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羊膜移植与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比较论文_邓显峰 张军艳

邓显峰 张军艳

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新鲜羊膜移植和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眼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翼状胬肉患者110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新鲜羊膜移植法,对照组进行自体结膜移植法.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复发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实验组角膜散光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新鲜羊膜移植法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 新鲜羊膜移植; 自体结膜移植; 翼状胬肉;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43-01

翼状胬肉是眼部慢性炎症,临床眼科常见疾病.胬肉发病可单眼或双眼, 胬肉外形类似昆虫翅膀而得名[1].翼状胬肉随着炎症加重而增大,侵蚀角膜甚至覆盖瞳孔.传统临床治疗方案是将胬肉单纯性切除,复发率极高,且预后效果差[2].随着眼科移植手术的研发和应用,临床中逐渐应用新鲜羊膜移植技术和自体结膜移植技术治疗翼状胬肉.本文对比研究上述两种移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眼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1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单眼发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5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53.1±3.5岁,病程:3-10 年,平均病程:6.2±2.1年,原发:31例,复发:24例;对照组55例患者中,包括: 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2.4±3.5岁,病程:2-10 年,平均病程:6.7±2.2年,原发:32例,复发:23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等资料不具有临床差异(P>0.05).

1.2 方法所有手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术前72h使用抗生素类滴眼液,眼部及面部局麻.胬肉内注入微量肾上腺素. 实验组进行新鲜羊膜移植法,分离胬肉、巩膜、球结膜直至角巩膜缘,切除胬肉组织,电凝止血.使用新鲜羊膜平铺在巩膜裸露区域,羊膜上皮朝上,与浅层巩膜缝合固定.术后遮眼. 对照组进行自体结膜移植法,剪开球结膜、钝性分离结膜周围组织、胬肉及巩膜,电凝止血.胬肉完全刮除,患者眼球向下凝视.获取少量结膜铺在巩膜裸露区域,将角膜与移植结膜边缘缝合、固定.术后遮眼.

1.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和观察指标[3]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治愈:经治疗,患者角膜恢复透明、结膜外观整齐,无充血现象;复发:经治疗,6 个月内患者结膜出现充血、增厚,胬肉重新侵入角膜.观 察指标:视力和角膜散光检测使用视力检测表和检测仪,由眼科专业医师测量.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实验研究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7.0处理文中所得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记录,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记录,进行卡方检验.统计学结果中P<0.05表示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2 结果2.1 治疗效果统计实验组治愈51例,治愈率92.73%,复发4例,复发率7.27%,对照组治愈40例,治愈率72.73%,复发15例,复发率27.27%.实验组临床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复发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记录数值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愈和复发情况统计[n(%)]

3 讨论翼状胬肉是眼睛长期遭受外界刺激性物质损伤,发生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具体发病机制不明,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中晚期胬肉逐渐增长、侵犯角膜甚至遮蔽瞳孔,导致视力减退、散光加重、出现重影等[4].临床传统治疗采取保守药物疗法,临床效果不明显,进行单纯性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极高, 患者需多次手术[5]. 临床眼科移植术的发展和经验丰富,胬肉治疗开支羊膜移植治疗,治疗结果得到临床认可.羊膜是胚胎发育中组织之一,透明、不含血管和神经.羊膜还有丰富的生物蛋白酶抑制剂,消除组织炎症反应、抑制心血管生发,贴敷于结膜组织周围能够促进切口愈合、加快眼球表层上皮化,抑制胬肉的发展[6].

本文对比研究新鲜羊膜移植法和自身结膜移植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手术治疗后,实验组视力水平显著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角膜散光度显著降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应用自身结膜移植法具有一定的治愈作用,排斥作用小,但是缺乏蛋白酶抑制剂,不能够阻止血管生成和炎症缓解作用,且自体供应结膜的大小有限,不适用于翼状胬肉范围大的患者,临床效果不佳.羊膜供体不受到病灶范围大小限制,且缓解患者术后眼干等症状,促进角膜缘细胞增殖,重新形成保护屏障,对翼状胬肉侵犯角膜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综上所述,新鲜羊膜移植法和自体结膜移植法治疗翼状胬肉均有一定的临床作用,新鲜羊膜移植法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自体结膜移植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减轻患者病痛,术后患者视力及角膜散光恢复效果佳,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眼科治疗提供参照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1] 张亦田,郭灿新,李润铭,等.两种不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40-41. [2] 李春梅.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比较及泪膜稳定性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2):2535-2537. [3] 刘建君,陈梦平,杨潇远.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34(8):630-631. [4] 王雅坤,王虹,解正高.显微手术应用不同缝线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6):599-601. [5] 周金长.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 10(36):111-111. 6] 安春燕,孙梅.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1977-1979.

论文作者:邓显峰 张军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4

标签:;  ;  ;  ;  ;  ;  ;  ;  

新鲜羊膜移植与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比较论文_邓显峰 张军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