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凌[1]2006年在《综合医院单病种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己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加强卫生经济管理,降低医疗费用,切实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也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积极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开展单病种住院费用管理,对有效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综合医院单病种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与控制开展研究,采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数学统计等方法,选择某军队叁级甲等医院(A院)与某地方区县二级甲等医院(B院),分别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剖宫产共2681例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对A院单病种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探讨各因素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及控制对策。结论:(1) A、B两院在病人来源、住院费用构成等多种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上均有不同程度差异;(2)影响单病种费用的综合因素有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前有无基础疾病、术后有无院内感染、药品费比例、有无输血等,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有药品比例、术前有无基础疾病、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3)有效控制单病种住院费用的主要方法有:控制药品费比例、结合临床路径控制平均住院日与平均术前日、降低手术时间、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强管理、引导合理医疗消费等。意义:本研究为医院开展单病种住院费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如何加强卫生经济管理,提高医疗效益和医院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本研究为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保险机构制定单病种付费标准提出了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郭松芹[2]2004年在《胆囊切除手术病人住院费用结构和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研究单病种——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手术病人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医疗费用的方法。 方法 随机抽取某叁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2年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出院病人274份病案为资料来源,费用情况来自病员管理科。分别对其住院费用结构、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分析。数据录入、统计、分析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方法是t检验、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手术病人人均住院费用5301.12元,9种主要费用类别比例为药费41.45%、手术费21.34%、检查费11.87%、治疗费11.57%、材料费7.02%、ICU费3.95%、床位费1.38%、伙食费1.02%、其他费用0.4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手术时机、镇痛方式、输液情况、病理诊断、术前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输液天数对住院费用有明显的影响。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按标准化回归系数大小依次为:术后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输液天数、病理诊断即病情、镇痛方式、性别、年龄。 结论 控制药品费用,减少住院天数,规范医疗行为及采取相应配套措施则能降低住院费用
郭松芹[3]2004年在《胆囊切除手术病人住院费用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胆囊切除手术病人为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出院病人医疗费用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探讨影响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提供统计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2 0 0 2年某叁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胆囊切除手术
郭君伟[4]2008年在《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表单制定、实施和分析评价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对优化医疗护理方案、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等的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叁医院外二科(肝胆外科)2005年8月-2006年6月行胆囊切除术的96例患者病例,通过数据统计和专家咨询法等制定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路径表单,并测算标准住院天数;于2006年7月-2007年12月在该科室实施临床路径研究,收集实施临床路径病例数164例和同期未实施临床路径的145例患者病例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变异进行分析。在临床路径表单的制定和实施中,应用秩和检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循证医学、专家访谈法和持续质量改进等方法;在临床路径效果评价中,应用一般描述性统计、x 2检验、t检验和秩和检验等方法。结果:在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实施组与未实施组中比较研究表明,住院天数、入院到手术天数、手术到出院天数在两组中分别为9.97天、2.46天、7.28天和12.85天、2.81天、9.98天;住院总费用、药费、手术麻醉费、化验费、床位费、医学影像费和其他费用指标在两组中分别为5029.64元、1612.11元、1698.25元、408.42元、123.38元、658.65元、316.41元、397.54元和6787.56元、2318.98元、1987.60元、676.25元、189.96元、1196.85元、389.54元、788.93元,其中住院天数、手术到出院天数、住院总费用、药费、床位费、医学影像费和其他费用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中,临床路径实施组的出院好转率为90.24%,高于未实施组的出院好转率80.69%,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疗服务评价中,实施组的科室整体满意度、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科室护理人员满意度、住院相关科室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9.65、87.51、90.56、81.73和87.38,未实施组得分分别为78.46、74.58、79.95、80.84和78.36,两组在科室整体满意度、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