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高效利用论文_方忠梅

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高效利用论文_方忠梅

方忠梅 浙江省宁波市姜山镇朝阳小学 315100

一、背景

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懂,但到自己练习时,总感到困难重重;在做作业时,许多题目老师讲过了、自己做过了、甚至考过了,却无从入手;在测试或考试时,同学们都会有做错的题目,也许下次考试还是会错。在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是我们学习中的知识漏洞。我们往往会处理一些直观的或是熟悉的数学问题,而对那些不具体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质,不能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模型或过程去分析解决。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知识结构的残缺和认识上的盲点造成的,平时做习题很少进行反思,做错时只就错题改题,不能对知识系统和数学方法进行归纳。那么如何弥补这些漏洞呢?凡是善于总结失败教训的人往往比别人多一些接近成功的机会,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因而整理错题集不失为一剂良策。错题是学生学习成长进程中烙下的印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足之处的信息显示。如何减少错题、预防错题的发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难点。而对错题不闻不问也是对错题资源的一种糟蹋,是对错题资源的低效利用。如何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学生的错题资源,是许多老师在思考和探索的。

二、思路

合理有效地利用错题可以按“作业错题的分析与整理”、“作业错题的讲评”、“讲评后的练习与检测”几个步骤来进行。错题分析与整理是讲评的基础;错题的讲评要对症下药,防微杜渐,举一反三,针对学生不同的错误类型进行讲评;讲评后的练习与检测能使学生在对比中把握特征、在归类中领会规律,使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思维能力更加完整、缜密,从而减少错误的再发性。

三、实施情况

1.错题分析。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题,我们不能无奈地、被动地采取“错题——改正”这样单一循环的方式,而应该以研究者的角色,以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让错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度探究的学习资源,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载体。

错题本不是简单地将题目和答案抄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和预防类似错误出现的方法。这是一个自身逐渐学习和修正的过程,会让自己对这一类错题的认识逐步加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对于一些题目很长的错误,大家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做法,比如由父母帮助抄录题目但是由孩子自己重新解题并总结,或者将有关试卷复印,然后剪切下来错误的题目粘贴在错题本上等等,从而节省孩子的宝贵时间。

2.错题整理。错题整理分类:按内容分类,可使知识系统化;按错因分类,可举一反三、事半功倍;按题型分类,可化繁为简、集中目标。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如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了方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

前面的工作仅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对“错题集”中的错题,不一定说订正得非常完美了就证明你这一知识的漏洞已经弥补好了。对于每一个错题,还必须查找资料或课本,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作出解答。如果没有困难,说明这一知识点你可能已经掌握了;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则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还要再深入一点。

3.错题集的使用。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教师应精心备课,把每个学生的错题集总结分类,找出大部分错误的根源,并将这部分题型和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将数学题型划分为两大类:考察基础的知识型题目和考察综合运用的能力型题目。可做成PPT或习题集,采取课堂穿插讲评和单元集中讲评结合的方式;也可以作为辅导学生的典型例题展开讲练,让学生感悟、积累、提高;还可以作为复习课的课堂作业和单元过关测试题。

在每周一次的集中讲评中,在讲评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己出题,让其他同学自主参与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利于老师从学生的表述中发现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点拨。根据学生作业错误原因,采取不同的讲评策略,使错题讲评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努力使错题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学生也要经常翻阅自己的错题集,作为考试之前的复习资料,这时候可让学生重读、重做错题。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然后找与该题变化不大的题目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方法,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错题集的作用。

四、期望产生的效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错题正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带有童气的、十分宝贵的一种“利教研学”资源。善抓“错题点”,可以归类追因,找出对策;可以研错纠错,反败为胜;也可正误对比,探悟真知;还可以反思教法,改进教学……要找出教师误导的源头,关注学生出错过程的体验,讨论纠错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点石成金巧让错题“坏事变好事”。

错题集还可以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研究者,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使学生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利用好错题资源,原本的错误就成了磨刀石,“错误”也美丽了起来。

论文作者:方忠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高效利用论文_方忠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