制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因此,一种外来文化能否被吸收、消化,最主要的附着点是经济和社会的体制、结构及运行环境。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最能起到参照作用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市场经济的经验,在借鉴、吸收发展经济的经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西方发展教育的做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近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同西方文化中腐朽没落的糟粕不断进行着斗争,如西方社会中物质利益至上、急功近利、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人际关系冷漠、庸俗色情文化泛滥、吸毒、暴力和黑社会等现代病,是我国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相适应的精神文明的过程中需要始终警惕防范的。特别是高新技术和计算机国际交互网络日益进入我国生产生活领域后,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条件下不同文化的相互渗透是必然的现象,我国的大学历来是高新技术研制、开发、引进、吸收的主力军,同时整个教育系统又是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庞大用户,如何在高技术条件下坚持以我为主,弘扬中华文化,抵御外来文化糟粕,将是教育系统面临的新的挑战。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教育发展

在文化历史传统与教育的关系上,思想道德建设与德育发展的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并有丰富的道德规范及其教育内容。在这些规范中,既有人类优秀的道德传统的文明成果,又有时代局限的封建糟粕。近代发展史上传统文化伦理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变革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我国经济体制出现重大转型的时期,社会文化也会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对于有力地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对于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巨大热情和振奋艰苦创业的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建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提出了今后15年的主要目标。(20)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要在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中,培养出具有新的文化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对教育事业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意味着形成一个从学校到家庭、社区、社会乃至全民族的良好的宏观文化环境,而教育系统也应积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今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领域中,教育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各项任务,都与同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观目标相一致,有些方面,教育将发挥比较直接的作用:另一些方面则可能发挥间接的作用。总体而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奠基工程”。

从人口覆盖面来看,每年有2亿多青少年在各级各类普通学校学习,有近7000万学生在各级各类成人学校学习,还有数千万的工人、农民、管理干部、军人和其他在职人员接受短期进修和培训,接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从地理覆盖面来看,93万所普通学校和61万所成人学校,加上数十万的业余培训教育机构,遍及每一省、市、自治区的城乡各个角落,牵动千家万户。

从功能上看,如果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在适当的年龄段接受适当的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将对其一生都有所影响,目前,学校教育对学生的道德教化和社会化的功能是难以替代的。反过来,学校外部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也会对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部分地区在局部实行较大面积的学生“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即说明,在相对稳定的社区环境内,完全可以实现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协调发展。教育在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需要的同时,应当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要根据不同阶段教育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加强基本国情、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国内不同民族文化及区域文化与教育发展

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是从基本国情出发的现代化,我国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国内不同民族文化以及不同区域的文化对教育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学校教育过多强调统一性,不同民族居住的地区之间,在学校课程、教材和教学计划等方面须完全服从国家教学大纲或有关文件的统一要求,忽视了当地文化的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进行全国范围的教学大纲、课程、教材改革的同时,在民族地区推进双语及多语教学,试行非正规教育,在不同发展水平和地理条件的地区开发乡土教材和开展实用职业技术培训等,为不同民族聚居地区和不同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91.02%,各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为8.98%。(21)同年全国各级普通学校在校生中少数民族的比例分别为:小学9.1%,普通中学6.5%,职业中学5.3%,中技6.4%,中师10.4%,高等学校6.5%,尽管少数民族学生在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还偏低,但考虑到从8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呈上升趋势,加上逐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预计到下个世纪初,各级普通学校在校生中少数民族的比例将接近同龄人口自然比例。在这样的发展前景下,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还必须重视保持民族文化的特性,教育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必须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习俗,把重点首先放在培养当地少数民族教师和管理干部上,其次是培养当地科技推广和开发人才以及开展各种培训,不断探索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与当地文化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

此外,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因而在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亚文化圈,共同构成大中华文化,各个亚文化圈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既是人口在地域农业牧业和商品经济贸易方面分工的产物,又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难以平衡的体现。在这里我们暂不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亚文化圈”,只看一下与学校教育以及文化艺术有关的近现代“亚文化圈”,诸如:中原京派文化、江浙海派文化、闽粤岭南文化、江汉楚文化、四川蜀文化、陕甘华夏文化、辽吉黑关东文化等等。

