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发行与货币供应量的关联效应_基础货币论文

国债发行与货币供应量的关联效应_基础货币论文

国债发行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连通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给量论文,国债论文,货币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财税改革所推出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彻底取消财政向中央银行的透支或借款,财政所发生的赤字全部以举借国债的方式弥补。这一举措的出台,着实使不少人松了一口气。因为,按照以往理论界普遍认同的定式,财政赤字,如果表现为软赤字——以举借国债弥补,便只是货币购买力的转移,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表现为硬赤字——以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则会导致货币的增发,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随着“软”“硬”赤字归一,转以国际通行的口径计算赤字——经常性财政收入与全部财政支出之间的差额(负值)即为财政赤字,并以国际通行的做法弥补赤字——仅以举借国债一种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同通货膨胀之间的必然联系总算终于斩断了。

然而,形势的发展却颇具戏剧性。在首次取消了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的1994年,我国的通货膨胀势头异常迅猛,物价上涨率首次突破了20%这一改革以来几次濒临突破却一直没有突破过的大关。

这一现象令人深思。从当前理论界围绕诱发1994年高通货膨胀因素的讨论情况来看,诸如政策性调价、汇率下调、税制改革、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等,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首肯。但是,1994年的巨额财政赤字与高通货膨胀的关系问题,却很少有人论及。财政赤字似乎已从通货膨胀相关因素的清单上,永远抹去了。

在本文中,笔者想特别指出一个事实:财政赤字,即便是仅以举借国债方式弥补的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仍有引致效应。举借国债所带来的决不仅仅是货币购买力的转移,货币供给量在这一过程中被加大,几乎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情。

一、西方经济界的看法

在西方国家中,财政发生的赤字,几乎普遍是采用举借国债的方式来弥补的,正因如此,举借国债是否会引起货币供给量加大的问题,一直为经济学家们所关注。

宏观经济理论的奠基人凯恩斯认为,举债支出在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大总就业量的同时,也会对货币供给量发生影响,但并不一定引致真正的通货膨胀。在他看来,货币供给量变动对价格水平的影响,首先要视货币供给量变动对有效需求的影响状况而定。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导致利息率下降,并由此增加投资的有效需求,促使收入、就业和产量扩大。随着就业和产量的扩大,价格水平也将上涨。不过,充分就业是“最后的临界点。”在到达这一点之前,有效需求增加所带来的货币工资的提高,低于消费品价格上涨的比例。这时,如果有通货膨胀,也就只能称作半通货膨胀。在到达这一点之后,如果以货币计算的有效需求继续增加,货币工资必须随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作同比例的提高。这时,有效需求的增加便无增加就业和产量的作用了。这种情况可称之为真正的通货膨胀。可以看出,根据凯恩斯的说法,相对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只有当产量的供给弹性降低到零时,才会出现所谓“真正的通货膨胀”。在此之前,是无需担心通货膨胀的威胁的。

如所周知,二次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受到了西方世界的青睐。为了应付频繁发生的经济衰退,各国政府普遍推行了以赤字财政为主要特点的反衰退政策,企图以此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局面。但事与愿违的是,随着举债规模的扩大,通货膨胀的势头越来越旺,以至在70年代末期陷入了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所谓“滞胀”的泥潭。

既然凯恩斯关于举债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思想失去了实践支撑,在他的基础上,重新论证举债支出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便被提上了经济学家们的议事日程。首先在此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当推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布坎南。他在《赤字中的民主》一书中明确指出:“预算赤字直接减缓资本积累的速度。因为用于公共开支的赤字可以将私人投资‘排挤出去’它的可预见的结果是造成经济中资本形成速度的大大减缓。用于支持预算赤字的公共借款规模的膨胀意味着对可借资金需求的增加。尽管利率的一个微小提高可以引起经济中储蓄总额的增加,但作为可借资金用的满足私人部门需求的储蓄余额却将下降。而政府利用储蓄支持赤字的做法将排挤私人投资对储畜的占用。”①正是这种“排挤效应”带来了公共和私人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的比较问题。“在现代政治形势下,通过公共借款而得到保障的资金主要是用于弥补预算的短缺,而预算开支中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用于消费”。②自60年代初以来,转移支付在西方各国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说明私人投资被日益增长的消费所取代。由于个人储蓄从投资转向消费,减少了社会资本总额,并最终减少而不是增加经济能够以一定稳定的速率提供的消费服务总量,由此便引发了通货膨胀。而且,“赤字和通货膨胀与政府规模的膨胀相辅相成,赤字和通货膨胀归因于政府规模的膨胀,而政府规模的膨胀本身产生了通货膨胀的压力”③也就是说,举借国债可以刺激公共开支,公共开支的加大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从凯恩斯和布坎南关于举借国债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论述中可以总结出许多东西。但不管怎样,可以指出的一点是,无论是凯恩斯,还是布坎南,都承认举借国债是有可能加大货币供给量的。只不过,凯恩斯认为,在有效需求未到达充分就业点之前,无需担心通货膨胀的威胁。布坎南则强调,举债支出肯定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从财政收支过程看举借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基于弥补财政赤字目的而举借的国债,实际是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而加入到财政收支过程中,并通过财政收支过程对货币供给量发生影响的。