科室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指标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路径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研究表明,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了科室诊疗护理行为,有效降低了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住院满意度,为医院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朱靓[5]2010年在《肝癌肝切除术单病种住院费用相关因素分析及其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的研究》文中指出单病种住院费用的分析及相关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是控制并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的重要方法,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重点内容。然而,国内对单病种临床路径的研究仅集中于相对简单的病种,对临床诊疗过程复杂的疾病,仍然缺乏有效的实施办法。本研究拟以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为研究对象,首先整理并分析了近叁年国内某军队大型医院肝癌肝切除病人的住院费用、住院日期及其他相关临床资料,对其分布特点进行了统计学描述,并应用单因素变量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患者的各种临床特征与住院费用及住院日期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对二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结果表明:肝癌肝切除术平均住院费用为23830.53元。其中药费为住院费用的最大组分(10434.87元),占总住院费用的40.2%。第二位费用为基础治疗费用(5600.73元),占总费用的21.6%。其它费用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手术费(3067.47元;11.8%);检验费用(1711.2元;6.6 %);放射费(1499.37元;5.8%);输血费(1279.95元;4.9%);麻醉费(1169.5元;4.5%);床位费(692.07元;2.7%);护理费(199.41元;1.2%)以及会诊费(145.59元;0.7%)。单因素分析发现,有6个分类变量与住院费用密切相关,包括:居住地,肝功能,手术方式,输血,术后并发症,住院日期等。其中城市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农村患者费用(27054.9 vs. 21886.8元,P=0.029)。较高的住院费用也与术前Child-Pugh肝功能评分的增加密切相关(24322.5 vs. 34851.9元, P=0.014)。而手术切除范围越广,总住院费用越高(21369.3 vs. 25067.7 vs. 28572.9元, P=0.045)。此外,病人是否接受输血(27820.8 vs. 23860.2元, P=0.026)以及术后是否有并发症(32554.2 vs. 24488.1元, P=0.018)也与住院费用密切相关。在这6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当属住院日期对总费用的影响。随着住院日期的延长,住院费用明显增多(19858.2 vs. 27448.2 vs. 38909.1元, P=0.000)。与平均住院日期相关的因素包括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手术方式和手术并发症。术前高Child-Pugh评分的患者(18 vs. 13天,P=0.023),较广泛的手术范围(15 vs.13 vs. 11天,P=0.010)以及合并手术并发症的患者(18 vs. 13天,P=0.002)拥有于更长的住院日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患者平均住院日是决定住院费用的关键性因素,术中是否输血,是否存在手术并发症,术前肝脏Child-Pugh评分是对住院费用相对次要的独立性影响因素。此外,对住院日期长短有预测作用的因素包括: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表明,我国肝癌肝切除术病人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日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决定因素。这些结果为肝切除术单病种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相关文献并征求临床科室意见,初步制定了肝癌肝切除术临床路径医护文本。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诊疗及护理过程进行了量化和规范化。然后将该路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通过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68例符合条件的肝癌肝切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非临床路径组,观察并分析了该临床路径的实施对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因素的影响,并对相关变异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施临床路径后,明显降低了患者住院天数。与非路径组相比,患者术前住院天数由4.4天降低为2.4天(P <0.05);术后住院天数由8.3天降低为5.7天(P<0.05);而住院总天数由13.5天降低为9.2天(P <0.05)。与非路径组相比,临床路径组住院总费用(21398.67元)明显低于非路径组住院费用(26379.36元)(P <0.05),提示该路径的实施能明显降低肝癌肝切除术的总住院费用。以上结果初步证实了在较复杂的肝癌肝切除术中引入临床路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从而为将来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数据。此外,该临床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对诊疗过程的满意度。
贾红英[6]2014年在《住院费用控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医疗保障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医保患者就诊人群的数量不断扩大,医保患者就诊医疗费用的增长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此外我国还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复杂的外部环境,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也会给我国的卫生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在多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医疗卫生费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继续快速上涨的可能。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改革是当前医疗保障体系的核心,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沟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机构改革与药品制度改革重要纽带,它是有效遏制医疗费用快速上涨、促进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引导患者合理就医的有效经济手段,在整个医疗保险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支付的合理性也将直接影响到医保制度的效果。在“十一五”期间,以医疗保障体制改革为代表的社会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并且取得了显着地社会成效,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窘境得到一定缓解。