一般说来,在这些文化基础较为雄厚、教育传统风气较为浓厚的地区,近年来的教育发展水平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即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暂时还不很高,却在教育事业方面有较大进展,从而逐步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样,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近年来在对西北西南若干地区进行义务教育抽样调查时也发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样较低的条件下,在文化基础十分薄弱的地区,教育发展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在根据当地特点适当优先发展教育方面,缺乏形成共识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因此,在分析国内不同地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时,应当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考虑到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特别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需要更新观念,加大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应当注意多样化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提倡因地制宜地办教育,在教育的目标、内容、培养规格、手段、途径等方面要适应地区差别,以形成不同地区有利于发展教育的文化氛围和重视人才的社会文化环境。

——应当转变教育界的教育观念,向开放的、多样化的、民主化的终身教育体系方向发展,适应当前地区差异是为逐步缩小地区差异做准备,以全局和前瞻的观点,充分开发和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走进21世纪的人才和劳动者。

——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风校纪、校容校貌以及校园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方向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对当地社区文化以及全社会文化形成良好的辐射作用。

五、地区发展不平衡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从有关人口、儿童生存、卫生健康和营养等指标看,我国在大多数指标上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与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例如,我国的预期寿命指数和教育成就指数均进入中等发展水平,只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数仍处于低发展水平,整体人文发展指数进入中等发展水平,在174个国家中排第111位,比人均GDP指数的排序要好12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国际组织专家也认为:“中国在过去四十年间的经验表明,在一个具有低人均国民收入的国家中,由于实施正确的政策,同样可以取得与那些人均收入高得多的国家中同样的人文发展水平。”(22)但是,全国平均值可以说明我国的总体水平,却不能描述各地区之间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和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

不同地区在多方面呈现出比较典型的二元或三元结构,即: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而农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20%;500多个城市与2000个县、几万个乡和几十万个村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农村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与相当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东南沿海地区许多农村已经接近“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而全国尚有6000多万农村人口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这种生产力的落后和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不仅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公有制,而且存在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此外,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不发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还不充分,法制还不够健全等等,这都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特点

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最突出点反映在经济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历史、自然环境、人口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主要体现在:

第一,地区经济比重不平衡。按照全国地理位置划分,东部(沿海)地区含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广西;中部地区含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含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23)根据1980年当年价计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GNP占全国GNP的比重分别为52.2%,31.3%和16.5%,到1992年(当年价),这三个比重分别为56.6%,28.0%和15.5%。(24)说明十多年来三大地区间的经济实力的差距有所扩大,其中中部地区比重下降比西部要快。

第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不平衡。1979—1992年,东部地区GNP年均增长率为9.2%,高于同期全国8.98%的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为8.3%,西部地区为8.8%,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从三大地区乡及乡以上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看,1981—1995年,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1.8个百分点,1986—1990年扩大为19.5个百分点,1991年为37.4个百分点,到1994年回落到30个百分点,(25)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地区间人均GNP和收入水平不平衡。1979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均GNP与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分别为32.2%和44.5%,到1992年这两项差距分别扩展为43.1%和50.5%,分别扩大了10.9和6.0个百分点,(26)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京津唐地区、辽东半岛、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历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处或毗邻林区、牧区、油田、矿区的农民也处于较好水平,但在北起冀晋,南至云贵,东起皖赣,西至甘青的“中腹部”存在一个低收入的地带,从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近2500个县中,中央和各省、自治区扶持的贫困县近700个(其中国家级扶贫专项贷款县有331个),分布在20个省和自治区,农村人口约2亿人。通过十多年的努力,一半以上的地区摆脱了贫困。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592个县被列为八七计划贫困县,分布在25个省和自治区(其中5个省自行解决扶贫问题),70%的县地处西北、西南和中部的深山区和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绝大多数分布在上述“中腹部”地带。

2.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背景分析

目前,我国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一定的连带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4年一项地区比较分析表明,在选取的经济性基础设施指标中,邮电通讯和交通运输与各地区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最高(0.9325,0.9038),能源供给与其存在相关系数(0.7921);在社会性基础设施指标中,相关系数较高的是学校教育和卫生保健(0.8496,0.8037),说明在地区经济建设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是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相关系数较低(0.7826,0.4720)。该项分析还显示,从基础设施综合性指标看,沿海地区状况普遍较好,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位于西部和中部地带,沿海地区中的广西和海南因开发较晚,基础设施水平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而区域差异最大的基础设施是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和学校教育。(27)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1995年的同类地区分析也表明,在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存在一定的关联。在选用1990—1991年各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发展综合指数(中国社科院推荐)(28)和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三项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三者高度相关,由于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反映的是过去几十年国民受教育的平均水平,如果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往往与当地人口教育程度较差以及社会发展水平落后有很大关系,据此可以判断和分析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运用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和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一定范围的预测。(29)

