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对公众的生命安全产生很多的影响,当前随着建筑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建筑工程方面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等提供强大的监督约束机制,但是总体来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很多,建设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等,建筑工程监督难度持续加大,这些对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水平产生很大的制约,所以加强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现场的质量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所以其质量管理也有许多特性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建筑企业只有克服各种困难加强现场的质量管理,才能建设出理想的、合格的工程项目,才能获得计划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1建筑工程质量概述
1.1建筑工程质量与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核心,由于房屋建筑工程关乎到住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会导致较大风险的存在,甚至是严重后果的产生。一般来说,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确保上需要由相关质量管理类活动予以支撑,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常也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和提升的有效选择。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属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范畴,但房屋建筑工程与一般性建筑工程相比存在较多特殊性,因此,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标准更为严苛,进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也更为重大。
1.2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意义
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首先是对房屋建筑工程本身负责的一种要求,无论是房屋建筑工程承建方亦或是地方政府,都无法承担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演变为具体风险的后果,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维护角度来看,房屋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具有特殊的功能,其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住所,更加是一种情感寄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势必会遭受到损害。从建筑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能够为建筑行业发展营造出更为有利的内部环境,这对于不断增强建筑行业发展活力与竞争力同样具有明显帮助。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2.1制度不健全
想要全面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体系作保证,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仍然不健全,很多建筑企业往往按照上级规范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并没有结合实际制定完善、针对性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导致在后期监督和执行过程中出现各种漏洞,发现问题没有及时整改。
2.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相对滞后
建筑工程企业往往比较关注效益、进度等,对于安全管理,技术提升等方面有所忽视,没有及时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优化提升施工工艺等,很多施工作业机械比较落后、老旧等,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等浪费,严重维修建筑工程整体安全。
2.3建筑所选原材料因素
房屋建筑工程本身是一种具体的建筑工程类型,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具体建设中,原材料质量会对房屋建筑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例如,所选择钢材的规格不符合房屋建筑标准下,整体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便会降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房屋建筑所选择和应用的原材料在采购端极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部分房屋建筑相关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会选择一些低质量与低规格的建筑原材料,这也为房屋建筑质量增加了很多隐患。此外,房屋建筑工程所选择和应用的原材料在储存上的不当也会导致原材料变质,诸如水泥结块等质量问题的出现便会导致房屋建筑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原材料出现了质量问题后,政府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2.4缺乏高素质施工人员
建筑工程质量优劣与施工人员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目前,在我国建筑项目施工人员绝大多数素质较低,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文化水平低。施工人员中大多数是没有经过严格培训或是根本就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的低文化者和农民,整体的文化水平低。他们虽然工作很积极,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专业技术知识理解不全面,导致经常违规操作,影响工程质量。②缺乏技术熟练的工人。施工工人培训不足,造成施工技术含量低,工作中易出现纰漏,使得建筑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5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
其实在早期我国就已经实行了一套工程质量监理制度,但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监理制度却没有跟着发展的步伐而修正,所以就导致了如今在工程质量监理制度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其落后和不完善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且制度的执行力不到问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①监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具有技术能力和专业素质,办事效率低、不公正,存在一些监督人员因受贿而放松对一些建筑工程的监理,导致建筑产品不合格,为社会留下安全隐患和漏洞。②一些小型的监理单位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降低运营成本,使得其监理效果很难达到监理工程、控制施工质量的要求。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3.1加强对建筑施工项目工序的管控
一方面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组织管理,建立施工组织网络,明确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具体岗位职责、具体要求和标准等,建立有效的奖惩处罚措施,将施工质量等级评定和岗位收入等挂钩,提高人员的责任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要加强材料的管理,严把材料采购关、试验关和使用关,材料在采购时要严格检查,货比三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材料进场投入使用前要做好试验,材料使用过程中严格进行监督,避免偷工减料,材料储存等方面也要加强精细化管理,避免质量受损。同时还要加强对建筑施工所用工具的管理,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等,不断提高设备使用性能,加强对施工工艺管理,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探索更加有效的试验方法、工艺施工方法等,从而提高施工整体质量和效率。
3.2强化材料、设备管理
