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三代领导核心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代论文,社会主义建设论文,领导核心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靠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党终于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探寻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一漫长的探索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党的八大的胜利召开,在全国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党是缺乏经验的。所以,党号召要“学习苏联”。后来,苏联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证明苏联的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况且即使是成功的经验也并不都适合中国的情况。正如毛泽东所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21页。)
于是,我们党在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的领导下,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毛泽东探索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十大关系问题,详细而生动地阐述了十大关系的辩证法,并提出了解决这十大关系问题的指导方针。他在论述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时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21-740页。)在论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时指出:尽量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在论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时指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21-740页。)在论述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时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一切照抄,机械照搬。”(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21-740页。)等等。这些方针是不同于苏联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方针,直到今天仍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他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67页。)这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需要通过革命来解决,而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矛盾的方法则是改革,“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虽然毛泽东在这里没有明确使用改革的概念,但已经具有了改革的思想萌芽。总的来看,毛泽东也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加之后来在指导思想上又出现了“左”的错误,偏离了经济建设的方向,因而使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认识还处于初始阶段,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29页。)正因为如此,就使得我们的社会主义经过30年的建设还没有彻底摆脱贫穷,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应有的优越性,甚至在“事实上不够格”。
2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围绕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不断地思索着、探寻着,究竟路在何方?经过4年的沉思,邓小平终于提出了新的清晰的思路,这就是:“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结论给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同时,邓小平又认为,这一基本结论尚需要拓展和深化。于是,他在党的十二大以后,又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进行着新的探索,并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第一,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概括。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称,但在过去的长时期内,我们对社会主义存在着教条式的理解,甚至为社会主义附加了一些本来不属于社会主义的东西,导致我们在实践中犯了许多错误。这样一来,就有一个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再反思的问题。邓小平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又说:“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1页。)他经过探索最终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5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一本质规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更重要的是邓小平还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也就是说,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不是本本上的社会主义,而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的社会主义究竟处于什么阶段呢?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说:“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内涵包括三层意思:其一,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任何事物都是一个过程,都有其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也是这样,只能通过初级阶段,上升到中级阶段,然后过渡到高级阶段。它不可能没有经过初级阶段,直接进入中级阶段或一步跨越到高级阶段。社会主义必须经历初级阶段,这是不可逾越的。其二,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所谓不发达主要是指生产力不发达。在我们这样的东方大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伟大的胜利。但是,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虽然经过40多年特别是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总的来说,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其三,初级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正如邓小平所说:“在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再花五十年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那意味着什么?就是说,到下一个世纪中叶,我们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4页。)任何一种想在下个世纪中叶之前超越初级阶段的冒进都是幼稚的、错误的,都只能把社会主义拖向后退。第三,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尽善尽美的社会,因而也就有一个自身不断完善的问题。同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管理体系由促进、适应生产力性质也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束缚、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因而,要不断地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变人民的生活状况,就必须进行改革。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的性质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135页。)“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70页。)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村改革取得成功以后,我们就转到城市。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更复杂,而且有风险。城市改革的重点是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当然这个改革要比农村改革难得多,因而需要的时间自然就长。因此邓小平提出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并提出了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三条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72页。)第四,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既有中断和质的飞跃,又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同时社会主义只有吸收资本主义文明的优秀成果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但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半封建半殖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她没有经历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因而要吸收资本主义文明的优秀成果,正是由于这一点,邓小平提出要对外开放,他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73页。)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形式和措施,如建立经济特区,实行沿边沿江开放,引进资金、技术、人才、设备和管理经验等,这些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邓小平还针对国内外有人认为中国的开放政策会导致资本主义的糊涂认识,明确地回答: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73页。)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他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开放政策,“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79页。)因为这个政策不仅对中国实现现代化有利,而且对世界和平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第五,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7页。)所谓精神文明,根据邓小平的论述,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科学的发展,二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德的确立,三是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四是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没有精神文明,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呢?邓小平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67页、378页。)
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索,最终形成了邓小平的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
在邓小平退休后,特别是逝世以后,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怎样把邓小平描绘的现代化强国的蓝图转化为现实?这是摆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的重大课题。几年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励精图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抑制通货膨胀,消除泡沫经济现象,采取软着陆策略,取得巨大成功,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在不断总结勇于探索中,从理论上为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第一,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江泽民1997年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在邓小平同志逝世后,我们全党,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又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江泽民还就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问题作了论述,他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也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逐步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于市场经济问题,最初是邓小平提出来的。邓小平是把市场经济看作是一种“经济手段”和“方法”加以“利用”的,而江泽民则发展和深化了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思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路。这就把市场经济从“手段”层次提高到“经济体制”的层次。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
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我们党第一次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同时,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完全有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行得更好。第三,提出了正确处理“十二大关系”应当坚持的原则。1995年9月28日,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江泽民作了题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江泽民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若干带有全局性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重大关系要贯彻一个总的思想,就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明确我们应当坚持的原则。”江泽民在讲话中归纳出十二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详细地讲述了“十二大关系”的辩证法,并提出了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应当坚持的原则。在讲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时,江泽民说,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讲到“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时,江泽民指出:“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讲到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时,江泽民指出:“今后必须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讲到“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时,江泽民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要用历史、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一是要看到各个地区发*
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二是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应当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在讲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时,江泽民指出:“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重要经验。”“同时要看到,市场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国家必须对市场活动加以正确的指导和调控。”与此同时,江泽民还论述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及“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江泽民关于正确处理“十二大关系”的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在总结和概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新认识和新观点,这些新认识和新观点拓展、深化和丰富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思想。他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十二大关系”应当坚持的原则,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第四,深化了对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础,没有公有制经济也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但是在过去的年代里,由于受“左”的错误干扰,我们对公有制的认识存在着“一大二公三纯”的偏差,因而使社会主义也受到了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改革开放,我们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但真正从理论上对公有制经济形成清醒认识的,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说:“要全面地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样的理解,就深化了公有制经济概念的内涵,拓宽了公有制经济概念的外延。江泽民还说:“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他进一步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实现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并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是提倡和鼓励。这些思想都极大地深化、拓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论十大关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江泽民论文; 邓小平论文; 矛盾处理论文; 关系处理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