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水平的提升策略论文_孙宪民

焊接工艺水平的提升策略论文_孙宪民

北京中唐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0

摘要:伴随着金属的出现,焊接工艺便随之而出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焊接工艺已日趋成熟和完善,并在人们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分析了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焊接工艺水平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焊接工艺;水平提升;策略

导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种先进工艺的应用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也更加便利,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国内的各种技术都在不断发展,但是还有一些技术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人们和社会的需要。比如,焊接工艺,国内的焊接工艺效率还比较低,高效焊接工艺的应用范围比较窄,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国内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为了使这种现象得到有效改变,就需要强化对焊接工艺的探索和研究,提升焊接工艺的效率,进而促使其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焊接工艺的技术要点

1.1准备工作

以碳钢为例,进入施工现场的碳钢材料需要保证质量,要有相应的证明书或者材质报告,主要使用逆变焊机、预热设备、除湿机、恒温箱、测量仪等设备,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性能的可靠。还需要配备保温筒、磨光机和凿子以及钢丝刷等工具。对碳钢进行施焊时,要保证周围环境不能对焊接所需温度产生影响,不能影响焊接人员技能的操作,焊接电弧在一米范围内相对的湿度不能超过90%。如果碳钢的表面潮湿,或者在刮风、下雨或下雪期间,就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热等,否则不能焊接。

1.2碳钢焊接技术要点

第一,坡口的加工。对坡口进行加工时,可以使用机械化的方法,也可以使用等离子切割等方法。第二,组队。碳钢焊件在组队之前,需要对坡口和内外侧的表面大于10毫米范围的毛刺、镀锌层、油污、漆和锈等进行清除,对接头位置进行组队时,内壁需要平齐,内壁的错边量不能大于管壁厚度的十分之一,不能超过2毫米。第三,预热。通常来说,碳钢的壁厚超过26毫米时,预热的温度在100-200℃,如果使用坞极氩弧焊进行打底,预热的温度可以按照上述下限的温度减少5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四,焊接,对于壁厚小于六毫米或者管径小于60毫米的碳钢接头对接,使用坞极氩弧焊进行焊接,对于壁厚大于六毫米或者管径大于60毫米的碳钢接头对接使用坞极氩弧焊打底焊,手工电弧焊对焊接进行覆盖。

2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

2.1操作人员因素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焊接操作人员即焊工及操作焊接设备人员。焊接方法不同,焊接工作人员的作用也不同。对于手工操作的焊接工作,焊工的专业技能和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对焊接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自动焊接,焊接人员的操作规范度和对设备的调式熟练度也影响着焊接的质量。所以,焊接人员的工作态度、质量意识、操作规范性、专业技能等都直接影响着焊接质量。

2.2机器设备因素

焊接机器设备包括焊接中所用到的所有焊接设备。焊接设备的功能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焊接质量,尤其是一些先进的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因对其依赖程度较大,所以更要求设备具有较高的功能性和稳定性。同时,在焊接中所使用的压力容器,对于其质量,更要形成定期检测制度,也包括焊接中用到的所有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其正常发挥效用,保证焊接质量。

2.3材料因素

保证和提高焊接质量的基础是焊接材料质量。焊接材料既包括焊接材料也包括被焊接材料,还有与产品配合使用的各种外购或外部加工的零部件。从质量监管要求来说,要保证焊接质量必须从源头上保证相关材料的质量。

2.4工艺方法因素

焊接的工艺方法直接影响着焊接质量,重点体现在制定焊接工艺的科学性和操作焊接工艺的规范性两个方面。具体来说,首先针对要进行焊接的材料和产品要科学合理的制定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前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再根据合格的评定报告和具体技术数据制定焊接工艺规程、焊接说明书,编写焊接工艺卡片等。这些工艺参数是指导焊接的依据,而工艺参数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焊接的质量。因此制定时既要根据具体材料和产品要求,又要结合具体焊接条件和实践经验。其次焊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焊接工艺的规范性。焊接要按照制定好的焊接工艺参数和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焊接工艺数据。如确实需要进行修改,也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并履行相应的手续。不规范的焊接工艺肯定不能保证焊接的质量,但是科学合理的焊接工艺要求也要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才能确保焊接的质量。这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5环境因素

焊接工作大多在野外进行,因此环境对焊接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比如焊接操作是在露天空旷地带进行,势必会受到外部环境如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影响,所以常会因为环境而影响焊接质量。针对这一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只有在环境条件达到焊接要求时才可以进行焊接操作。

3焊接工艺水平的提升策略

3.1做好焊接前的检查工作

焊接进行前必须做好相关检查工作,包括对所用设备、材料以及工作环境等。只有在做好焊接前的各项检查工作后才能正式进行焊接操作。这是由焊接工艺的特殊性决定的。焊接工艺对电流、风速等要求极高,如果焊接前这些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那么焊接时很难达到预期的焊接效果。并且在焊接前还要注意检查焊接的金属材料是否有油渍、锈渍,焊接操作环境中是否存在明火、可燃物体及危险气体泄露等。

3.2做好焊件材质管理控制

焊接企业的焊接操作大多在野外或空旷地区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焊接工作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焊接工作前和工作中都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如防雨雪、防雷暴大风等。而对于已经焊接好的材料则要做好防高温、防严寒的保护措施。只有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才能保障焊接工作顺利进行,才能保证焊接的质量。同时,要严把质量关,从材料源头就进行严格检验,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杜绝进入施工场地。在材料保存时,要分类存放,标识明显,防止材料使用混乱,造成浪费和影响质量。

3.3焊接过程中的控制

首先在焊接时,为减少热量的损失,也为了保护焊接操作人员不受到高温和辐射的伤害,大多情况下,会只把需要焊接的部位露在外面,其他部分会采用石棉等隔热材料加以覆盖。而且,在焊接过程中要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管理,不能使焊接在通风的条件进行。其次在焊接时要保证速度。在完成补焊操作时,更要注意焊接速度的把握。只有快速完成焊接操作,才能保证预热的温度,才能保证焊接的连续性。更重要的是,为保证焊缝接头的熔透时间,当焊条进行到焊缝接头地方时要保证停留的时间。再次因为裂缝的主要成分是铸铁,可塑性不强,所以在对裂缝处进行锤击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很多时候不对裂缝进行锤击。最后补焊结束时要注意对电动机机壳用石棉粉加以覆盖,使其冷却速度降低,保证焊接质量。

3.4焊接与计算机技术结合

随着焊接工艺的发展,焊接操作精确度和稳定性成为焊接工艺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同时焊接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将计算机引入到焊接工艺中来,通过计算机的软件对焊接工艺进行程序编制,就能够精确控制焊接的速度、电流和气压等。同时,计算机的引入和操作控制,大大降低了焊接操作人员的危险性,使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安全得到极大的改善。

结语

综上所述,焊接工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提升焊接工艺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对焊接工艺进行改进与完善,切实发挥出焊接工艺的作用,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焊接工艺其它焊接方法[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10(01).

[2]王耀,李志勇.焊接工艺制定及评定系统[J].电焊机.2010(04).

论文作者:孙宪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焊接工艺水平的提升策略论文_孙宪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