对于施工材料,除了对采购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外,还需注重施工现场材料的检查,确保变质、劣质的材料及时被发现,以免其被应用在施工中,具体需注重以下管理。(1)采购相关的建筑所需材料前,相关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应对施工设计展开研究,提出明确的材料要求。(2)对材料采购的过程进行严格控制,采购材料时,需到多个材料供应商处展开考察工作,对不同材料进行对比,以便于选择优质、价格合理的材料。(3)将材料运至施工现场时,需对材料的合格证实施检查,并再次查看材料的质量,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4)对于暂时无需使用或使用之后有剩余的材料,需强化贮存方面的管理,以免材料变质影响施工质量。总之,对于工程项目施工所需材料,需注重采购、运输、存储等多个环节的管理,确保所有操作都与设计要求相符后,尤其是对材料进行应用时,需仔细对材料的种类、型号、质量进行核对,确保其符合于施工设计,进而使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对于施工设备,需注重两方面管理工作的开展。1)设备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展开相应的安装于调试工作,性能较差的设备不可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设备进行应用前,需再次展开检查工作,以确保设备能够顺利、安全运行。2)设备使用后,应该定期展开检查,尤其需注重运行异常状况的观察,并及时施予检修措施,使因设备运行异常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得到避免。
3.3施工阶段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需要注重质量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主体性企业需要具备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并将质量管理作为施工管理中最为核心的一种组成。建议房屋建筑施工主体性企业确立质量管理基本制度,并将房屋建筑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内容等细化出来。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确立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注重质量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并就各个部门的质量管理基本目标予以确立,通过责任制机制的确立增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相应主体的质量管理意识。一旦发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和各种质量隐患因素,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进行对应解决,从而不断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系数。
3.4注重施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线施工人员综合素质高低与否会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主体性企业需要注重施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建议房屋建筑施工主体性企业杜绝施工项目的分包与转包现象出现,并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审核与培训。在关键施工环节的施工上,房屋建筑施工主体性企业可以指派专业的施工队伍予以具体负责,并通过强化培训的办法增强其施工能力。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全过程中,一线施工人员也需要具备较强的“匠人精神”和质量管控意识,并注重施工工作开展中质量因素的排查。通过一线施工人员对质量隐患与问题的发现、反馈与解决,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隐患也能得到较好处理,这也有利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
3.5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必要措施就是必须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有效的监督手段为提高施工工程质量提供了保障。由于建筑施工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包含多面,所以也就决定了施工现场监督管理是一个多层监督管理问题,其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监督:①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监督管理,现场管理人员要全方面掌握施工信息,对施工过程的各方面(如建筑材料、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都要进行监理,及时修改错误,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②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职能,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监督每个建设项目,保证建设工程工程质量的合格。
3.6重视施工技术,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
熟练精湛的施工技术是高质量工程的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不同工序组成的,每一道工序都不可马虎,所以施工需做好以下两点:①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施工地点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②深入研究施工技术,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使每一道工序都合格,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同时发展。
3.7完善制度,明确划分责任
对管理工作进行开展时,需以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依据,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直接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因此,开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时,需注重制订与完善管理制度,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并完善安全方面管理制度,相关单位须了解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并注重具体建筑工程项目的分析。须建立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等进行建立,对各环节施工操作中的安全规范、技术规范作出严格规定。(2)开展管理工作时,明确施工的责任划分,确保相关工作的展开足够安全、规范。(3)完善规范生产监督相关制度。其中,对不规范的施工作出明确惩处规定,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此制度展开工作,一旦发现施工过程中有不规范操作,在明确相应责任后,须予以相应处罚措施,以提高其他施工人员对规范施工的重视程度。(4)建立质量问题处理制度,依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特点,对问题易发的环节进行分析,并依据此制订相应制度。其中需注意,上述制度建立后,须增强执行力度,务必使各制度落实到建筑工程施工中,以提升建筑工作施工规范性,有效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并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结论
总之,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容忽视,这对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有直接性影响。因此,对建筑工程展开建设时,相关单位需提升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展开总结,在对教训进行吸取的同时,注重经验的积累,以便于质量管理工作的改善,促进建筑工作施工质量管理有效性的提升,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规范性得到保障,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孔琴.简析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及应对办法[J].科技与创新,2017(9):103–104.
[2]张家燕,廖明,李杰等.浅析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原因与工程监督管理的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2191.
[3]杨荣.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原因与工程监督管理的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2392.
[4]刘姝.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4749.
[5]李颖,李峰,邹宇,等.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评估[J].建筑技术,2016,47(4):305–309.
[6]张秀英,李建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控制[J].建筑技术,2015,46(S2):187–191.
论文作者:张汉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房屋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