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力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由以货物贸易为核心转向以服务贸易为核心。本文将从两个层面就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提供较为全面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制定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一、服务贸易竞争力——基于理论视角的考察
(一)比较优势学说下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来源
传统的比较优势学说被奉为市场性竞争力优势理论的基础,其从国际分工与交换的角度对竞争力的来源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解释。在传统的比较优势学说下,各国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如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等)的差异成为国际竞争力的直接来源。但是比较优势学说是建立在商品(货物)贸易基础之上的,其对服务贸易是否仍然适用就成为问题。理论界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大体上形成了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服务与商品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不能“生搬”比较优势理论用于分析服务贸易(G.Feketekuty,1988)。R.Dick & H.Dick(1979)以要素禀赋为基础,未能发现基于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模式。H.Schaumburg-Muller(1984)指出现存的商品贸易理论即使对商品贸易本身的适用性尚存在很大的争议,因此对服务贸易来说,该理论的应用前景就更值得怀疑。若比较优势不能适用于服务贸易,自然也就无法用此解释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来源。持类似观点的还有H.Daly(1981)、Van Holst(1981)、G.Sampon(1985)和R.Snape(1985)等。
第二种观点认为作为一种简单的思想,比较优势论是普遍有效的。美国著名国际经济学家R.N.Cooper(1987)坚持认为:“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较优势论是普遍有效的,……正如存在于商品生产中那样,比较优势也存在于服务业中。”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来源可以用比较优势学说加以解释。A.Sapir & E.Lutz(1981)指出,一个国家要素配置对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有重要影响。J.R.Lee & D.Walters(1989)指出:“和增加一定的货物生产一样,许多国家在增加特殊服务贸易。这些变化起因于自己的国家要素(national factors)优势。”I.Kravis & J.Bhagwati(1986)、R.Falvey & N.Gemmell(1991)认为要素禀赋决定的服务价格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之间具有相关性,认为发达国家在技术密集型服务上相对价格较低,具有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在工程承包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D.R.Davis & D.E.Weinstein(2001)分析了南北半球不同的贸易模式的出现是由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并且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认为北半球国家服务部门的不同竞争力是由于服务要素禀赋的不同。因此,在此观点下,国家间要素禀赋的差异也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来源。H.Svaleryd & J.Vlachos(2005)以OECD国家的金融服务业作为分析对象,认为OECD国家金融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来源于要素禀赋上的优势。P.Kiduff & Ting Chi(2006)以纺织品为分析对象,研究表明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长期国际贸易分工模式使高收入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享有比较优势,而低收入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优势,验证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其在变化的国际环境下对国际竞争力变化的影响。N.Bilalis & L.Wassenhove(2006)等学者采用INSEAD(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IE(Industrial Excellence)模型对欧盟的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进行考察,得出纺织服装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提升其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P.Zientara(2006)研究了欧盟的服务业状况,他认为服务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工资收入的3/4和就业的4/5,因此服务业竞争力的提高在于放宽就业保护条例。
第三种观点认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适用于分析服务贸易,但同时也存在局限性(K.Tucker & M.Sundberg,1988),因此必须加以修正。A.Deardorf(1985)从比较优势说用于服务贸易的局限性入手,借助标准的H-O模型,通过改变其中的个别约束条件,成功解释了服务贸易是如何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的。D.Burgess(1990)认为,对标准的H-O-S模型做简单修正,就能获得适用于描述服务贸易的一般模型。D.Schumacher(2001)采用引力模型对产业层面的国际贸易流动进行研究,他对要素禀赋理论做了简单修改,以人均收入代替要素禀赋理论中的资本劳动比,得出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人均资本对双边贸易具有正效应,而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则具有负效应。M.Maffezzoli & A.Cunat(2003)对美国的贸易增长进行了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1)在给定的要素禀赋情况下,贸易提高了分工程度;(2)国际贸易提高了国家丰裕要素持有者的收入,说明动态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解释美国的国际贸易增长情况。S.Dash(2006)采用H-O定理模型分析了服务外包产业的比较优势来源。他认为服务外包产业的比较优势是人力资本总量而不是人力资本比例。D.Davis & D.Weinstein(2008)在其著作中对要素禀赋理论是否适用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虽然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基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性的产业内贸易为主,其服务要素间的分工模式却是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T.Widodo(2008)通过对东亚地区的分工模式进行研究,认为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雁型”分工模式在东亚地区逐渐形成,并讨论了其对中国的影响,这也从侧面验证了比较优势理论对东亚地区的适用性。
总体来说,第三种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传统比较优势学说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服务贸易,但也必须承认,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不同于商品贸易,更具复杂性。
(二)新贸易理论下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来源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以克鲁格曼(P.Krug man)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学派。新贸易理论阐明了在不完全竞争和产业内贸易条件下,规模经济能促进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从而成为竞争力的来源之一。那么,在服务贸易领域是否也存在规模经济。
