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研究——自然主义视野中的“自我中心困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自我论文,自然主义论文,中心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然主义是从新实在论中分化出来的一支哲学流派。这派哲学家由于他们不苟同于新实在论者为克服“自我中心困境”而提出的“直接呈现”说,独辟蹊径形成了独具自身风格的哲学思想。这个流派虽然在整个当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影响不是很大,但他们对“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克服,是有重要意义的。
自然主义主要通过对认识关系的研究和对认识来源问题的分析,去克服“自我中心困境”。下面着重从这两方面作出说明。
一、自然主义通过对认识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主观歧途的思想
培里等新实在论者在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时,曾指出唯心主义者由于把认识关系绝对化了,因而导致了唯心主义哲学不可克服的“自我中心困境”。自然主义者沿着新实在论者所指导的方向,进一步分析了唯心主义者把认识关系绝对化的过程和实质。这主要表现在自然主义者菲布尔曼的主观歧途思想中。
菲布尔曼认为,历史上许多哲学家在研究哲学问题时,不是从客观世界入手,而是从一种特定的认识关系入手,去认识世界;不是把认识关系当作是客观世界中的一种关系,而是把它绝对化。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主观歧途”。所谓“主观歧途”,菲布尔曼解释道:“大多数欧洲哲学家曾经试图从内部来看人,把人看作是一种和他的背景大不相同的东西,而不是把他看作是那种背景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把这种欧洲的观点叫做‘主观的歧途’”。①
1、主观歧途产生的过程及其实质
菲布尔曼认为不是在哲学发展的一开始就出现主观歧途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他认为古希腊人在研究世界时,是从整个世界出发的,把人看成是整个世界中的一部分。希腊人不因为人有理性,就不把人看成是自然的动物了。在菲布尔曼看来,从前苏格拉底时期一直到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家们基本上都持这种观点。但希腊哲学中自从出现了斯多噶哲学、伊壁鸠鲁学说以及怀疑论,便开始形成了主观歧途的思想,菲布尔曼把它称为“主观歧途的第一次扩展”。因为这些哲学家不是把目光投向客观世界,而是投向了主体自身。他认为不同的哲学家,由于对主体认识的不一致,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一致,这就形成了各个不同的学派。
在菲布尔曼看来,由于晚期希腊哲学家开辟了主观歧途的先河,紧接着这种发展的趋势就一发而不可收了。随着主观歧途的第一次扩展,接踵而至的就是主观歧途的第二次,第三次扩展。菲布尔曼认为,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形成,便是主观歧途第二次扩展的标志。这次扩展具有根本的意义。它在希腊人的自然世界之外又增加了一个超自然的世界。这个超自然的世界足以威胁整个人类的地位,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人的内心世界。人不仅是尘世的一部份,而且还有一个从肉体中拯救出来的灵魂。第三次扩展是由于实验科学兴起而造成的。菲布尔曼认为这次扩展意义更加重大。由于天文学的建立,人们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在观察无限的苍穹之时,人们便发现了人类的渺小,油然而生一种恐怖感。菲布尔曼认为,正是因为这种恐怖感的产生,才导致了哲学家们越来越强调人的意识及其价值,强调自我的觉醒。从此以后,自我便成了与哲学家不可分离的影子。在哲学家的头脑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这样一个看法:只有当一个人具有认识,他才能谈论认识;只有当外部世界呈现在人面前,他才能谈论外部世界。菲布尔曼认为,即使一个人想冒险地向外观察,他总是站在门槛上的某个位置上来进行观察,他必须停留在一个便于退回内心世界并关上内心世界门户的位置上。
