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建设行业也获得空前的发展,对于公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交通安全方面,这一要求表现的更为突出。在设计公路路线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全面考虑到影响交通安全的各项因素,将其纳入到设计体系之中,在此基础上提升公路交通的安全性能。本文结合当前交通建设行业发展现状,就公路路线设计中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展开论述。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前言:对于公路运行的安全性来说,公路路线设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各项因素,根据这些因素进行路线设计。客观上来说,这一措施可以提升公路路线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只有充分落实安全问题,才能将公路路线的价值和效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一、视距
在我国交通事故中,由于视距出现了阻碍导致出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占据很大一部分[1]。一旦驾驶员的视距遭遇阻碍,就无法了解到前方路段情况,从而出现交通事故,特别是在晚上出行或者雨雪天出行的时候,事故频率更高一些。保证驾驶员有一个良好的视距是提升交通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公路路线设计人员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保证设计出来的公路路线能够给驾驶员提供充分的视距。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尤其要重视下穿式立体交叉凹形竖曲线、纵断面凸形竖曲线、平面上的暗弯等路段,这些路段很可能会出现视距不良的问题。
首先,要做好视距值的设计工作。一般来说,停车视距是由制动距离以及制动反应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距离两个部分构成。无论是制动距离还是制动反应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距离,都与汽车初始速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在设计视距值的时候,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设计路段规定的车辆运行速度进行设计,将规定的运行速度作为设计的车速进行视距值计算。举个简单的例子,某段高速公路的设计速度是80km/h,在长下坡路段,设计人员可以以110km/h的速度对停车视距值进行确定。
其次,要考虑到坡度问题。有些公路的纵断面有着较大的起伏,尤其是一些山区公路,上坡道和下坡道会影响车辆的制动距离。一般来说,下坡段的停车距离长一些,而上坡段则短一些[2]。归根究底,是因为汽车的运行速度受到坡度的影响。与上坡路段和平缓的路段相比,下坡路段视距要大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一点。从目前公路路线设计工作来看,由于坡度给驾驶员的视距造成的影响不是很大,所以并没有在坡度设计过程中因为坡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停车视距。然而,有些山区公路以货车运行为主,为了增加运营的安全性,笔者认为,设计人员在设计货车停车视距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坡度这一问题,根据坡度的大小设计出满足安全的视距,提升公路的交通安全性。
二、平纵组合
公路的线形对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直的公路相对于弯弯曲曲的公路具有更高的交通安全性[3]。因此,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的时候,应当要遵循高低结合、曲直结合的原则,尽可能保证公路线形具有一致性、协调性。
就笔者个人工作经验而言,设计人员在设计平纵线形组合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公路路线进行重点研究,尤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在设计长直线公路路线的时候,切忌设置半径小、曲线长度短且坡度较大的凹形竖曲线;②在平纵组合不够理想的状态下,防止出现较小的竖曲线;③在直线内,切忌插入较短的竖曲线;④在直线上,切忌纵面线形出现跳跃、暗凹、驼峰等线形,这些线形会导致驾驶员出现视觉中断情况;⑤在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或者在凸形较小的竖曲线顶部,切忌出现平曲线的拐点[4]。做好上述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公路的交通安全性。
三、超高
(一)纵坡对超高的影响
设计人员在设计超高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超高率。比如,在设计山区公路的时候,对于互通单向匝道、使用分离式路基的路段,设计人员要根据运行速度使用不同的超高率,确保驾驶员在上、下线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而对于整体式路基路段的设计,难度系数有所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人员在对下坡存在危险的路段进行设计时,通过下坡速度对超高率进行确定,保证车辆的行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也可以通过适当的交通指示,引导驾驶员能够有效识别这些路段,在行驶过程中控制好行驶速度[5]。
(二)平曲线的半径和超高
之所以在公路的平曲线路段进行超高设计,目的是形成向心力,在此基础上对高速行驶车辆的离心力进行平衡。根据我国目前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设计人员在设计超高值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圆曲线半径、设计速度等诸多因素。一般来说,最大超高值的设计可以按照如下标准:积雪冰冻地区按照6%进行设计,一般地区则按照8%进行设计。除此之外,平曲线和下坡组合在一起的临时作用,会导致铰接货车的稳定性下降。为了消除或者控制这一影响,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平曲线超高横坡度。
(三)不设置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
当平曲线的半径大于一定的数值时,可以不进行超高设计。而是让设置的值与直线路段路拱反超高相等。基于行驶舒适性的角度去考虑,需要将横向滑动摩阻系数控制在最小范围。在对山区公路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在保证不设置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分析具体路段的安全性能,结合车辆构成、运营速度、路面环境等因素,针对采用的平曲线半径对应超高值以及最大超高值进行确定。
四、运行速度和设计速度
在公路几何设计中,设计速度是重要的控制参数,对公路设施的运营效率和运营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应当利用运行速度对线形指标进行有效检验,一旦发现存在曲线要素指标不能有效满足运行速度路段,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
从某种程度上说,车辆实际运行特征与运行速度存在一定的符合性。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相比可以有效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尤其是那些因为线形设计和实际行车状况相脱离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所以,公路路线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运行速度,确保公路路线设计中各项指标满足运行速度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要求,能有效提升公路行车的安全性。一般来说,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要充分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针对重载交通路段的上坡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分道行驶以及爬坡车道的设置。连续下坡路段的设计,应注意在适当位置增设避险车道和降温水池;第二,要综合考虑到公路沿线设施、构造物以及环境条件等各项因素,经过一系列的方案必选确定最佳的路线方案。
五、重视路标的设计
路标设计是公路路线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公路交通安全性能的一个有效措施。对人们的出行来说,路标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特别在一个陌生的出行环境中,交通标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标志既可以给驾驶员提供准确的距离信息和准确的地区方向,同时还能告知驾驶员前方的路况以及路段限速情况等。因此,公路路线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要重视路标的设计,为驾驶员的安全出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视距、平纵组合情况、超高、运行速度、路标等。设计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将其纳入到设计体系之中,保证路线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公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永峰.公路路线设计中的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J].交通世界,2018(Z1):70-71.
[2]纪成森,夏学良.公路路线设计中交通安全影响因素浅析[J].智能城市,2017,3(12):84.
[3]王永峰.公路路线设计中的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世界,2017(36):176-177.
[4]韩红青,许华章.公路路线设计中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J].江西建材,2016(10):169-170.
[5]常明玉.公路路线设计中交通安全影响因素浅析[J].科技资讯,2010(09):47.
论文作者:史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公路论文; 视距论文; 路线论文; 路段论文; 曲线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交通安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