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与生态保护前瞻性策略分析论文_刘邦俊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与生态保护前瞻性策略分析论文_刘邦俊

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21001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对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通过对河道景观设计进行分析,阐述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河道护岸形式进行分析,阐明了其硬质结构形式的影响,并对生态护岸结构形式进行重点分析。通过结合我国国情,引进国外先进生态修复的技术,对生态护岸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景观设计;河道护岸;硬质结构;生态护岸;重点分析;研究

一、引言

在当前,对于城市河道景观而言,它主要是河水流经城市中心两岸的绿地景观,一般有河流的本身、植物公园以及高楼等。从本质上可以看出,景观设计包含了陆地、水体以及水际线,而且还有一些人文与自然因素。所以说,河道景观是当今城市活动场所的关键部分。自21世纪以来,工业化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少,而由钢筋水泥生产出的硬质景观却变得越来越多,人们对自然亲切的生活场景甚是向往。故,生态河道景观将成为我国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新的发展方向。

二、城市河道景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亲水空间

在以前,我国城市河道为了加固防水的功能,将许多的城市河道构建了坚固的防洪堤。对于这一设计方法,使得我们人类和水之间没有足够的亲近,降低了城市河道中的景观功能,最终产生缺乏亲水空间的现象,让河道的景观甚是简单。硬质景观让人们对河流存在了疏离感,没有合适的空间在河道两侧观赏水景。

2.忽略生态建设的理念

当人们在对河道进行构建的时候,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生态建设的理念,而是使用砖石的结构、在砖石中灌浆以及模袋的混凝土,进而建造成硬质的堤岸,使得原先的景物被树池与花池所替代,让原先的浅滩与深谭被水渠所替代。对于这一做法,破坏了生态自然景观,极大的影响到了河道的生态功能。这是因为深谭与浅滩被硬质设施所替代,使得许多的生物没有了生存场所,生物链受到破坏,降低了河道的生态功能,最终导致城市河道缺水的现象,加大了城市河道水污染的程度。

三、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与生态保护前瞻性策略分析

在对城市河道进行设计的时候,人们为了避免洪水对河岸产生影响,加强防洪堤脚与岸坡的稳健性,大多数都是对岸坡实施保护。在一般情况下,河道护岸存在两种形式,它们分别是硬质型与生态型的护岸。在对护岸进行选择的时候,我们应充分考虑河道防洪以及景观设计的要求,这样的话,我们不但可以确保河道防洪的安全,而且还可以加强河道生态平衡的稳定性。

1.硬质护岸结构形式及其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其硬质型的护岸有现浇、浆砌石以及干砌石类型的护岸等。对于硬质型的护岸,通常情况下考虑较多的是防洪、蓄水以及排涝等一些基本功能,所以说该类型的护岸比较简单,同时还比较坚硬。硬质护岸给水与土之间联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环境。比如说,通过使用浆砌石构建的坡面,一般情况下都是非常的光滑,一些和我们人类生活较为紧密的微生物没有了生存场所,还有许多水生物也没有了繁衍后代的场所,进而使得河道的水质净化能力被削减了;同时还有就是在护岸中的坡面不能够生长植被植物,让陆地和水体之间的天然屏障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而使得一些污染物非常容易进入到水体中,加大了河水的污染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生态型护岸结构形式的内涵

对于生态护岸而言,有许多的人认为它是在边坡周围种植一些植物,然而真正的生态护岸,其实它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体系,它既有植物,也有动物和微生物,在整个系统当中,各个子系统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相互之间可以进行能量以及信息的转换。在进行生态护岸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加固边坡,进而去构建一些多样化的生物,在水、土以及生物之间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提高河道水质的净化能力,加强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所以说,对于生态型的护岸,它的基本内涵是我国环境科学、运筹学以及工程力学等一些基本的原理,通过将植物和工程材料进行结合,进而建立一个生态平衡的护岸系统,通过使用生态系统中的自我修复的性能,提升边坡生态恢复的能力,减缓水土的流失,加强坡面植物的寄居场所,同时提升动物以及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加强河道的净化能力,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2.1 生态护岸的结构形式

a.植物型的护岸

对于植物型的护岸而言,它是生态护岸中较为重要的方式方法,比如说竹林。对护岸中的植物进行充分利用,以及茂密的树叶,这样的话,我们不但可以使固土保沙,而且还可以避免水土流失的现象,并加强河道水质的净化功能。而对于岸坡上的一些植物构造的绿色亭台,可以使周围的环境得到改善,进而构建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

b.动物型的护岸

对于动物型的护岸,它是将鱼巢、木材以及石材等一些物质特性作为设计河道的护岸。这种护岸的结构可以很好的加大动植物的多样性,而且还可以给人类提供一个较好的休息场所。

(1)鱼巢的护岸。关于鱼巢的护岸,它是将鱼类的生存场所作为构建护岸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对护岸材料的甄选方面进行考虑,比如说甄选鱼类比较喜欢的一些木材,而且还可以构建一些鱼巢砖以及预制的混凝土鱼巢,使鱼类具有一个比较好的栖息场所,这些原材料可以使其在水中产生各不相同的流速带,进而导致水的湍流,水中的溶解氧越来越多,加强了好氧生物的适应能力,这样不仅确保了护岸的稳健性,而且有使得鱼类具有较好的栖息场所。对于这一护岸,它使得河道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加强了河道的净化能力,同时也使得河道景观设计满足了人们的要求。

(2)木材的护岸。该种护岸是通过采用不同类型的伐木材作为护岸的木质材料。我们可以根据设计的需求,将其构建成不同类型的形状。一般情况下,将其与石材进行搭配,进而提升岸坡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对于木材而言,它的表面能够附着很多的微生物,增强河道水质的净化能力。

(3)石材的护岸。对于石材而言,它是一种天然的材质,在构建护岸时,石材的摆放不具有规则性,而在进行堆砌时,可以将其有规则的实行,比如说先将石材放到石笼里面再进行堆砌。在进行石材护岸时,它的成本比较低廉、使用寿命较长以及来源广泛等一些特点。同时,对于石材而言,它的表面可以为的微生物提供一个生存的场所,其石头和石头之间的缝隙也是如此。

四、结束语

对于城市河道景观的设计,它是我们对大自然与人文进行研究的空间设计。然而,对于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构建,我们应该将水利工程、园林以及城市规划学进行有机的融合,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生态学的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态理念,对我国城市河道进行设计,让城市河道的生态系统更加稳定,进而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宁沛晔. 基于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问题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6(13)

[2] 张龙,王东焱. 谈城市河道的生态改造及景观思考分析[J]. 山西建筑. 2014(30)

论文作者:刘邦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与生态保护前瞻性策略分析论文_刘邦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