主观歧途的实质是什么呢?菲布尔曼曾作这样的解释:“它假设对人的了解是了解世界的必要条件,因为只应该把世界了解为人的认识的延长。”②从他对主观歧途发展过程的说明,我们便可以看出,菲布尔曼所说的第三次扩展实际上说明了人对人的认识的影响,人的认识对客观世界的影响。在他看来,人的认识关系和价值观决定了人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价值观和认识关系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的认识方式就逐步从“对外的认识”走向“对内的认识”。菲布尔曼分析了认识方式这种走向的原因。他认为,由于认识中的经验是主客体的统一,主体在一端,客体在另一端,认识这种性质本身就蕴含了导致两种认识方法的可能。第一种认识方法是尽可能了解认识中的客体的方法;第二种认识方法是尽可能了解认识中的主体的方法。他认为这两种认识方法分别被科学家和主观歧途哲学家所采用。前者采用了第一种认识方法,后者采用了第二种认识方法。菲布尔曼认为,科学家研究的目的是认识物质的客体并揭示物质客体作用的规律性,而主观歧途哲学家认识的目的只是揭示出认识中主体的性质。这就造成了两种认识方法的矛盾性。他认为笛卡儿和存在主义的思维方式就是主观歧途的典型表现。在笛卡儿看来,自我的实在性是通过精神对它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认可而被肯定的;而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个人存在的实在性,人作为一种自我超脱的主体的实在性是通过从作出关键性的决定这种必要性中产生出来的自由感而被肯定的。在菲布尔曼看来,只有第一种认识方法是正确的。第二种认识方法由于它用主体对自身的认识代替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它是科学所无法接受的。
2、对主观歧途思想的批判
菲布尔曼提出主观歧途的思想,实际上想说明以往的哲学们不是把认识关系仅仅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而是从特定的认识关系出发,把由认识主体通过认识所揭示出来的东西当作研究的对象。不是把认识的结果是否符合客观世界当作哲学研究的内容,而是把认识的结果是否符合主体的性质、是否符合认识关系的性质,当作是哲学研究的内容。这种哲学必然会导致一种主观主义,陷入“自我中心困境”。为了超越这种困境,菲布尔曼对主观歧途的思想作了批判;
①主观歧途的思想把认识关系绝对化了
主观歧途的思想是从固定的认识关系入手去认识世界,这样就把整个世界片面地划分为两种世界,即主体世界和客体世界,最终无法解释两者的统一。自然主义著名代表塞拉斯认为,由于笛卡儿和洛克把人对事物的认识概念看成是先于经验,因而就造成了他们不可克服的困难。“笛卡儿是通迂回的道路,借助于关于‘上帝’存在的虚构的合理证明和接受上帝不是骗子的假说来达到物质世界的。洛克以半实用主义的方法回避这个问题:我们好象感觉着事物,我们的概念在某些方面与事物是相似的。”③
②主观歧途的思想夸大了主体的作用
笛卡儿认为哲学的合理性在于合乎“理性”、合乎“天赋观念”,康德认为哲学的客观有效性在于合乎先天的“范畴”。在菲布尔曼看来,这些思想都是主观歧途的表现。首先,它夸大了认识主体的作用,他认为,认识的主体对于认识来说并不是有效的孤立体,他不能离开外部世界。即使在主体全神贯注于自我思考的精神状态,他还在抵抗地球的引力,还在呼吸,还在对抗所有那些侵害他的身体健康的力量而维持着他的全身健康。另外主体要生存,就必须有维持自己生存的材料,它们只能从外部世界中获得。所以,菲布尔曼说:“为了这种目的,自我与其说是一个对自我本身的关系,倒不如说是一个对世界的关系贴切得多”。④
其次,主观歧途的思想夸大了主体意识的作用。菲布尔曼认为主体的意识是有局限性的,它能说明认识对象的类似性。却不能说明认识对象的差异性。既然如此,认识又怎么能证明客观世界和认识世界是一致的呢?为此,他提出了他的关于检验认识标准的思想,即常识和科学。既然认识自身无法证明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一致,那么就可以借助于常识和科学。菲布尔曼认为主观歧途的思想与常识和科学是相违背的,它只能遭到常识和科学的拒绝。
3、对主观歧途的超越
菲布尔曼认为:“宇宙论的哲学家的局限性在于他们没有给人的精神作出规定。主观歧途的哲学家的局限性在于他们不能说明世界”。⑤因此,要认识真正的客观世界,超越主观歧途,就必须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手段——精神,作一个批判性的考察。在此,菲布尔曼首先认为其他实体和自我作为一个实体,同样是确实可信的。每一实体都是一个主体,都有感受和反应的体系。所不同的是人在这方面表现是最明显的,即它具有精神的功能。人由于具有最大的接受刺激,并反作用于刺激的能力,从而有可能接受,贮藏以及随后反作用于刺激。“主体就具有能力处理周围的整个环境,而不只是处理其中某个物质的部分,其根据是那样一个环境包含有一些适合于检验人的全部能力的特性。”⑥其次,菲布尔曼还对认识功能——精神作了区分:主体既可以认识客观世界,又可以认识主体自身,即认识到自身有意识。他认为,主体只是众多的实体中的一个实体,对主体认识是对包括主体在内的整个世界认识的一部分。如果单凭主体能认识到自身有意识(即主体认识到他对客体的认识只是他对自身意识的认识)这一点,就否认主体对客体世界的认识,这是科学所不能接受的,也是实在论所不能接受的。“自从十七世纪以来,实验物理学是怎样支持了希腊的观点(即世界是主客体统一的世界——笔者注)并极大地丰富了它,一直到新近这几十年,实在论的观点是怎样地已经再一次地在一个复杂得多和有力得多的形式中被肯定下来。”⑦