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要继续向深度领域发展,支付方式改革作为社会资源二次分配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在合理控制医疗服务费用、维护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保障参保人群利益分配的作用已经被人们所逐步认识。因此,在下一步制度导向中应在积极拓展保险服务领域、丰富保险产品、挖掘保险服务潜力的同时,尊重社会群体中多数人群的非规范利益表达,努力通过制度措施来化解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衡、有序的均衡机制的建立,重建社会基础秩序,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健康发展。研究目的以胆囊切除术为例,分析历年来住院总费用和主要费用构成之间的变化,计算各费用构成与总费用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胆囊切除手术费用上涨的来源和表现,为下一阶段围绕推广临床路径管理、加大药品价格控制力度和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综合医疗费用控制措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资料来源与方法1、资料来源定性资料:利用CNKI、万方、维普、EBSCO、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期刊、论文资料;浏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欧盟、英国和德国卫生部等政府网站,收集国内外关于医保政策方面的材料、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信息;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查阅我国基层医保管理部门出台的关于医保支付方式和费用控制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查阅商业保险机构制订的关于医疗保险类别、内容、级差支付比例情况,了解保险精算学在微观医保政策方面实际运用和调整。定量资料:主要收集2008—2013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4个单位胆囊结石伴慢性或急性胆囊炎患者行开腹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住院首页信息,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诊断、手术情况、预后情况、住院费用等。2、方法(1)文献复习法主要侧重理论部分的研究,主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内容研究,既要获得宏观范围(政策体系、医保基金、配套制度等)抽象的结论,也要了解微观范畴(定点医疗机构、参合患者等)的运行变化。具体研究的内容包括:中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历史沿革、国内外关于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论、中国城乡多元医保格局的成因、门诊住院费用构成及变化趋势。(2)资料分析方法利用SAS9.2统计分析软件,分别应用t检验、z2检验、方差分析、DUNCAN法、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探讨胆囊结石伴慢性或急性胆囊炎患者行开腹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临床经济学评价,为合理有效的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乌鲁木齐和济南地区两种胆囊切除手术方式费用均存在差异。2、两地住院费用均呈现上涨趋势。3、中药费用在乌鲁木齐地区所占比例较高。4、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住院费用低于行开腹手术的住院费用,降低的部分主要来自于西药费用。5、技术性收费在住院总费用中所占比例较低。结论与建议乌鲁木齐、济南两地医疗费用均出现上涨,尤其是开腹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上涨明显,这提示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逐年上升。从费用构成来看,西药费、诊疗费和其他费用在总费用所占比例较大且增长速度较快,这提示此类费用是下一阶段医疗费用控制的重点。政策建议方面首先需要加大临床路径管理的力度,逐步提高技术性医疗服务的价格等,尽快调整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形成机制,有效控制费用的快速上涨。同时还需要加大对药品招标采购的干预力度,有效控制中标价格;逐步转变按项目付费的落后支付方式,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的科学性。通过加大“叁医联动”的改革力度,不断调整医疗费用的不合理构成,促进正常医疗服务运行体系的建立。
杨树鼎, 方东临[7]2014年在《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方式选择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老年患者胆囊切除的手术方式选择。回顾既往287例年龄>65岁老年患者胆囊切除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治疗效果,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情况进行评估。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老年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均较传统开腹手术明显减少,但费用较高。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医生技能的提高,老年患者腔镜胆囊切除术应逐步代替传统开腹手术方式。
鲁盛康[8]2008年在《北京地区16种常见疾病诊断相关组合及病种费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高速发展,医疗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技术、医疗服务质量都得到显着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医疗费用大幅增长,由此造成的消费支出畸形结构妨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引起民众的诸多不满。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缓解看病贵的现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旨从卫生经济学视野,分析不同支付方式下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特征,从支付方式角度探讨医疗费用上涨的原因;探询利用出院病历首页进行病例组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医院财务收入现状和未来医疗卫生改革的方向,初步病例费率测算的方法,冀望能给相关领域的改革提供帮助和建议。研究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用实证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区域比较竞争理论,分析、比较不同支付方式下医院的行为特点;资料收集采用判断式抽样方法;用Oracle软件建立病例数据库和病例分组筛选库;资料处理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单因素分析法、多因素分析法、多元逐步线形回归分析法;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专家咨询法,结合统计分析的结果,用SAS8.0软件进行病例组合,采用ROC曲线、变异系数、Kruskal-Wallis等非参数检验方法验证结果;病种费率研究采用管制经济学和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内容:本文围绕DRGs预付费制实行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病种费率测算方法开展探讨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不同支付方式下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特点,重点对比分析按医疗服务项目付费和诊断相关组合预付费制两种支付方式下医疗服务供方行为以及医疗服务价格;利用出院病历首页资料,对剖宫产、股骨骨折等16种常见疾病进行病例组合;遵循诊断相关组合预付费制和相关经济学的原理,结合我国医院收支实际情况,制定兼顾政府、医疗机构及患者叁方利益的病种费率测算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医疗服务领域的特殊性,以及利益机制的作用,各种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均不能使医疗服务提供方的价值取向与管制者完全一致;不同支付方式给医疗服务提供者产生不同的经济诱因,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支付方式改革是抑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治本措施之一。