J.Markusen(1986)以生产者服务贸易为例,分析了规模经济对于服务贸易的影响。他认为在服务贸易中,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首先进入服务产业的厂商成本较低,在这一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可以阻止后来者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R.Jones & H.Kierzkowski(1990)建立了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指出市场容量的扩大和技术上的规模经济推动了生产过程的分散化,厂商从单一生产区段转向多区段生产方式,运输、管理、金融等生产者组成服务链,用于连续不同的生产区段。当生产过程逐渐分散到不同国家的区段进行合作生产,以利用各国不同的成本优势时,对国际服务链的需求就会明显上升,从而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
J.Markusen(1989)的服务部门内部专业化理论和J.Francois(1990)的外部专业理论进一步论证和充实了R.Jones & H.Kierzkowski的理论。J.Markusen发现,由于服务贸易(尤其是生产者服务)规模报酬递增显著,许多中间产品又具有差异化或与国内要素互补的特性,因此生产者服务贸易优于单纯的最终产品的贸易,这实际上分析了服务部门的内部专业化。J.Francois(1990)强调了服务在协调和连接各专业化中间生产过程中的外部集聚作用,他建立了一个具有张伯伦垄断竞争特征的产品差异模型,讨论了生产者服务与由于专业化而实现的报酬递增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者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生产的影响。
M.Eswaran & A.Kotwal(2000)认为在开放经济背景下,服务业分工的深化和规模经济的产生是提高服务业竞争力的因素。M.Porter(2000)分析认为服务业比较优势的构建在于地方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以及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创新效应。A.Deardorff(2001)以交通运输、金融和保险服务业作为分析对象,认为服务业竞争优势来源于降低成本,而成本的降低则来源于服务业对外开放所带来的竞争加剧。D.Kapur & R.Ranamurti(2005)比较了印度、巴西和中国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认为印度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高于巴西和中国的重要原因是有效的政府以及政府所指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J.Arbache & De Negri(2005)以巴西为例,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企业比较优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比较优势除了要素密集度之外,教育、技术和生产规模也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出口优势的因素。
(三)竞争优势论下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来源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1990)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这成为当前流行的国际贸易理论学说。他利用“钻石模型”,提出国家竞争力由生产因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行业竞争等四类基本要素和发展机遇、政府等两类辅助要素综合作用而形成。
对于“足以左右国家经济”的服务业,波特利用钻石体系对之进行分析,较好地解释了服务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他指出:(1)人才储备不可或缺。许多服务业在向复杂和专业领域发展的过程显示,能创造高级生产要素的环境对服务业竞争越来越重要。(2)需求条件是成败的关键。对服务业的国家竞争优势而言,需求条件可能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服务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和进步的阶段,许多新式服务业正在开创,既有的服务业则在重组和变革,需求条件使这个过程更为深化。捷足先登者为许多传统服务业缔造了可观的国家优势。(3)对相关与支持产业的提升效应。当服务业的相关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时,他们会孕育出其他的服务业,这种情形就和制造业提升相关制造业的情形一样。与信息科技相关的产业就是许多服务业中最重要的一组支持性产业。当国家能在商品或其他劳务方面形成相互依赖的国家优势时,也会开启一些服务业的需求。(4)企业战略与企业结构的同业竞争。当国家能提供不受限制且强劲有力的竞争环境时,就可以算是培养世界级服务的沃土。若是国内缺乏有效的竞争,该国的服务业将很难在国外成功。(5)服务业与产业群。竞争性的服务业有助于孕育或提升供应商和客户所属的产业,而竞争性的制造业也会刺激相关的服务业在国际上成功。服务业也是形成产业集群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则是创造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
二、服务贸易竞争力——基于实证研究视角的探讨
(一)国别视角下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国外学者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有一部分是基于国别角度的检验而进行的。如R.J.Langhammer(1989)通过对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四国服务贸易资料的实证分析,考察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关系。A.Meyer(1999)等在ISS(International Service Study)的研究基础上,比较了德国、英国和美国的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专业服务和宾馆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认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取决于每个国家的服务业部门的活力和本质。P.Windrum & M.Tomlinson(1999)通过对英国、德国、荷兰和日本四个国家的对比研究,认为德国是服务业落后国家,为保持国际竞争力需要对国内经济结构重新构建,而英国则是通过重建经济结构,构建“服务经济”的典型例子,同时通过对荷兰和日本的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一国在国家范围内的服务创新是提升服务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W.Ochel(2002)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服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他认为服务是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德国商业服务业公司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B.Seyoum(2002)也以德国为分析对象,认为商务服务部门是发展十分快速的领域,在研究服务贸易竞争力方面,服务的特殊性以及服务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并分析了德国商务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原因。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NBEPA,2002)分析指出商业服务业已成为荷兰经济的重要部分,荷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比其他OECD国家要快,竞争程度的加剧会提升商业服务业的竞争力和提高生产率。P.Reddy & G.Gairola(2002)指出,服务业已占多数国家GDP的较大比重,分析了服务国际化的原因和服务业的主要构成,并进一步指出可贸易的服务在过去十年中对各国经济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印度服务贸易发展的分析指出,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途径是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开放自然人流动形式的服务贸易,保持国内经济各行业的协调发展,消除土地、产品和劳动力市场扭曲,以及国际直接投资便利化。