二、自然主义从认识过程中去寻求认识的客观性,克服“自我中心困境”
自然主义在克服“自我中心困境”的问题上,也是从认识过程入手的,但是,不同于逻辑经验主义,这个流派的哲学家们是通过对认识过程中认识内容客观性的分析,去寻找超越困境的突破口的。
1、对认识来源的分析,强调认识内容的客观性
塞拉斯着重分析了认识中知觉和感觉的特点,以此来证明认识来源的客观性,从而确定实在论对认识论的优先地位。
塞拉斯在分析认识活动之前,先对认识过程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首先,他认为若从概念出发,最终是无法说明客观世界和观念世界的统一的。这种思想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它一方面发源于对心灵的信仰,另一方面发源于对人能洞察先验本质这样一种能力的信仰。菲布尔曼认为笛卡儿求援于上帝这一事实,实际上就说明了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其次,塞拉斯认为从感觉出发,最终是无法说明认识的性质的。他认为从感觉出发可以形成不同的理论。有些哲学家,如马赫、詹姆斯等,把感觉当成是中性的,并试图克服认识中的主观主义。但塞拉斯认为这种思想必然导致主观主义的错误。有些哲学家从感觉、观念出发,去寻找沟通主客世界的桥梁,如洛克(洛克认为人们首先感知他们的感觉和表象,把它们合起来称为观念)。塞拉斯认为洛克也不能摆脱进退两难的处境。“他依靠一种实用主义的推断,依靠这样一种信念,即观念是与他的所谓的外部事物的第一性的质——广延和量等等相似的,是与知觉相似的”。⑧在塞拉斯看来,洛克仍然局限认识之中去解决认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不能解决它们之间关系的。
要合理地解决认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问题,塞拉斯认为应首先对知觉问题进行分析。
①知觉是一个刺激——反应的双向过程
认识既不能从对观念的分析开始,也不能从对感觉的分析开始,塞拉斯认为,“从我的观点看来,知觉是最初的认识行动,它建基于一个闭合过程,这个闭合过程既指刺激,也指反应”⑨。他认为客体事物在成为客体时,并不是象素朴实在论者可能推测的那样被把握,而是通过感觉因素被限定在一定位置上,并把它辩认出来。知觉本身是直接的,但又以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通过“从”刺激“到”反应的机制实现的。在“从”刺激“到”反应的过程的开始,刺激占优势,而在运动的终结,反应和鉴定,即确定知觉和它的客体的关系占优势。
塞拉斯认为从知觉出发,不仅解决了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而且解决了观念问题。感觉在知觉中的作用是作为起指导作用的和带来信息的东西,而不是作认识的最终客体。“感觉是由被感知的事物从外面控制的。其次,感觉应该提供关于这些事物的信息”。⑩观念和意识是从知觉中总结出来的。塞拉斯认为由于知觉总是与人的行动联系着,因此,在人的意识中,从儿童时代就积累了对客体的认识,即概念、概括和推测。一旦形成这种观念之后,又把它运用于指导机体去调整机体的状况。分析了知觉与感觉、观念的关系,塞拉斯对意识作了如下的说明:“我认为意识是发生在大脑中的某个过程的特征,这个特征由于利用暗示、信号和符号而得以产生和存在。这里我们看到意识的那种要求联成整体和行为的因果性的高度水平。因而我们意识到质量和感性关系的一种从皮质形式过渡到可靠知识的综合。但是所有这一切是在共同参与的形式下在大脑中发生的”。(11)
②用科学解释感觉的特性
哲学史上经验论发展的事实说明哲学家所未能正确解决感觉与客观事物的关系问题。由于洛克未能找到联结感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桥梁,所以才导致了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和休谟“不可知论”的产生。塞拉斯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并没有满足于停留在对知觉的分析上,而是进一步用科学的成果分析了感觉在思维大脑中存在的状态。
塞拉斯认为,在从刺激到反应的过程中,感觉的作用在于作为信息的负荷者反映客体,并在我们力图“用密码译解”客体的限度内被利用。他认为当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能科学地说明感觉在大脑中的状态。“现代电子学关于大脑的理论指出,大脑是在受它面临的适合任务所制约的控制下计划自己的工作的。”(12)塞拉斯认为感觉发源于对我们感官的客观利用,发源于从刺激到反应的相互联系之中。“我们所感知的是对所有人说来都是可以接近的外界客体,而不是感觉本身。但感觉是处在因果控制之下的客体的反映或表现,因此,它对于知觉具有认识的价值。”(13)