我们从上述三项指标的相关分析看到,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方面,比较明显地呈现出沿海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三个梯度。而且,以社会发展指数为传递变量,将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NP、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教育发展程度的指标连接起来。90年代在确定全国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目标时,我们曾采用对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灵敏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已经解决温饱的地区普及小学教育的可能性比特别贫困的地区大五倍以上。从义务教育若干指标来看,我国城市县镇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边远和贫困地区比沿海地区落后十年左右。(30)

目前,我国各地教育发展的结构和总体水平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差距拉大,如小学阶段辍学率,沿海地区一般控制在1%以内,而西北西南地区则达到3%以上,个别省区高达6%以上,沿海地区初中阶段辍学率一般在4—5%,而西北西南不少地区在6—9%;沿海地区中小学危房比例一般均在1%左右,而西北西南地区这两个比例均在7%以上。尽管全国90%以上人口的地区已经普及了小学教育,全国各省之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的总体差异已不太明显,1995年沿海地区各省均在99%以上,西北西南各省(自治区)则不到97%,其中一些省区女童入学率不到95%,但是据部分西北西南省区的抽样调查,相当一部分贫困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还在90%左右徘徊。如果再考虑办学条件、经费水平和教学质量等因素,贫困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就差得更远。

我们认为,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问题应当放在突出的位置。如果说我国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农村义务教育的难点在贫困地区,其中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是义务教育进程中的难中之难。在这些地区,由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落后,自然地理环境恶劣,人口增长过快,义务教育长期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仅在40—80%之间,部分贫困地区未入学学龄儿童中90%是女童,普遍存在着小学校舍不足,危房比例高,学生课桌椅缺口大,文体设施、图书、教学用具和实验条件奇缺,师资平均素质较差而且队伍不稳,教育经费没有保证。

从初等教育验收情况看,1987年未验收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当年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低92.6元,到了90年代初,未验收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同年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低161.5元,可见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更加集中在特别贫困的地区。另据1993年统计,全国小学的图书配备达标率为21%,理科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为15%,教学分组实验达标率为10%,同期农村小学(含县镇)占全国小学校数的95%,占全国小学生数的88%,可见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办学条件差是全国平均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贫困地区积极开展义务教育扶贫工作,是关系到各民族共同发展、摆脱贫穷和愚昧、巩固边防的大事,是提高贫困地区人口及劳动力素质,将潜在的资源合理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经济实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配合国家“经济扶贫、综合治理”发展战略的重要配套措施。

3.区域发展不平衡是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基本国情特点之一

进入90年代,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估计区域发展不平衡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基本国情特点之一。目前,国内有关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分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三大地区梯度趋向于两大地区梯度。由于90年代初期以来改革开放的新的进展,生产力分布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以至于原有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的梯度发生显著的变化,趋于形成沿海和内地(或称东部和中西部)两大生产力水平的梯度。

——不平衡性具有结构分层的特点。不仅沿海和内地之间发展存在不平衡性,沿海地区内部、内地省区内部以及某一省区同样存在着不平衡。例如粤北、闽西、鲁西南均属沿海省份的欠发达地区。更重要的是,在沿海和内地均需特殊考虑所属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而不同类型贫困地区面临的发展条件和困难也是千差万别的,例如,同样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鲁皖豫等大片地区脱贫致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而另一部分西北西南贫困地区因自然条件太恶劣,体制改革并未收到解放生产力的显著成效。

——在沿海和内地两大板块中进一步分化经济区域。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2010年远景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经济内在联系和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在未来15年内,逐步形成七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即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的西北地区,以进一步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全力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31)

——区域教育发展最突出的是与人口分布和城乡结构密切相关。当然,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有其经济、地理、民族等诸多因素,但教育的人口特性在区域发展中格外突出。在普及义务教育的问题上,贫困地区之所以成为难点,很重要的因素是贫困地区人口比例虽小,但所居住的国土面积在一半以上,少数民族的比例也较大,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普及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也是因为我国农村人口的比重仍然高达70%左右,义务教育和初中阶段职业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区域教育发展中城镇和发达农村地区将越走越快。城镇和发达农村地区在率先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会对初中后、高中后各类教育产生更高的社会需求,在这方面与一般发展水平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不平衡状况,将有扩大的趋势。但目前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布局虽不平衡,但地区之间中高级专门人才的流动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城市之间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数量的差异在缩小,而质量方面的差异在增大,大中型城市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比较齐全,在吸纳高级专门人才就业方面比小型城市和县镇具有更大的优势。沿海比内地同类型城镇也具有更多的优势。