在现代信用制度下,财政收支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通过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即我国目前的专业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表现出来。

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来自于财政收入,而财政收入来自于微观经济主体的缴纳,表现为货币从商业银行帐户流入中央银行帐户;财政支出过程则表现为货币从中央银行帐户流入商业银行帐户。由于中央银行的货币属于基础货币,它对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乘数的传导具有倍数扩张的功能。财政收支活动会影响到基础货币的增减,因此,对货币供应量会起到倍数扩张或收缩的作用。

具体来说,财政支出过程就是货币从中央银行帐户流入商业银行帐户的过程,商业银行因此而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作为基础货币的存款准备金的增加会进一步扩大存款货币的规模,即基础货币扩张为存款货币。至于存款货币扩张的倍数多少则取决于货币乘数的作用。财政收入过程就是货币由商业银行帐户流入中央银行帐户的过程,它会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减少则导致存款货币的倍数收缩,其规模取决于货币乘数的大小。

如果财政收入中不包括国债收入而实现收支平衡,那么,财政支出过程对货币供给的总量扩张效应与财政收入过程对货币供给的总量收缩效应可以相互抵销,使得货币供给量不变。在此情形下的财政收支当然也与通货膨胀无缘。

问题在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当今世界各国的财政,已经离不开国债的支持。一旦国债被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而加入财政收支过程,上述的关于财政收支过程不会对货币供给量构成影响的说法,便会被打破。也就是说,国债加入于财政收支过程,是肯定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的。至于这种影响是否会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要视国债的运行过程而定。

三、从国债的运行过程看举借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国债运行过程基本上包括:国债发行、国债流通、国债偿还、国债管理四个阶段。其中,国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与货币供给量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

1.国债的发行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国债发行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主要决定于国债的认购主体。

——当社会公众(居民、企业、单位)作为国债的认购主体时,一般不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原因是:无论社会公众用何种资金来源认购国债,都意味着货币由商业银行帐户流入中央银行帐户,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这时表现为货币供给总量的倍数收缩;当财政将国债收入用于支出时,意味着货币由中央银行帐户流入商业银行帐户,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这时表现为货币供给总量的倍数扩涨。因此,从总体上看,社会公众作为国债的认购主体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中性的。

——当商业银行动用超额准备金认购国债时,会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当财政将国债收入用于支出时,则减少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规模不变。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用以认购国债的超额准备金系商业银行原未动用的准备金,同商业银行向工商企业和家庭发放贷款的情形类似,货币供给量会以相当于商业银行认购国债额一倍的规模扩大。

如果商业银行已没有超额准备金,又不能压缩贷款规模,认购国债就只能向中央银行增加贷款,从而直接扩大货币供给量。

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况发生,都可以认为:商业银行作为国债的认购主体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扩张性的。

——中央银行认购国债,既可以直接从财政机关购入,也可以从公开市场买进。如果中央银行直接从财政机关购进国债,则增加财政金库存款,也相应增加了同等数额的基础货币;当财政安排这笔基础货币用作支出时,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增加,在货币乘数机制的作用下,货币供给量将呈倍数扩张。

当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进国债时,如果交易的对象是社会公众,通常以签发支票的方式来进行。交易完成后,债券出售者将支票交存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结算形成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负债,基础货币被创造出来。商业银行经过一系列资产业务运用后,便产生基础货币对存款货币。的倍数扩张效应。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商业银行,通常是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这时,也创造了同等数额的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业务运用后,基础货币将倍数地扩大为存款货币。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央银行只要作为国债的认购者,无论其交易对象是谁,也不论从何种途径购入国债,其结果都是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负债的增加,并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倍数扩张的效应。