2、从认识过程出发,建立形而上学理论
从认识过程出发去说明认识的客观性,这样发展的结果必然要建立一种本体论理论。只有如此,才能合理地解决认识内容的客观性问题,最终摆脱“自我中心困境”。塞拉斯指出:“实在论是一种正确的认识论表述。只有通过实在论才能到达作为本体论的唯物主义”。(14)
菲布尔曼认为形而上学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存在所具有的属性要比存在物具体的属性要多一些。曾经存在的东西(但已不再存在了)和将要存在的东西(到目前为止还不存在)确实也是一种存在。否则我们就既不能说明存在物的产生和消失,也不能说明存在物本身,因为产生和消失是存在物的特征。因此,他认为存在比存在物更广泛,当我们希望叙述存在物时,存在就构成了我们预先需要的条件。
三、自然主义在克服“自我中心困境”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由于自然主义是直接从新实在论中分化出来的,它与新实在论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又不同于新实在论。在如何对待认识关系的问题上,他们分道扬镳了。因此,认真地总结自然主义在克服“自我中心困境”问题上的得与失,不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决困境,而且还有利于我们科学地分析新实在论关于“自我中心困境”的理论。
1、自然主义主观歧途思想的提出,对克服困境,具有积极意义
新实在论者在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时,提出的“自我中心困境”的思想,的确给了唯心主义当头一棒。由于唯心主义者把方法论上的困境带到了本体论中,因而造成了唯心主义哲学中不可克服的矛盾。唯心主义者把认识中的对象完全等同于客观对象,把由认识中建立起来的本体当成是客观中存在的本体,从而造成了哲学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在此,新实在论者提出的“自我中心困境”的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们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未能进一步分析困境产生的认识原因,而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不可克服的问题搁置起来。自然主义者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就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们认为正是由于“主观歧途”,才造成了唯心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局限性。由于唯心主义哲学把对人的研究看成是对世界研究的逻辑前提,这就不可避免地从人以及从人的认识中去寻找衡量认识的标准。这必然会导致“自我中心困境”。不但如此,自然主义还指出了走出困境的正确方向,即必须把人看成是众多实体中的一个实体,必须从客观世界中寻求认识的标准。这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吻合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把物质当作世界的本原,把意识看成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样才能走出困境。
2、自然主义强调认识内容的客观性,是科学的
新实在论者用“自我中心困境”诘难唯心主义,很有道理,但他们又认为这个困境是任何哲学都不可克服的,我们对此不能苟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不能因为认识中有主观性,就排除它的客观性。自然主义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颇具价值。