Rajagopal(2004)以拉丁美洲为分析对象认为拉美地区较低的政府干预程度是该地区经济,尤其是金融服务部门具有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这也为该地区带来了全面的经济增长。J.Jensen,T.F.Rutherford & D.Tarr(2004)利用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D-S)的垄断竞争模型分析了俄罗斯加入WTO后,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等手段对于跨国服务提供者的影响,认为跨国公司获得比俄罗斯本国商业服务生产者更高的竞争力的惟一手段是外商直接投资,而加入WTO的最大获益者也是跨国服务提供者——服务跨国公司。P.Storm(2005)选择日本的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日本服务部门的发展和国际化,指出日本服务业对于GDP的贡献率以及就业比重要小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服务业虽然与大财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其国际竞争力并不高。N.Srivastav(2006)利用印度1980-1996年的数据分析了印度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得出印度服务产业持续的竞争力源于丰裕的劳动力市场和较低的工资水平,同时服务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Preissl(2007)以德国为分析对象,通过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联系的角度分析指出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货物加以表现,并对德国的“服务差距”问题进行了分析。H.Ahn & S.Lee(2007)考察了中国、日本与韩国三个东北亚国家的服务业现状,提出需要通过加强竞争和进一步开放来提升该地区服务业的效率与竞争力。
(二)服务业部门视角下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有些学者选取一个或几个服务业部门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进行考察,如A.Sapir(1981,1986)首先通过对货运、客运和其他民间服务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比较优势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之后又通过对工程服务贸易的实证研究,肯定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和发展中国家作为潜在服务贸易出口者的作用。S.Lall(1986)就海运和技术服务的国际贸易,对部分国家和中国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比较优势原理适用于服务贸易。
还有些学者从不同的服务部门角度,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如B.Hoekman & G.Karsenty(1992)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法分析了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上的比较优势。按照他们的分析,收入水平越高,金融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越大,人均收入在6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上拥有较大优势。但收入水平低的国家在一些服务贸易部门也拥有比较优势。P.Davis(1998)等研究了保险业的竞争力;P.Krugman(1999)等人则研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力。还有经济学家选取旅游业为分析对象,如G.I.Crouch & J.R.Brent Ritchie(1999,2000)认为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为其国民提供良好生活质量的问题,其中包含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旅游业正是推动这些广泛的社会目标的动力,因此选取旅游业为分析对象,对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进行了分析。J.R.Brent Ritchie & G.I.Crouch(2000)仍以旅游业为分析对象,对影响竞争力的因素进行考察,然后对旅游业进行实证分析,值得指出的是文章的模型具有长期的稳定性。J.Francois & I.Wooton(2000)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OECD的22个国家的交通运输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考察,他们指出市场开放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贸易量以及本国服务业市场结构都是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综合了以往研究,B.Seyoum(2007)从选定的特定的服务行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商务、金融、运输、旅游等方面运用RCA指数进行分析,为发展中国家提升各个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提供了有效的策略。P.W.Daniels(2000)则从保险和运输服务角度研究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生产性服务以及越来越多的基础服务具有可贸易性,这大大增加了服务的国际影响力。而货物的出口竞争力主要由蕴含在其中的专门技术以及智力知识等服务因素决定。C-C.Yang(2003)采用Kano模型分析了服务业竞争力,认为服务业竞争力不高是由于没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因此服务质量的提高与改善是提高竞争力的主要策略之一。
(三)产业互动视角下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还有些经济学家从产业间互动的角度,分析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来源,其中多以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行研究。A.Heshmati(2003)以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对象,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服务业生产能力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与制造业外包具有密切联系。G.Paolo & M.Valentina(2004)以OECD国家为例,指出制造业部门的专业化分工使得生产者服务业成为制造业部门的重要中间投入产品,因此制造业的发展对服务部门,尤其是生产者服务国际竞争力具有极强的拉动作用。G.Paolo & M.Valentina(2005)研究认为一个国家服务经济(主要指金融、电信和商业部门)的竞争力取决于制造业部门是否是这些服务部门的密集使用者,并且在研究中发现,服务部门和制造业部门也有良好的反向关系,即该国的服务生产者也是这些制造业生产者服务的密集使用者。J.F.Francois & J.Woerz(2007)采用OECD国家1994-2004年间的面板数据对服务业开放和制造业商品出口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服务外包会提升大多数技能和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因为随着商品贸易出口而间接出口了服务商品。
三、简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理论界对比较优势学说是否适用于服务贸易的争论,可以看作是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开端。因为传统的比较优势正是一国竞争力的最初来源。随着服务贸易实践的发展,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服务贸易竞争力来源或者说决定因素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外生比较优势走向内生比较优势,从单项要素优势走向多要素的有机综合,服务贸易竞争力理论逐步完善且更加贴近于现实,显示出强大的指导作用。
标签:国际竞争力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论文; 服务贸易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