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美丽都市圈”建设论文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美丽都市圈”建设

文|方晨光

在“后峰会,前亚运”时期,杭州都市圈将面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发展、拥江发展等重大新机遇,亟待创新发展平台,全面实施和完善大项目带动战略,合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圈,推进杭州都市圈成为“美丽中国”的样板区。

杭州奥体中心 王川/摄

以重大发展战略为引擎协同推进“美丽都市圈”建设

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带动,依托杭州大城北区域广阔的空间腹地,挖掘运河文化遗产价值,以运河水陆交通体系+运河新城、城北郊野公园、塘栖国际文化旅游休闲区即“一带三核”为项目抓手,实施杭州都市圈大运河沿线景观及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江南水乡古镇及运河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实现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体育康体等产业在运河沿线布局和发展,打造运河杭州都市圈段世界级黄金旅游休闲产业带,建设好大运河美丽生态廊道。

以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带动,推动杭州—湖州生态经济发展及沿线环境整治,建设具有后发优势的“两山”理论新境界试验区,彰显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作、特色发展三大主题,提升长三角西部区域经济强度。

以G60科创走廊建设为带动,深化拓展G60科创走廊从“高速公路时代的2.0版”迈向“高铁时代的3.0版”的升级换代,推动“沪嘉杭金”一线实施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绿色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

以钱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带动,以实施 “拥江发展”战略为抓手,切实加强钱塘江综合保护,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之都和“美丽中国”样本建设,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城市与乡村互动发展,形成均衡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富共美发展新格局。

以重大会议赛事为牵引统筹带动“美丽都市圈”建设

在G20杭州峰会筹备和举办过程中,杭州都市圈积极配合环境整治探索形成了一批好做法、好经验。特别是建筑立面整治,大气、水环境整治等经验,为持续推进“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长效治理提供了借鉴。

以“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为抓手,打造跨区域美丽廊道。交通互联互通是“美丽都市圈”建设的先导工程,也是城市合作的重点。坚持以道路建设带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的“六带”方针,即带动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自然和人文生态保护、城中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土地开发利用、“四化”(洁化、绿化、序化、亮化)长效管理。

以大花园建设为动力打造“美丽都市圈”升级版

在文献[10]中公式(26)给出了Rx-SD的复杂度为其中在文献[9]中的公式(7)中给出了的表达式.

▲ 五水共治 俞秋杭/摄

▲ 桐庐美丽乡村 李蓓敏/摄

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各国:现在就采取行动,为今后15年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可持续发展,是“美丽都市圈”建设的深层内涵。我们需从生态自然美、人文特色美、经济活力美、社会和谐美、政治清明美、生活幸福美六个方面着手,建设具有自身特色、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全面发展需求的“六美”都市圈。

(2)因为所以AE=OF=FB′.所以EO=EB′.因而点O在⊙E上.所以从而∠BAC=∠BED.所以DE∥CA.

生态自然美。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使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为此,我们要坚持可持续推动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抓好杭州都市圈空间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在市县(区)精准落地,加快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河流、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杭州都市圈各城市特色村镇基础设施、产业支撑、环境风貌、公共服务等的建设,打造升级版“一村一品”,推进万村景区化,加强古村落保护利用。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形成集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和循环农业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农业综合开发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以“四大改善”工程为抓手,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从危旧房、物业管理、背街小巷、小区庭院等人民群众房前屋后的事做起,政府、社会、居民 “三位一体”全面参与,逐步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

要借鉴这些经验,以亚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会议赛事为牵引,带动杭州都市圈跨区域联合整治环境、防控污染、美化城乡。特别是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实现垃圾、污水高质量全处理。积极推进深化“五水共治”,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剿灭劣Ⅴ类水成果,加快实现杭州都市圈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体质量和饮用水源地水体质量双达标,加强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抓好治废、治土等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分类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归类分类处理全覆盖和城市生活垃圾“零增长”。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稳步增加。深入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以“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指引丰富“美丽都市圈”建设内涵

以城中村改造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深化 “三改一拆”工作。推进“无违建县(市、 区)”创建。实现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全覆盖,把城市设计内容转化为规划控制要求,加强对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的引领管控。全力构建城市设计技术体系,分层次、分类型、有重点地开展城市设计,推动城市修补行动,积极推进景观视廊、城市中心、重要街墙、天际线、主要门户空间等的更新整治。

履职活动在“家”中。定期举行住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和市直省人大代表小组代表经验交流会、履职研讨会、专题座谈会,为代表相互沟通交流搭建平台;建立代表履职档案,进一步增强代表履行职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文特色美。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坚持“城市有机更新”,处理好建设现代化都市与保护历史文化的关系,形成底蕴深厚、道德高尚、古今协调、文化繁荣、城景交融的良好状态,延续城市文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性、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

经济活力美。杭州都市圈各城市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体系,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坚持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以政府办好企业围墙外的事推动市场做好企业围墙内的事。加快实施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做大做强环保、信息、健康、时尚、金融、旅游、文化、高端装备制造八大万亿元级产业,推进绿色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互补、合理分工、协同发展。以追求艺术、创造历史的高度责任精神,提高建设品质,打造精品力作。

全域大花园建设,要突出区域一体、城乡统筹,使美丽城乡建设从“盆景”变“风景”, 从“城中园”到“园中城”。

社会和谐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广泛参与,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诚信制度建设,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加强平安建设,防控各类社会风险,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让居民享有更高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政治清明美。推进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推进城市管理向“五界联动”共同治理转变。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培育新型智库,把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集体讨论决定、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着力培养专家型干部,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用先进理念、专业知识、科学态度建设和管理城市。

频率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1]。随着负荷类型的不断增加,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大量应用,使得电力系统中负荷需求功率具有更大的波动性,因此系统频率控制也变得更为重要。

生活幸福美。形成水系清洁、土壤洁净、健康卫生、空气清新的宜居宜业环境,让人民收入更高、出行更便捷、住得更宽敞,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高质量的教育和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群众,让人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二者在结合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及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高是主要原因。机械创新设计学科竞赛强调学科基础,学科技能的强化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而卓越工程师培养则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来制定培养方案。两者结合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很好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标签:;  ;  ;  ;  ;  ;  ;  ;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美丽都市圈”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