由于新实在论坚持“困境”是无法克服的,因而他们就绕开了认识关系提出了“直接呈现说”。他们认为客观事物是独立于人的认识之外而存在的,它们不是通过摹写或映象而间接被认识,而是直接呈现在人的面前。在他们看来,人们关于对象的认识并不是关于对象的观念,而是对象本身。或者说,当人们获得关于某一对象的认识的时候,并不是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关于这一对象的观念,而是对象直接进入了人们的意识之中。新实在论者的初衷是想从客观事物或共相出发,去说明认识。看起来似乎克服了“自我中心困境”,但他们实际上难逃陷入这种困境的厄运。既然客观事物和共相是自身表现自身,那么,表现客观事物和共相的观念就应当是正确的。若果真如此,又如何解释现实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呢?新实在论者陷入于两难之中:一方面,从认识出发去说明客观事物,要陷入“自我中心困境”;另一方面,从客观事物出发,又难以解释现实。当新实在论者仍在对自己的理论修修补补之时,自然主义崛起了。他们在狭缝中求生存,从认识过程出发,去揭示认识内容的客观性。这对克服困境意义重大。因为“自我中心困境”的关键所在,就在于摆脱与认识过程中形影不离的“自我”。一旦确定了认识内容中的客观性,就为克服认识中的“自我”奠定了基础。另外,他们从认识过程中的客观性出发,去建立形而上学的理论,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认识论的标准和根据,在于本体论。只有把认识论建立在本体论的基础之上,认识论这一大厦才能坚如磐石。任何从认识自身出发的认识论,最终都必然要陷入“自我中心困境”。
我们认为本体论与认识论是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如果本体论离开了认识论,结果只能是不可知论或相对主义。海德格尔和新实在论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所面临的困难是值得借鉴的。同样,离开了本体论,也无法科学地解释认识论。自然主义者从认识论入手,提出接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实在论和形而上学的理论,这一意义自然不能低估,但他们最终还是局限在认识论领域,未能跃入本体论领域去解决问题。这样会带来很多麻烦,如:如何解释认识中的错误现象,如何为形而上学寻找一个可靠的标准等。因此,菲布尔曼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一种以上的本体论。这一思想又是和马克思主义不能相容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本体只有一个,即物质本体,它是通过人们对它的不断认识而逐渐被揭示的。认识中的本体论只是对物质本体论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总之,我们在看到自然主义在克服“自我中心困境”问题上积极成果之时,也应看到它的不足之处,为马克思主义真正克服困境奠定基础。
注释:
①《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205页。
②《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207页。
③《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144页。
④《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212页。
⑤《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223页。
⑥《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225-226页。
⑦《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227-228页。
⑧《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165-166页。
⑨《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149页。
⑩《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146页。
(11)《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146-147页。
(12)《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155页。
(13)《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155页。
(14)《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一集,第177页。
标签:自然主义论文; 认识论论文; 本体论论文; 自我中心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自我分析论文; 自我认识论文; 哲学家论文; 唯心主义论文; 科学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 哲学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