现实经济生活中,上述三个部门都有可能作为国债的认购主体而存在。在我国,1988年开始发行的财政债券和从1991年起实行的国债承购包销制度,已经把我国的专业银行拉入了国债认购主体的行列。至于中央银行,随着公开市场业务这一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的推出,它出任国债认购主体的时间也已指日可待。这就意味着,从国债认购主体的角度看,国债发行肯定会产生加大货币供给量的效应。

2.国债的流通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国债的流通是国债运行的重要阶段,它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债的流动性上。

首先,作为金融资产种类之一的国债,具有金融资产的共同特征——流动性。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其迅速变为货币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变现的期限短、成本低的金融资产,流动性强;反之,则流动性差。发行者资信程度的高低,对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亦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在货币供给量的统计中,由现金和活期存款构成的货币层次M[,1]的流动性最强,因为其变现成本和风险几乎为零;由M[,1]和储蓄及定期存款所构成的M[,2],在流动性上要次于M[,1],因为它在变现时多少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时间等;由政府债券构成的金融资产,被人们称之为“准货币”,有些国家已把它纳入货币供给量的统计范围之内,成为中央银行监控的目标。主要原因是:对于政府债券的持有者而言,不仅可以把到期的政府债券换成现金,而且,还可以随时到公开市场上把政府债券抛出换成现金。尽管这样做要受到市场上债券价格波动的影响,并因此付出一定的成本费用,但不能由此否定政府债券是一种具有一定程度流动性的金融资产这一判断的正确性。同时,国债购买者在用现金购买债券的同时,流入政府部门手中的货币并未退出流通,相反,会因为财政支出的过程而扩大货币供给量。其结果,社会上的流动性程度或说是货币供给量势必会相应增加。

其次,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债券都是由不同种类构成的。如按能否上市,就可分为可转让债券与不可转让债券。前者是指能够在金融市场上自由流通买卖的政府债券,如国库券等。由于其具有可转让性,债券的认购者并不一定就是债券的唯一或最终持有者;后者是指不能在金融市场上自由流通买卖的债券,如各种特殊用途政府债券等。由于其具有不可转让性,此类债券的认购者就是债券的唯一或最终持有者。在这两类政府债券中,很明显可转让债券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另外,政府债券按偿还期限可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一般来说,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为短期债券,偿还期在十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券,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期债券。通常,短期债券更受欢迎。因为同样作为政府的债务,不仅不用承担还本付息的风险,而且受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也较小。长期债券虽然同短期债券一样拥有安全可靠性,却由于偿还期限较长,而不能不受市场利率涨落的影响。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债券会拥有更多的购买者。以流动性比较而言,短期债券流动性最强,中期债券次之,长期债券最差。只要政府债券中包含一部分短期债券,就会大大增强政府债券整体的流动性。

从目前我国发行的国家债券种类情况来看,可转让债券占居主要地位,国债的期限也带有短期化倾向。将上述国债种类结构的特征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肯定,货币供给量的扩大,必定要发生。

3.国债的偿还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国债的偿还是国债运行的最后环节。政府偿还国债的资金来源只能有两个:增加税收和发行新债。如果以税收的增加作为偿债资金来源,就意味着货币从商业银行帐户流入中央银行帐户,结果是存款准备金的减少和货币供给量的倍数收缩;如果以发行新债作为偿债资金来源,则无论国债的认购者是谁,国债的结构性特征如何,都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相应扩张。因此,偿债资金来源各自所占比重的大小最终决定对货币供给效应究竟是扩张的还是收缩的。即若以增加税收为偿债主要资金来源,则对货币供给的收缩效应会大于扩张效应;相反,若以发行新债为偿债主要资金来源,对货币供给的扩张效应就要大于收缩效应。

在我国,随着1990年偿债高峰期的到来,包括国债还本支出和国债利息支出在内的偿债费支出,完全依赖发行新债解决。1995年计划发行的1537亿元国债的一半以上(赤字额为666.8亿元),就是作为偿债资金来源的。这也意味着,从我国国债偿还的角度来看,举借国债带给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扩张性的。

注释:

①②布坎南 瓦格纳著《赤字中的民主》,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66-67页。

③布坎南 瓦格纳著《赤字中的民主》,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69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国债发行与货币供应量的关联效应_基础货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