没有一种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完美无暇的,管制者必须针对不同时期医疗卫生领域凸现的主要矛盾,采用不同组合方式的多层次、混合支付体系,才更有利于消除单一支付体系的负面效应而保留综合优势。诊断相关组合预付费制适用于基本医疗服务领域,能有效抑制医疗费用的通胀。统计分析表明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有:手术类型、首要诊断及重要的次要诊断、并发症合并症或重要并发症合并症、年龄、医疗保险类型等。86415份合格病例分成97个病种组合。各主要诊断类目中,R2值最大为0.37,最小为0.02,8个类目的R2值大于0.1,平均值为0.11;不同病种组合ROC曲线存在区别,各组之间的费用有差异,分组节点选取合理;所有病种组合的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均为P<0.0001,组合间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合中,80个病种组合的变异系数小于1,占总组合数的84.21%,其中CV最小为28.65%,最大为199.01%,显示组内同质性较好。病例组合满足组内临床特征及资源消耗相似,组间资源消耗存在差别,各组合间病例没有重复的分类原则,说明本研究的分组是合理的。同时,病例组合既充分尊重临床专家的建议,又不违背数理统计的原则,结果更易于被医生接受。过渡期内,测算基于住院费用的病种费率可作为一种次优选择。本研究以地区标准平均费用、医院惯例平均费用为费率测算基数,并以财政拨款的增量和住院费用价格指数作为费率调节因子,计算病种费率。经检验,22所医院中,预测医疗收入与实际收入误差最大为28.32%,最小为0.03%;误差小于10%的医院有17所,占医院总数的77.27%;整体误差合计6.49%。说明病例组合及费率测算公式是合理的。同时,假设性检验显示,费率测算公式能将国家财政拨款等宏观经济政策与病种费率的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政策建议:综合研究成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在基础医疗服务领域引入诊断相关组合预付费制,按《价格法》要求组织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机构、患者通过听政程序,共同制定病种费率。针对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病案质量不高的现状,应分地区、从常见病入手逐步推行诊断相关组合预付费制,并设立过渡期,一方面使医院转变经营方式,另一方面管制者可收集足够的相关信息,按价格学的原理制定病种费率。统一医疗信息的标准和规范,改变分散管理、自成体系,信息缺漏或交叉重迭的信息管理格局,形成统一的、专业化的信息网络,确保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卫生行政管理当局要严格制定首要诊断确认的标准,严格院际间转院程序和出、入院标准,控制推诿危重病人现象的发生。此外,还可通过死亡率、病种结构、医疗业务收支状况等指标防范各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研究创新:本研究以医疗服务费用支付方式及其特点为切入点,用新古典经济学和区域比较竞争理论,着重分析了按医疗服务项目付费和诊断相关组合预付费制方式下医院的行为特点,这在国内同类研究中较为罕见。将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针对我国医院管理水平现状,对原有病例组合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并发症、合并症及重要并发症、合并症筛选字典库和排除字典库,建立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字典库,明确相应分组节点定义,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将诊断相关组合预付费制费率制定的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兼顾政府、医疗机构和患者叁方利益的病种费率测算方案,相对原有方法和理论提出的改进观点:一是按各病种组合住院费用的各类费用构成,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病种费用均值,增加例均费用的代表性;二是设置过渡期,以地区基准费率和医院惯例标准平均费用测算医院基准费率;叁是增加基准费率调节因子,切实体现国家财政增量投入在平抑医疗费用中应有的作用。
郭松芹[9]2004年在《胆囊切除手术病人住院费用影响因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支配和影响病种医疗费用变化的某些因子,以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方法以某叁级甲等医院2002年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手术出院病案274份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出院病例的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治疗与检查因子、手术因子、ICU因子,其它费用因子是支配胆囊切除手术住院医疗费用的公因子。结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应着力降低药费、治疗费和检查费。
郭松芹[10]2004年在《胆囊切除手术病人住院费用影响因子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支配和影响病种医疗费用变化的某些因子,以控制医疗费用和不合理增长。方法以某叁级甲等医院2002年胆囊切除手术出院病案274份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出院病例的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治疗与检查因子、手术因子、ICU因子,其它费用因子是支配胆囊切除手术住院医疗费用的公因子。结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应着力降低药费、治疗费和检查费。
参考文献:
[1]. 综合医院单病种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研究[D]. 陈燕凌. 第叁军医大学. 2006
[2]. 胆囊切除手术病人住院费用结构和相关因素分析[D]. 郭松芹. 安徽医科大学. 2004
[3]. 胆囊切除手术病人住院费用相关因素分析[J]. 郭松芹. 疾病控制杂志. 2004
[4]. 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研究[D]. 郭君伟. 山西医科大学. 2008
[5]. 肝癌肝切除术单病种住院费用相关因素分析及其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的研究[D]. 朱靓. 第四军医大学. 2010
[6]. 住院费用控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贾红英. 山东大学. 2014
[7]. 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方式选择研究[J]. 杨树鼎, 方东临. 甘肃科技. 2014
[8]. 北京地区16种常见疾病诊断相关组合及病种费率研究[D]. 鲁盛康.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9]. 胆囊切除手术病人住院费用影响因子分析[J]. 郭松芹. 中国病案. 2004
[10]. 胆囊切除手术病人住院费用影响因子分析[J]. 郭松芹. 中国病案. 2004
标签:外科学论文; 胆囊切除术论文; 临床路径论文; 单病种付费论文; 医疗诊断论文; 社会保险论文; 计算天数论文; 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