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论文_钟悦,张赛男

 (赣南医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效果与特点。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是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接收并进行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同一时期抽取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两组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检验,观察SF、AFu、cHE、GGT等相关指标以及检出阳性率和联合检出阳性率指标,以此判定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抽取的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抽取的研究对象的SF、AFu、cHE、GGT指标水平分别为21.5±4.8mg/L、48.5±16.6U/L、(45.6±8.9)*10?U/L和253.3±88.5U/L,而对照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为10.3±2.8mg/L、16.9±3.9U/L、(10.4±2.4)*10?U/L和31.2±12.8U/L,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而研究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8.5%、52.4%、54.6%与81.4%,对照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0.8%、0%、1.2%和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肿瘤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生物标记检测可以起到较好的检测效果,能够明确肿瘤标志物中SF、AFu、cHE、GGT各个指标的情况以及标志物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等,对于判定肿瘤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诊断中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法;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164-01

本次实验研究中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便于确定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是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接收并进行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同一时期抽取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两组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检验,观察SF、AFu、cHE、GGT等相关指标以及检出阳性率和联合检出阳性率指标。其中研究组患者男性有48例,女性患者有38例,年龄区间在35~74岁,平均年龄为50.3±2.3岁;同一时期抽取的对照组中男性42例,女性44例,年龄区间在32~68岁,平均年龄为48.6±3.7岁,在实验中抽取的两组研究对象都通过2006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恶性肿瘤性疾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标准》[1]排除了具有其他严重脏器受损疾病与存在精神异常的患者,且都是自愿参加本次实验,且两组研究的对象在受教育程度、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生活环境等因素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与研究组抽取的研究对象均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分别于清晨抽取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3毫升,并将其置入到生化检测管中,并进行离心处理,控制转速为每分钟3000r,离心半径为15cm,将血清进行分离。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患者以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铁蛋白SF、血清胆碱酯酶CHE、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岩藻糖苷酶AFU等指标的情况,试验研究所使用的设备为进口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并按照规范和流程进行[2]。

1.3 统计学的数据分析

本次实验的研究数据全部通过统计学专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 19.0观察与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和组间数据资料粉笔应用卡方值检验和t值检验,并以P值小于0.05表明实验数据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研究价值[3]。

2.结果

研究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8.5%、52.4%、54.6%与81.4%,对照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0.8%、0%、1.2%和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3.讨论

近些年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加上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肿瘤疾病,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诱导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具有较高的死亡率[4],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5]。故针对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及早进行诊断和分析,提高恶性肿瘤的筛查[6]、诊断以及后期的治疗预后水平等。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较高,适应范围较广,操作简单[7],且在实验结果中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检出率区别于对照组的常规检测,且肿瘤标志物中SF、AFu、cHE、GGT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的正常研究对象,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陆建文.陈宇琼,朱清峰,李国祥,黄火强.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及应用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28:61-63.

[2]匡芳梅,何伟业.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1:45-46.

[3]余晓敏.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5,14:1-2.

[4]戴志文,蔡祥霞,杨湘越,戴振贤,谢玉玲,薛正翔,吴玉水.甲胎蛋白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02:121-123.

[5]鞠熀先,严枫,吴洁,付志锋,唐金海,谭芳.多组分免疫分析新方法与多肿瘤标志物同时检测系统研究[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2015:1.

论文作者:钟悦,张赛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8

标签:;  ;  ;  ;  ;  ;  ;  ;  

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论文_钟悦,张赛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