——重视利用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实现区域间合作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是承认不平衡,努力从不平衡逐步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教育发展,近年来沿海地区利用有利条件已经率先发展起来,带动了全国的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今后内地也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步伐,对于贫困地区则需要沿海和内地比较发达的地区的支持和帮助,更需要国家方面的扶持。沿海和内地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可以优势互补的合作发展前景。

4.从国情实际出发制定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发展战略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从“九五”计划开始,国家将更加重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积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支持东部地区的持续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地区差距扩大趋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投资开发政策、财政支持、政策性贷款、国外贷款、支持贫困地区项目等),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首先,东部地区要多利用国外资金、资源的市场,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依靠高新技术、集约经营,重点发展资源消耗少,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同时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在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为全国提供新的经验。其次,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强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使资源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32)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不考虑地区间不平衡特点采取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在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进程中都导致了多次政策失误,造成发展中的多次曲折。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发展不平衡特点在决策中得到重视,因为各地发展条件不同,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和体制改革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近年来出现的地区间差距扩大的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区域教育发展战略上,目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基本上形成了两个重要共识:

第一、兼顾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特点。在确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上,在部署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提出全国总体战略方案,各地区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分阶段的发展与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特别强调的是,要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级决策、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别评估检查,例如,在全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以及初中阶段办学模式多样化方面,《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就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比例的地区分别确定了目标和进度,(33)兼顾了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特点。

第二、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区域教育发展中,沿海和内地中等以上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在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师资队伍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潜力,而贫困地区在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方面几乎是全方位地落后于沿海和内地的发达地区。预计到2000年,我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将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80年代末的教育发展水平,大城市市区和有条件的沿海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地区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在城镇还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与此同时,约占总人口10%左右的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地区,重点普及5—6年小学教育,而占总人口5%左右的特别贫困地区,只能普及3—4年小学教育。(34)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目标存在如此大的差距,为此必须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如果没有得力的措施,特别贫困地区连上述很低的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

从“实施义务教育主要靠政府投入、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主要靠国家扶持”的原则出发,各级政府正在重视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问题。在“九五”期间,国家教委和财政部组织实施一项“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央和地方政府总投入将超过100亿元,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中覆盖大部分国家级贫困县,重点改善这类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35)

除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外,还要积极促进经济发达地区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提高全社会参与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在各单位各部门的现行扶贫项目之间加强合作与协调,进一步提高扶贫项目的效益。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关于教育发展的国情分析是很初步的,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面向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教育是基础,关系民族振兴、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现代化,特别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教育、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为此,整个教育事业都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大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研究探讨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本报告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的分报告之一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2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93年11月14日通过)。

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印发)第(2)条。

④“不比不知道,一比……来自我国自然科学家们的报告”,载《中国教育报》1995年11月12日第一版。

⑤联合国开发总署:《人类发展报告》1995年。

⑥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5年。

⑦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第二部分。

⑧江泽民同志与上海、西安、西南、北方四所交通大学领导座谈时的讲话(1996年3月28日)。

⑨ (11)(23)(25)李京文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年。

⑩《中国统计年鉴》199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3)(16)同⑦第四部分。

(14)《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0—199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15)郑京平等:《辉煌又五年:“八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载《中国国情国力》1995年第9期,第16—19页。

(17)陈锦华:《“八五”辉煌发展的五年》,载《求是》1995年第19期,第10—15页。

(18)王衍诗:《经济增长方式:至关重要的转变》,载《光明日报》1996年3月1日。

(19)《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995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第六部分。

(2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建议》(199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21)国家统计局公报“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新华社电讯1996年2月14日。

(22)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儿童状况》1994年。

(24)(26) 魏后凯、刘楷:《中国地区差异变动趋势分析及预测》,载《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年第1期。

(27)李伯溪、刘德顺:《中国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1994年第99期。

(28)吴寒光主编:《社会发展和社会指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08—109页。

(29)张力:《中国教育指标体系述评报告Concept Paper on Quality of E-ducational Indicators(P.R.China)》(UNESCO)1994年。

(30)郝克明、谈松华、张力:《我国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经济环境与发展趋势》,载《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31)(32)同⑦第六部分。

(33)(34)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4年7月3日)。

(35)《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开始实施》,载《中国教育报》1996年5月8日。

标签:;  ;  ;  ;  ;  ;  ;  ;  

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若干国情分析(下)_贫困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